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6:52:55 1
專利名稱: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水閥,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單出水式供水閥。
傳統使用的單出水式供水閥結構如
圖1中所示,包括本體A、螺牙部B、球閥C和切控柄D。先分別製作各部件,裝配時,將球閥C置入本體A內,由於本體A的入水口外緣處設有螺紋A1,使其可與螺牙部B前端的內螺牙B1旋鎖接設,方可將球閥C裝設在本體A內。切控柄D需對準預設在球閥C上的凹槽C1一同裝配在本體A內,以使球閥C轉動。球閥C在裝配前需經過多道加工工序,如加工出與本體A的入水、出水流道配合及與切控柄D嵌設的凹槽C1。裝配球閥C的流程是先將球閥C置入本體A中;使切控柄D與球閥C的凹槽C1嵌置;本體A與螺牙部B螺鎖。因此傳統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存在配件多、裝配複雜等問題,導致構件成本、裝配成本無法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是一種不以球閥作為止、出水控制的單出水式供水閥,無論在製作還是在裝配方面都具有快速、方便的特點,以利於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包括本體、旋控把手和切控軸栓,本體是含有入水孔、出水孔的中空管體,管體外緣設有螺牙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切控軸栓由旋控套部、位於旋控套部下端的環形槽、位於環形槽下端的半圓狀控水片及彈性片一體成型構成,環形槽內嵌置有止水墊圈,半圓狀控水片上套置有止水墊圈,位於半圓狀控水片側的彈性片夾緊止水墊圈;所述的切控軸栓位於本體的中空管體內,其旋控套部與本體外的旋控把手結合。
所述切控軸栓上的環形槽有兩個,各嵌置有止水墊圈。
所述的旋控把手內設有與所述切控軸栓的旋控套部結合的套孔及與所述本體上擋塊相抵靠的止擋部。
本實用新型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以切控軸栓代替球閥,在切控軸栓上設旋控套部、嵌有止水墊圈的環型槽、半圓狀控水片及彈性片,在半圓狀控水片上套設止水墊圈,由彈性片夾緊止水墊圈,可防止止水墊圈脫出。裝配時,將切控軸栓直接從本體的開口端置入即可完成組裝,最後再將旋控套部套入旋控把手內。旋轉旋控把手使切控軸栓轉動,半圓狀控水片及其上止水墊圈與本體上出水口接觸或脫離而實現止、出水。由於半圓狀止水墊片上套有止水墊圈,並由彈性片夾緊該止水墊圈,當切控軸栓轉動時,因彈性片的頂持作用,使止水墊圈與彈性片在本體內轉動時有適當的彈性作用,不會因過度與本體內壁貼合而發生扭擠變形、磨損止水墊圈,實現順暢操作及控制。由於供水閥本體上的螺牙部與本體一體成型,不必分體成型,有利於降低成本、方便裝配。本實用新型以切控軸栓代替球閥,有製作方便、結構簡化、成本降低及裝配快速的優點。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
圖1是傳統供水閥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在出水時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狀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在止水時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狀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參見圖2並結合參見圖3、圖5,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主要包括本體1、切控軸栓2及旋控把手3。
本體1是一中空鍛造的管體,一端設有供切控軸栓2嵌入的圓孔11,另一端是入水孔12,入水孔12的外緣是全段的外螺紋121,前端的頂面則設有出水孔13,出水孔13外緣也是全段的外螺紋131。
切控軸栓2的一端是旋控套部21,緊接旋控套部21凹設有兩環形槽22、23,環形槽內嵌入兩止水墊圈24,切控軸栓2的另一端設有半圓狀控水片25及彈性片26,並於半圓狀控水片25上套設止水墊圈27,彈性片26可夾緊該止水墊圈27。
旋控把手3是一圓型把手,前端是握部31,後端是與旋控套部21套設的套孔32,如圖3中所示。把手未端的內面外緣處設有止擋部33,恰可與本體1圓孔11外緣的擋塊14相互抵靠。
組裝時,將切控軸栓2直接從本體1的圓孔11端置入,再以旋控把手3的套孔32與切控軸栓2的旋控套部21結合。旋轉旋控把手3使切控軸栓2隨之轉動,其上的半圓狀控水片25及止水墊圈27與本體1的出水口13相接觸或脫離,分別如圖5、圖6及圖3、圖4中所示,達到止水(關水)、出水(供水)的目的。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及易於裝配。
比較
圖1、圖2,圖2中本體1與
圖1中本體A、螺牙部B相比較,前者是整體式結構,後者是分體式結構,因而簡化了製作過程。組裝時只需將切控軸栓2嵌入本體1的圓孔11內即可,大幅度減少了傳統結構供水閥的控水球閥C不易與其它部件裝配的費時費力問題。
參見圖3至圖6,當止水墊圈27套入半圓狀控水片25後,由彈性片26將止水墊圈27夾緊,使其從本體1後端裝入圓孔11處並能活動,止水墊圈27不會滑動或脫出,且在動作時,因彈性片26的頂持作用,讓止水墊圈27及彈性片26在本體1內轉動時能有適度的彈性作用,不致因過度與本體1內壁密合而發生扭擠變形,使止水墊圈27磨損,且能使操作旋控把手3更為順暢,確實達到順利止、出水的切控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包括本體、旋控把手和切控軸栓,本體是含有入水孔、出水孔的中空管體,管體外緣設有螺牙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切控軸栓由旋控套部、位於旋控套部下端的環形槽、位於環形槽下端的半圓狀控水片及彈性片一體成型構成,環形槽內嵌置有止水墊圈,半圓狀控水片上套置有止水墊圈,位於半圓狀控水片側的彈性片夾緊止水墊圈;所述的切控軸栓位於本體的中空管體內,其旋控套部與本體外的旋控把手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切控軸栓上的環形槽有兩個,各嵌置有止水墊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控把手內設有與所述切控軸栓的旋控套部結合的套孔及與所述本體上擋塊相抵靠的止擋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水閥,是以切控軸栓代替控水球閥的改進結構的單出水式供水閥。包括帶螺牙段的中空管狀本體,嵌入本體內的切控軸栓和與切控軸栓結合的旋控把手。切控軸栓由旋控套部、嵌有止水墊圈的環型槽及半圓狀控水片、彈性片一體成型構成。半圓狀控水片上套設有止水墊圈,並被彈性片夾緊。旋動旋控把手使切控軸栓轉動,半圓狀控水片及止水墊圈與本體上出水孔接觸或脫離,達到止、出水控制目的。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文檔編號F16K5/06GK2338551SQ9820496
公開日1999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1998年6月12日
發明者黃超群 申請人:黃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