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無膠粘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4:11:0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無膠粘鞋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鞋,通常是鞋底與鞋面通過膠粘的方式粘合,鞋中底粘合或縫合或是直接放置於鞋大底上。在手工生產過程中,膠粘劑對工人的健康有較大威脅,也對環境存在較大的危害。目前有專利公開了通過縫合、系帶或扣結,來替代傳統的膠粘方式,但上述生產方式的生產過程均比較繁雜,造成生產效率低,且在縫合時鞋大底容易產生變形,導致鞋面塌陷,鞋型不夠挺直,影響鞋底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無膠粘鞋底,其能防止縫製過程鞋大底變形,鞋型更加挺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改進的無膠粘鞋底,包括鞋大底以及鞋中底,鞋大底的邊緣外側上設有向內凹陷的環形縫合槽;鞋大底的中部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和環形槽,環形槽圍設於凹槽的外側;且鞋大底的邊緣圍設於所述環形槽的外側並形成所述環形槽的槽壁;環形槽內設有多個筋板,多個筋板呈環狀間隔分布於環形槽內,筋板的一端銜接於凹槽的槽壁上,筋板的另一端銜接於環形縫合槽的槽壁上;所述鞋中底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於凹槽內。
優選的,環形縫合槽的底壁內側形成有弧形凹位。
優選的,環形縫合槽的底壁的寬度大於環形縫合槽的頂壁的寬度。
優選的,環形槽的槽壁頂端設有延伸部,該延伸部向著所述環形槽內側延伸。
優選的,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與所述多個筋板的頂端之間間隔形成槽位。
優選的,鞋中底設有突出部以及位於突出部頂端外圍的翼部,突出部可拆卸的安裝於凹槽內,翼部安裝於所述槽位內。
優選的,各筋板的頂端由內至外逐漸向下傾斜。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其鞋大底的環形槽內的設有多個筋板銜接於環形縫合槽的槽壁,可分段對環形縫合槽起支撐作用,防止縫製鞋面時鞋大底產生變形而導致鞋面塌陷,從而使鞋型更挺直,同時也可以提高鞋底的質量。另外,可直接將鞋中底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於凹槽內,一方面可以減少製鞋過程膠粘劑的使用;另一方面由於在鞋大底內安裝鞋中底後,可保證內部平坦更穩固,為穿著時帶來舒適的足部體驗,而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也可將鞋中底拿出,實現另一種足部體驗,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1中的B-B向剖視圖。
圖中:10、鞋大底;11、環形槽;12、筋板;13、延伸部;14、凹槽;15、環形縫合槽;20、鞋中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的一種改進的無膠粘鞋底,包括鞋大底10以及鞋中底20,鞋大底10的邊緣外側設有向內凹槽的環形縫合槽15。同時鞋大底10的中部向內凹陷形成有凹槽14和環形槽11,具體環形槽11圍設於凹槽14的外側,且鞋大底10的邊緣圍設於所述環形槽11的外側,該鞋大底10的邊緣形成所述環形槽11的槽壁;環形槽11內設有多個筋板12,使多個筋板12呈環狀的分布在環形槽11內,與此同時使筋板12的一端銜接於凹槽14的槽壁上,筋板12的另一端銜接於環形縫合槽15的槽壁上;另外,將上述鞋中底2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於凹槽14內。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在製作本實用新型的鞋底時,可先將鞋中底20嵌裝在凹槽14內,如此無需藉助膠粘劑,便可完成鞋中底20的安裝,減少製鞋過程膠粘劑的使用;而鞋中底20的安裝也可使鞋底內部平坦更穩固,為穿著時帶來舒適的足部體驗。當然,由於鞋中底20可拆卸的安裝在凹槽14內,故可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也可將鞋中底20拿出,消費者踩在鞋面上時,凹槽14在鞋面內部形成一定的空心部分,給用戶另一種足部體驗,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鞋中底20安裝至鞋大底10上之後,便可進行鞋面的縫製,而由於環形槽11內的多個筋板銜接於環形縫合槽15的槽壁,可分段對環形縫合槽15起支撐作用,防止縫製鞋面時鞋大底10產生變形而導致鞋面塌陷,從而使鞋型更挺直,整個鞋底的立體感會更加強,同時也可以提高鞋底的質量。
當然,上述環形縫合槽15的設置一方面便於鞋面的縫合,另一方面,該環形縫合槽15設於鞋大底10的邊緣外側,也可解決因縫合形成的孔隙而使鞋底漏水的問題,且也可避免縫線裸露於鞋底表面,影響其外觀。需要說明的是,縫線既可是穿過環形縫合槽15的槽壁,也可只穿過其槽壁的一半,均能達到上述漏水的效果。
優選的,環形縫合槽15的底壁內側可形成有弧形凹位,如此鞋面通過縫合至環形縫合槽15內時,該孤形凹位可更多的收納鞋面的邊角位,便於鞋面的縫製。
優選的,環形縫合槽15的底壁的寬度大於環形縫合槽15的頂壁的寬度,即是說加寬了環形縫合槽15的底壁寬度,可更多的將鞋面的邊緣收納至環形縫合槽15內。
優選的,環形槽11的槽壁頂端設有延伸部13,該延伸部13向著所述環形槽11內側延伸,如此可加寬鞋大底10的邊緣寬度,提高鞋大底10的強度以及立體感。進一步的,該延伸部13的底部可與所述多個筋板12的頂端之間間隔形成槽位,配合該槽位的使用,鞋中底20可包括突出部以及位於突出部頂端外圍的翼部,將突出部可拆卸的安裝於凹槽14內,使翼部安裝於所述槽位內,能夠進一步穩定鞋中底20的安裝結構,同時也能使鞋面表面更加平穩。
優選的,各筋板12的頂端均可由內至外逐漸向下傾斜,方便筋板12更準確的銜接於環形縫合槽15的槽壁上,同時能在鞋中底20安裝時形成一定的弧度,外型更加挺直。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