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減震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5:01:15 1
專利名稱:車用減震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器,具體涉及一種車用減震器。
背景技術:
減震器是汽車、摩託車等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性能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 車行駛的平順性、舒適性和經濟性。現有的減震器包括上端敞開、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減震 殼體,減震殼體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上端蓋,以及一端位於減震殼體內、另一端穿過減震殼體 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減震殼體外的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上端蓋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 端部之間的減震彈簧,這樣的結構在減震器減震時,所有的減震功能只通過設置在上端蓋 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端部之間的減震彈簧來實現,其減震彈簧總是承載著第一時間的 壓力、受到衝擊力較大、縮短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減震器,其具有緩衝結構,能夠 避免減震彈簧承載第一時間的壓力,降低對震彈簧承的衝擊力,從而延長減震器的使用壽 命。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車用減震器,包括上端敞開、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減震殼體,減震殼體的上端螺紋 連接有上端蓋,以及一端位於減震殼體內、另一端穿過減震殼體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減震 殼體外的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上端蓋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端部之間的減震彈簧,所 述減震杆體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還包括緩衝結構,其包括設置在減震杆體內第二 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第二減震杆體與減震杆體封閉端內壁之間的第二減震彈簧。所述減震杆體的開口端螺紋連接有下端蓋,下端蓋中部開設有讓位孔,所述第二 減震杆體從讓位孔中穿過。位於減震杆體內的第二減震杆體端部固定連接有限位盤,限位盤的直徑大於讓位 孔的直徑。採用上述方案,在原有的減震結構中添加緩衝結構,該緩衝結構包括設置在減震 杆體內第二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第二減震杆體與減震杆體封閉端內壁之間的第二減震彈 簧。這樣在減震器實現減震功能時,車體的壓力以及衝擊力通過第二減震杆體傳遞給第二 減震彈簧,再通過第二減震彈簧傳遞給減震杆體,最後傳遞給減震彈簧實現減震器的減震 功能,這樣的結構能夠避免減震彈簧承載第一時間的壓力,降低對震彈簧承的衝擊力,從而 延長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減震殼體,2為上端蓋,3為減震杆體,4為減震彈簧,5為限位盤,6為第二減震杆體,7為第二減震彈簧,8為下端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車用減震器,包括上端敞開、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減震殼體1,減震殼 體1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上端蓋2,以及一端位於減震殼體內、另一端穿過減震殼體下端中部 的通孔伸到減震殼體外的減震杆體3,以及設置在上端蓋2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端部 之間的減震彈簧4,減震杆體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還包括緩衝結構,其包括設置在 減震杆體內第二減震杆體6,以及設置在第二減震杆體6與減震杆體封閉端內壁之間的第 二減震彈簧7。減震杆體的開口端螺紋連接有下端蓋8,下端蓋8中部開設有讓位孔,第二 減震杆體6從讓位孔中穿過。位於減震杆體內的第二減震杆體端部固定連接有限位盤5,限 位盤5的直徑大於讓位孔的直徑。
權利要求1.車用減震器,包括上端敞開、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減震殼體,減震殼體的上端螺紋連 接有上端蓋,以及一端位於減震殼體內、另一端穿過減震殼體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減震殼 體外的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上端蓋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端部之間的減震彈簧,其特 徵在於所述減震杆體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還包括緩衝結構,其包括設置在減震 杆體內第二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第二減震杆體與減震杆體封閉端內壁之間的第二減震彈簧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減震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杆體的開口端螺紋連接 有下端蓋,下端蓋中部開設有讓位孔,所述第二減震杆體從讓位孔中穿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減震器,其特徵在於位於減震杆體內的第二減震杆體 端部固定連接有限位盤,限位盤的直徑大於讓位孔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減震器,包括上端敞開、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減震殼體,減震殼體的上端螺紋連接有上端蓋,以及一端位於減震殼體內、另一端穿過減震殼體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減震殼體外的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上端蓋與減震殼體內的減震杆體端部之間的減震彈簧,所述減震杆體為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筒體,還包括緩衝結構,其包括設置在減震杆體內第二減震杆體,以及設置在第二減震杆體與減震杆體封閉端內壁之間的第二減震彈簧。這樣的結構能夠避免減震彈簧承載第一時間的壓力,降低對減震彈簧承載的衝擊力,從而延長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F7/00GK201875035SQ201020628649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7日
發明者王佳 申請人: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