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6:22:10 2
專利名稱: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下泵 的吸液管結構,特別涉及到磷復肥泵的吸液管結構,屬於流體機械及流體動力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在國內磷復肥行業,以低位閃蒸工藝為代表的溼法磷酸大型化的先進生產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其關鍵設備為磷酸料漿低位閃蒸液下泵,該工位的特點是料漿含固量高,固體顆粒大。液下泵使用的穩定性直接決定著整個生產線的安全運行。由於液下泵輸送的是含有固體礦粒的料漿,當有過大的固體礦粒被吸入泵腔時,就會堵塞葉輪流道或卡住葉輪, 影響到泵的安全運行。為了防止過大固體礦粒進入泵腔,在泵體的入口加裝了吸液管,用螺栓將吸液管和泵的入口相聯結,但是在輸送料漿的過程中,當固體礦粒直徑大於已有吸液管前端的開孔直徑時,礦粒就會卡在吸液管的前端小圓孔中,當這種堵塞達到一定比例時就會減小泵的吸入流量,使生產線的供料不足;另外已有吸液管為整體式的,要從洗液管的外面清除已卡在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小圓孔內的礦粒是非常困難的,裝配結構如圖1所示。已有技術中,採用整體式小圓孔吸液管,吸液管為整體焊接而成,前端圓周側壁開有均勻的小圓孔;本發明為分體式長條孔吸液管,分體之間採用螺紋聯結,前端開有均勻的長條形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減少因大直徑礦粒堵塞而造成泵流量減少的問題和清除堵塞礦粒困難的問題。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增大了過流面積,可降低堵塞概率,使液下泵運行更加安全,採用分體式結構,降低了清除堵塞礦粒難度,縮短維護時間, 並降低維護成本。本發明的突出改進特點在於(1)為增大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的過流面積,降低堵塞概率,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將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均勻開有的小圓孔改為長條孔,前端圓周側壁長條孔比已有技術中的小圓孔過流面積大,長條孔可降低堵塞概率;(2)為降低清除堵塞礦粒難度,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將吸液管由已有技術中的整體式改為分體式,即將吸液管分體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分體式吸液管端蓋拆卸下來後可從裡面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進而降低清除堵塞礦粒難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包括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外圍設備包括泵、螺栓、墊片、螺母。其中為方便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吸液管分體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為增大分體式吸液管過流面積,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圓周側壁均勻開有長條孔,其長條孔寬度不小於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小圓孔的直徑;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部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配合的定位臺階;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部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配合的螺紋。分體式吸液管端蓋表面均勻開有小圓孔;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內側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配合的螺紋。它們之間的聯接關係為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套接在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部,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和分體式吸液管管身通過定位臺階定位配合。它們與外圍設備的聯接關係為用螺栓、墊片和螺母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泵進口端緊固聯接在泵上。—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泵在運轉過程中, 料漿通過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和端蓋的長條形開孔進入液下泵的入口。當有大礦粒卡在長條形開孔內時, 則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擰下,從裡面清除大礦粒。有益效果1、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圓周側壁開有長條孔,漿料的過流面積增大,避免了因堵塞而造成的流量不足,減少了因漿料不足而造成的生產效率降低;2、分體式吸液管採用吸液管管身和吸液管端蓋分體的結構,易於拆卸,從吸液管內部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從而縮短了維護時間。
圖1為已有技術中整體式吸液管與外圍設備聯接裝配圖;圖2為已有技術中整體式吸液管的主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與外圍設備聯接裝配圖;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的主視圖;圖5為本發明的分體式吸液管管身主視圖;圖6為本發明的分體式吸液管端蓋的主視圖;圖7為本發明的分體式吸液管端蓋的俯視圖。其中1_泵、2-螺栓、3-墊片、4-螺母、5-整體式吸液管、6_分體式吸液管管身、 7_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具體的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4所示,為方便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吸液管分體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包括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如圖5所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整體焊接而成,其軸向長度為1500mm;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聯結法蘭直徑為405mm,法蘭上有四個Φ 14mm螺栓孔,其直徑和泵1進口直徑大小相同;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後端直徑為250mm,長為IlOOmm ;為增大分體式吸液管過流面積,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圓周側壁均勻開有長條孔,孔長為110mm,孔寬為16mm;為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聯接,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的前端加工有深30mm的螺紋,其直徑為 Φ320πιπι。如圖6和圖7所示,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為直徑為Φ300mm的圓盤,厚15mm,其表面均勻開有小圓孔;為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聯接,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的外圓上加工有螺紋。它們之間的聯接關係為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擰在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的前端,擰到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的定位臺階為止。如圖3所示,它們與外圍設備的聯接關係為 用螺栓2穿過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的聯結法蘭孔和泵1進口的聯結法蘭孔,進而通過螺栓2、墊片3和螺母4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和泵1進口端緊固聯接泵1上。 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泵在運轉過程中,料漿通過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和端蓋7的長條形開孔進入液下泵1的入口。當有大礦粒卡在長條形開孔內時,則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擰下,從裡面清除大礦粒。本發明保護範圍不僅局限於本實施例,本實施例用於解釋本發明,凡與本發明在相同原理和構思條件下的變更或修改均在本發明公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其外圍設備包括泵(1)、螺栓(2)、墊片(3)、螺母(4);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為方便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吸液管分體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為增大分體式吸液管過流面積,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圓周側壁均勻開有長條孔,其長條孔寬度不小於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小圓孔的直徑;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部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配合的定位臺階;它們之間的聯接關係為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套接在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部, 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和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通過定位臺階定位配合;它們與外圍設備的聯接關係為用螺栓(2)、墊片(3)和螺母(4)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泵進口端緊固聯接在泵⑴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其特徵在於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 表面均勻開有小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其特徵在於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前端部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配合的螺紋;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內側加工有用於與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配合的螺紋,分體式吸液管管身(6)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7)通過螺紋固定聯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液下泵吸液管結構涉及液下泵的吸液管結構,特別涉及到磷復肥泵的吸液管結構,屬於流體機械及流體動力工程領域。本發明包括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為方便清除卡在長條孔內的礦粒,吸液管分體為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和分體式吸液管端蓋;為增大分體式吸液管過流面積,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圓周側壁均勻開有長條孔,其長條孔寬度不小於吸液管前端圓周側壁小圓孔的直徑。它們之間的聯接關係為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套接在分體式吸液管管身前端部,分體式吸液管端蓋和分體式吸液管管身通過定位臺階定位配合。本發明增大了過流面積,可降低堵塞概率;採用分體式結構,降低了清除堵塞礦粒難度。
文檔編號F04D29/00GK102220999SQ20101014569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4日
發明者惠楊, 潘呈祥, 蔡永成, 黃萬福 申請人:襄樊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