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0:56:55 2
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上設有兩個相互配合的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所述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分別活動連接在櫃體的兩側,所述第一櫃門上靠近第二櫃門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所述第二櫃門上靠近第一櫃門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所述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通過燕尾形凸起和燕尾形凹槽的配合自由開合,將第一櫃門上靠近第二櫃門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所述第二櫃門上靠近第一櫃門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在關閉狀態,木材吸水翹邊的過程中,由於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通過燕尾形凸起和燕尾形凹槽的配合,使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緊密定型,不會翹邊,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家庭室內設備中,家具櫃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家具,其佔據家具領域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但是現有的家具櫃一般都是採用木頭製作的,一般設置兩個櫃門相互配合,但是,家具櫃在長時間使用後,由於吸潮,木頭吸水容易發生翹邊,特變是兩個櫃門相互配合的家具櫃,很容易使兩個櫃門翹邊不對稱,很難再很好的關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容易翹邊的防止翹邊的家具櫃。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上設有兩個相互配合的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所述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分別活動連接在櫃體的兩偵牝所述第一櫃門上靠近第二櫃門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所述第二櫃門上靠近第一櫃門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所述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通過燕尾形凸起和燕尾形凹槽的配合自由開合。
[000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上均設有把手,所述把手相互對稱安裝。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的優點在於:通過本實用新型,將第一櫃門上靠近第二櫃門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所述第二櫃門上靠近第一櫃門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在關閉狀態,木材吸水翹邊的過程中,由於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通過燕尾形凸起和燕尾形凹槽的配合,使第一櫃門和第二櫃門緊密定型,不會翹邊,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09]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的結構示意圖。
[0010]所述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包括櫃體10,所述櫃體10上設有兩個相互配合的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分別活動連接在櫃體10的兩側,所述第一櫃門11上靠近第二櫃門12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111,所述第二櫃門12上靠近第一櫃門11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111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121,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通過燕尾形凸起111和燕尾形凹槽121的配合自由開合。[0011]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上均設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相互對稱安裝,便於打開和關閉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
[0012]通過本實用新型,將第一櫃門11上靠近第二櫃門12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111,所述第二櫃門12上靠近第一櫃門11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121,在關閉狀態,木材吸水翹邊的過程中,由於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通過燕尾形凸起111和燕尾形凹槽121的配合,使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緊密定型,不會翹邊,大大延長了使
用壽命。
[001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包括櫃體(10),所述櫃體(10)上設有兩個相互配合的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分別活動連接在櫃體(10)的兩側,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櫃門(11)上靠近第二櫃門(12)的側邊設有燕尾形凸起(111),所述第二櫃門(12)上靠近第一櫃門(11)的側邊設有與燕尾形凸起(111)相配合的燕尾形凹槽(121),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通過燕尾形凸起(111)和燕尾形凹槽(121)的配合自由開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翹邊的家具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櫃門(11)和第二櫃門(12)上均設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相互對稱安裝。
【文檔編號】A47B96/00GK203493094SQ20132062191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蔡忠成 申請人:蔡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