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4:55:15 1
專利名稱: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燒傷、燙傷、褥瘡及外傷性創傷創面保護和治療的創傷敷料,具體是一種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
目前的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通常由透氣連續膜、無紡布或纖維織物骨架、水凝膠、膠粘劑等幾部分複合而成。
CN1044405公開了一種能吸收傷口滲出液,且能將水分轉移到空氣中的包紮帶。這種包紮帶是由聚酯、聚乙烯等薄膜作為保護背襯,在保護背襯上粘貼一層以纖維織物或無紡布為骨架的水凝膠製成。水凝膠的基材包括羧甲基纖維素鈉、各種聚丙烯胺、聚丙烯腈和丙烯酸聚合物等。這種水凝膠的缺點是不透明。
CN1095916公開了一種能吸收傷口滲出液的創傷敷料。它由聚氨酯薄膜與聚合物絲網形成封閉頂層,吸收層由聚丙烯纖維第一層、水解膠體和超吸收劑的混合物、聚丙烯纖維第二層複合而成,與皮膚直接接觸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製成的聚合物底層及含水解膠體的粘合劑層。該發明稱具有優異的吸水性,但是其為達到理想的強度和吸水性而設計的多層複合結構犧牲了利於觀察傷口的透明度。
CN2292547公開了一種不粘傷口的吸水性醫用敷料,它由塗有丙烯酸類吸水性樹脂膜的微孔無紡布製成的吸水層和用纖維織物或透氣性無紡布製成的基層組成。這種敷料除具有前述的不透明、不阻隔細菌等缺點外,還缺乏創傷敷料應具備的柔軟度和彈性等理想性能,此外,丙烯酸類樹脂的殘留單體常常對皮膚有刺激或輕微毒副作用。
現有的這些水凝膠型創傷敷料雖然解決了吸收滲出液、透氣性、阻隔細菌、防水、傷口舒適度等問題,但是為了增加水凝膠的強度、增強水凝膠與防水透氣背膜的粘合性,多數都採用了纖維織物或無紡布作為加強層,並採取了多層複合的複雜工藝。這樣的話,製品為不透明結構,影響了傷口癒合情況的觀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吸收滲出液、能阻隔細菌,具有透明、透氣、防水、不與組織粘連、柔韌性好等特點的,適用於燒傷、燙傷、褥瘡、外傷性創傷創面保護和治療的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是在水凝膠層的一面覆蓋一層透氣性聚合物膜。
進一步的方案是在水凝膠層與透氣性聚合物膜之間設有粘附層。
進一步的方案水凝膠層的另一面覆蓋一層塗有矽酮的離型紙或剝離膜。
其中,敷料的外形尺寸一致,統一裁切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形狀。
其中,透氣性聚合物膜的外形尺寸與塗有矽酮的離型紙或剝離膜一致,大於其餘各層所構成的複合層,在透氣性聚合物膜的未被複合層所塗覆的空白區塗覆有醫用壓敏膠層,透氣性聚合物膜與塗有矽酮的離型紙或剝離膜、複合層可分別製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形狀。
其中,水凝膠層的厚度為0.5至10mm;較佳厚度為2至4mm。
其中,透氣性聚合物膜的厚度為25至100微米;較佳厚度為25至50微米。
由於採用以上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透明度、高吸水性、透氣性、透溼性,但不透水,可防止傷口感染、加速痊癒。適用於燒傷、燙傷、褥瘡及外傷性創傷的創面保護及治療。另外經過輻射滅菌,可長期貯存。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構造圖暨第一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6是圖5的A--A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圖。
圖8是圖7的B--B剖視圖。
實施例1在
圖1中,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是在水凝膠層2的一面覆蓋一層透氣性聚合物膜1。透氣性的聚合物膜1對水凝膠層2起保護作用,在維持皮膚正常呼吸的前提下,防止水凝膠的水分過度蒸發,防止細菌侵入,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明性,並起到水凝膠的增強作用。該膜是一種柔軟性較好的連續膜,材料可從聚乙烯、聚氯乙烯、矽橡膠、聚氨酯、聚醯亞胺等聚合物中選取。優選材料為聚氨酯,其水蒸氣透過率大於300g/m2·24h。膜的厚度選擇25至100微米;較佳厚度為25至50微米。水凝膠層2具有高吸水性,吸水率高達200-400%。水凝膠層的厚度為0.5至10mm;較佳厚度為2至4mm。
實施例2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改善水凝膠層2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粘合性能,可對透氣性聚合物膜1進行表面處理、在其表面塗覆醫用膠粘劑粘附層3,或在水凝膠層2表面塗覆具有粘性的粘附層3。採用上述的方法之一或幾種方法結合使用,可以獲得滿意的粘接力。
實施例3如圖3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保護水凝膠層2,水凝膠層2的另一面覆蓋一層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離型紙5依靠矽酮4與水凝膠層2有一定的粘接力,或剝離膜8直接與水凝膠層2粘接,使用時很容易揭下來。剝離膜8可選用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
實施例4見圖4所示,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在水凝膠層2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之間設有粘附層3。
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1至4中,敷料的各層的外形尺寸一致,統一裁切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等形狀。使用時用透明透氣的醫用膠帶將敷料固定於傷口處,可以使其粘合得更加牢固,並保留其防水、透氣等功能。
在以下的實施例5、6中,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外形尺寸與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一致,但大於其餘各層所構成的複合層6。其中複合層6表示前面實施例1至4中所述的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結合的兩種層狀結構,或為水凝膠層2,或為粘附層3與水凝膠層2的複合層。在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未被複合層6所塗覆的空白區塗覆有醫用壓敏膠層7。產品使用時揭去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直接依靠壓敏膠層7將整個敷料貼敷於傷口處。透氣性聚合物膜1與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複合層6可分別製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等形狀,各形狀間可任意組合。
圖5、6所示為透氣性聚合物膜1與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的外形為圓形,複合層6亦為圓形的情況。
圖7、8所示為透氣性聚合物膜1與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的外形為方形,複合層6亦為方形的情況。
其餘的形狀組合不再作一一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一面覆蓋一層水凝膠層(2),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外形尺寸大於水凝膠層(2)的外形尺寸,在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未被水凝膠層(2)所覆蓋的空白區域塗覆有醫用壓敏膠層(7),在水凝膠層(2)和醫用壓敏膠層(7)的另一面覆蓋一層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之間有粘附層(3),其外形尺寸與水凝膠層(2)的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的厚度為0.5至10mm,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厚度為25至100微米。
4.一種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的一面覆蓋一層透氣性聚合物膜(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之間有粘附層(3)。
6.根據權利要求4、5所述的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的另一面覆蓋一層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創傷敷料,其特徵在於水凝膠層(2)的厚度為0.5至10mm,透氣性聚合物膜(1)的厚度為25至100微米。
專利摘要一種水凝膠複合型創傷敷料,是在水凝膠層2的一面覆蓋一層透氣性聚合物膜1。水凝膠層2與透氣性聚合物膜1之間可設有粘附層3。水凝膠層2的另一面覆蓋一層塗有矽酮4的離型紙5或剝離膜8。本產品具有良好透明度、高吸水性、透氣性、透溼性,但不透水,可防止傷口感染、加速痊癒。適用於燒傷、燙傷、褥瘡及外傷性創傷的創面保護及治療。另外經過輻射滅菌,可長期貯存。
文檔編號A61L15/00GK2383500SQ99217930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13日
發明者王家駒, 許零, 羅志武, 李濤 申請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