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輸液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9:02:35 2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型輸液架。
背景技術:
現階段的醫療輸液架結構過於簡陋,功能過於單一,患者在大醫院進行輸液治療時,往往是先去藥房拿藥再將藥送到護士站,最後去輸液室等待輸液,過程較為繁瑣,增加了病人的勞動量,護士在輸液時需要大喊病人的名字才能知道病人坐在哪裡,影響輸液室其他病人的休息,而且每次輸完液醫生需要將病人的情況記錄在病歷上,若是病人弄丟了病歷,則會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智能型輸液架,解決現有技術中醫療輸液架結構過於簡陋,功能過於單一,患者在大醫院進行輸液治療時,往往是先去藥房拿藥再將藥送到護士站,最後去輸液室等待輸液,過程較為繁瑣,增加了病人的勞動量等缺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智能型輸液架,包括第一空心支柱,所述第一空心支柱內腔設有plc控制器與蓄電池,所述第一空心支柱一側設有靠背與座椅,所述座椅底部活動連接有信號收發裝置,所述第一空心支柱另一側設有刷卡顯示屏,所述刷卡顯示屏底部固定連接有數據存儲裝置,所述第一空心支柱頂部焊接有第二空心支柱,所述第二空心支柱表面設有多孔凹槽,所述第二空心支柱一側通過所述多孔凹槽活動連接有吊瓶杆,所述吊瓶杆底部設有若干個掛鈎。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刷卡顯示屏表面設有刷卡區與顯示屏。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刷卡區、所述顯示屏、所述數據存儲裝置與所述信號收發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多孔凹槽的形狀為豐字形。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空心支柱與所述第二空心支柱的材質均為不鏽鋼且表面均塗有絕緣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靠背與所述數據存儲裝置均通過螺釘連接所述第一空心支柱。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病人的病情可以記錄在磁卡上,每次進行輸液前通過刷卡及時地讓醫生了解上一次的用藥和病情,較少了患者的勞動量,醫護人員同時可以通過病情信息確定患者坐在哪個輸液架上且能及時地做好輸液準備,防止了醫護人員通過喊叫病人可能會影響其他病人休息的情況,結構簡單,方便了患者和醫生,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輸液的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面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二空心支柱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的刷卡顯示屏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的吊瓶杆的結構圖;
圖6是本發明的電性連接圖;
圖中:1、第一空心支柱;2、plc控制器;3、蓄電池;4、靠背;5、座椅;6、信號收發裝置;7、刷卡顯示屏;8、數據存儲裝置;9、第二空心支柱;10、多孔凹槽;11、吊瓶杆;12、平衡塊;13、掛鈎;14、刷卡區;15、顯示屏;16、人機互動終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6所示,本發明提供智能型輸液架,包括第一空心支柱1,第一空心支柱1內腔設有plc控制器2與蓄電池3,第一空心支柱1一側設有靠背4與座椅5,座椅5底部活動連接有信號收發裝置6,第一空心支柱1另一側設有刷卡顯示屏7,刷卡顯示屏7底部固定連接有數據存儲裝置8,第一空心支柱1頂部焊接有第二空心支柱9,第二空心支柱9表面設有多孔凹槽10,第二空心支柱9一側通過多孔凹槽10活動連接有吊瓶杆11,吊瓶杆11一端固定連接有平衡塊12,平衡塊12貫穿於第二空心支柱9內腔,吊瓶杆11底部設有若干個掛鈎13。
刷卡顯示屏7表面設有刷卡區14與顯示屏15,刷卡區14識別患者磁卡上的信息,然後將患者的病情信息及輸液信息顯示在顯示屏15上,患者也能及時地確認自己的輸液信息。
蓄電池3電性連接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電性連接刷卡區14、顯示屏15、數據存儲裝置8與信號收發裝置6,信號收發裝置6通過區域網無線連接人機互動終端,在plc控制器2和數據存儲裝置8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信息被傳遞給信號收發裝置6,然後再通過區域網路傳遞給護士站的人機互動終端,讓護士儘快做好輸液準備。
多孔凹槽10的形狀為豐字形,使得吊瓶杆11可以有多個不同的放置高度。
第一空心支柱1與第二空心支柱9的材質均為不鏽鋼且表面均塗有絕緣材料,絕緣材料防止第一空心支柱1或第二空心支柱9發生漏電情況傷害患者。
靠背4與數據存儲裝置8均通過螺釘連接第一空心支柱1,使得靠背4與數據存儲裝置8便於安裝、拆卸。
具體的,使用時,患者將自己的磁卡放在刷卡區14上,在plc控制器2的作用下,將數據存儲裝置8內的病人的以往的病情信息傳遞給信號收發裝置6,信號收發裝置6再通過區域網路將病情信息傳達給護士站的人機互動終端16,醫護人員可以通過病情信息確定患者坐在哪個輸液架上且能及時地做好輸液準備,防止了大喊大叫影響其他的病人休息,也減少了病人的勞動量,當病人輸液完畢時,再刷一下磁卡,數據存儲裝置8會將病人此次的輸液信息記錄,同時也會通過區域網上傳給護士站的人機互動終端16,病人可以通過調節吊瓶杆11在多孔凹槽10內的位置來調整的吊瓶的高度,結構簡單,有效地減少了病人的工作量。
通過本發明,病人的病情可以記錄在磁卡上,每次進行輸液前通過刷卡及時地讓醫生了解上一次的用藥和病情,較少了患者的勞動量,醫護人員同時可以通過病情信息確定患者坐在哪個輸液架上且能及時地做好輸液準備,防止了醫護人員通過喊叫病人可能會影響其他病人休息的情況,結構簡單,方便了患者和醫生,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輸液的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型輸液架,包括第一空心支柱,所述第一空心支柱內腔設有PLC控制器與蓄電池,所述第一空心支柱一側設有靠背與座椅,所述座椅底部活動連接有信號收發裝置,所述第一空心支柱另一側設有刷卡顯示屏,病人的病情可以記錄在磁卡上,每次進行輸液前通過刷卡及時地讓醫生了解上一次的用藥和病情,較少了患者的勞動量,醫護人員同時可以通過病情信息確定患者坐在哪個輸液架上且能及時地做好輸液準備,防止了醫護人員通過喊叫病人可能會影響其他病人休息的情況,結構簡單,方便了患者和醫生,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輸液的效率。
技術研發人員:盧世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六安中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4.26
技術公布日: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