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農用鏟子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9:46:10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用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農用鏟子。
背景技術:
鏟子一般分為廚房用鏟子及農用鏟子,廚房用鏟子較小,農用鏟子一般用來刨土、鏟土,用於翻地或是種植莊稼,農用鏟子由於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深受人們喜歡,但其不足在於,在用農用鏟子刨土或鏟土過程中,鏟子上經常會出現泥土等附著物粘附於剷頭表面,尤其是在較溼粘的土地上工作時,泥土更容易粘在剷頭上,導致操作者一方面浪費體力,另一方面還大大降低了鏟子的一次鏟土量,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當剷頭上的泥土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操作者需要另找工具將泥土等附著物去除,一方面該去除工具不一定能夠被及時找到,另一方面此過程還費時費力。
另外,現有的剷頭往往由於強度不高,在長時間、高密度的使用情況下,鏟子很容易被扳成兩半,使用壽命短、投資成本增大;再者,鏟把頂端的設計不夠合理,只能一手握或兩隻手疊加握持,兩隻手不能同時分開握持,需要用力時操作非常不便,在挖坑時,手握持鏟子的力度比較小,導致用力不足,而且比較費力;最後,鏟子沒有合理的腳踏部,不能將腳部的力量充分運用到工作當中,費時費力,而且腳部直接踩在剷頭上,沒有阻擋結構,腳部在用力的過程中一不留神就會從剷頭邊上打滑下去,做無用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拆卸方便、方便及時清理剷頭上附著物的新型的農用鏟子。
基於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的農用鏟子,包括鏟把和連接於鏟把下端的剷頭,所述鏟把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條形固定槽,條形固定槽內設置有敲擊棒。
所述敲擊棒頂端與條形固定槽頂部之間連接有塑料彈簧。
所述敲擊棒的下部與鏟把的下部均開設有位置相應的定位孔,敲擊棒與鏟把通過定位孔內穿設的緊固件進行固定。
所述條形固定槽位於鏟把的上端面。
所述剷頭上設有數個豎向的加強筋。
所述鏟把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手握部和腳踏部,手握部和腳踏部以鏟把的中心軸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於鏟把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農用鏟子,敲擊棒作為鏟子的一部分固定於鏟子上,當需要清理剷頭上附著的泥土等附著物時,只需拆下敲擊棒清楚附著物即可,操作簡單、清理及時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者的體力消耗,而且不會弄髒身體,有效確保鏟子的鏟土量和表面清潔度,具有十分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
2、鏟土上設加強筋,能夠對剷頭起到加強作用,防止剷頭過度使用造成斷裂的現象;
3、將手握部和腳踏部對稱設置於鏟把兩側,工作時,可以將兩隻手同時放入手握部進行操作,省時省力、安全可靠;腳踏部防止腳部找不到著力點而從剷頭邊上打滑出去,操作時腳部穩定、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1、鏟把;2、剷頭;3、條形固定槽;4、敲擊棒;5、塑料彈簧;6、定位孔;7、螺栓;8、加強筋;9、手握部;10、腳踏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的農用鏟子,如圖1所示,包括鏟把1和連接於鏟把1下端的剷頭2,所述鏟把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手握部9和腳踏部10,手握部9和腳踏部10以鏟把1的中心軸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於鏟把1的兩側,所述鏟把1上端面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條形固定槽3,條形固定槽3內設置有敲擊棒4,所述敲擊棒4頂端與條形固定槽3頂部之間連接有塑料彈簧5,所述敲擊棒4的下部與鏟把1的下部均開設有位置相應的定位孔6,敲擊棒4與鏟把1通過鏟把1和敲擊棒4上相應的定位孔6內穿設的螺栓7進行固定,所述剷頭2上還設有4個豎向的加強筋8。
本實用新型的農用鏟子,敲擊棒4作為鏟子的一部分固定於鏟子上,當需要清理剷頭2上附著的泥土等附著物時,只需拆下敲擊棒4清楚附著物即可,操作簡單、清理及時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者的體力消耗,而且不會弄髒身體,有效確保鏟子的鏟土量和表面清潔度,具有十分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鏟土上設加強筋8,能夠對剷頭2起到加強作用,防止剷頭2過度使用造成斷裂的現象;將手握部9和腳踏部10對稱設置於鏟把1兩側,工作時,可以將兩隻手同時放入手握部9進行操作,省時省力、安全可靠;腳踏部10防止腳部找不到著力點而從剷頭2邊上打滑出去,操作時腳部穩定、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