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理組件以及帶有該組件的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2:05:50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廢水處理系統,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混凝土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在施工中,一般採用混凝土罐車將混凝土從混凝土攪拌站運送到工地,混凝土使用後,混凝土罐車內部總是有少量殘留的混凝土必須要進行清洗,清洗後的廢水中含有少量的砂子和石子等,可以進行回收做為混凝土原料再次利用。 目前對這些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的砂石分離機設備只能對這些廢水中的砂子和石子等固體物料進行提取,提取後剩餘的汙水則流入地面上開挖的汙水沉澱箱中,這些汙水中含有的水泥、細砂等會沉積到底部形成汙泥,上部經過沉澱後的汙水則流入清水箱中。汙水沉池底部的汙泥含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後,會由專用的汙泥輸送泵輸送到凝土攪拌站上做為生產混凝土的原料水使用,清水箱中的清水可以由專用水泵抽出添加到混凝土罐車內對其進行再次清洗而循環再利用,目前凝土攪拌站中對提取砂子和石子後剩餘的汙水進行處理的措施存在一些問題。清水箱中也會沉積一些汙泥,一段時間使用後需要進行清理,而這種清理非常麻煩,不僅耗時,清理費用也較大。
針對上述問題,公開號為CN203807254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混凝土罐車殘留混凝土砂石分離汙水循環利用設備,其技術要點是:一種混凝土罐車殘留混凝土砂石分離汙水循環利用設備,它含有清水箱和沉澱箱,所述清水箱設置在所述沉澱箱的上方,二者通過汙水泵連通,所述沉澱箱上端設置有水位控制器和攪拌機構,所述沉澱箱的下端設置有汙泥泵,所述沉澱箱的上端通過管路和汙水泵與汙水緩衝箱的下端連通,所述汙水緩衝箱的上端與砂石分離機的汙水口連通,所述汙水緩衝箱上設置有另一攪拌機構和水位控制器,所述清水箱的下端通過汙水閥與沉澱箱的上端連通。
該方案清水箱和沉澱箱上下設置,節約空間位置,並且二者連通方便,降低使用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理組件,通過設置了可以實現上下移動的攪拌軸,攪拌軸帶動刮板進行清理的時候還能進行上下移動,可以擊碎一些結塊的汙泥,有效加強清理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清理組件,包括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底端套接有攪拌軸,所述轉軸底端開設有穿過轉軸軸線的限位槽,所述攪拌軸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和限位槽滑動連接,所述攪拌軸連接有振動組件,所述攪拌軸固定連接有刮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裝置連接著轉軸,轉軸通過驅動裝置進行轉動,轉軸底端套接了攪拌軸,在轉軸的底端還開設有穿過轉軸軸線的限位槽,攪拌軸上固定連接了限位塊,限位塊可以在限位槽內滑動,從而實現攪拌軸可以在轉軸底端進行滑動,在攪拌軸上還連接了振動組件,通過振動組件實現攪拌軸的上下滑動,攪拌軸固定連接了刮板,攪拌軸帶動刮板上下移動可以將結塊的汙泥擊碎,然後通過刮板將汙泥颳走,有效提高清理汙泥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振動組件包括有固定在攪拌軸下端的第一圓盤,所述第一圓盤和刮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圓盤的軸線和攪拌軸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一圓盤下端固定連接有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支撐塊,所述第一圓盤下方設置有第二圓盤,所述第二圓盤上端設置有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擋塊,所述擋塊設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和支撐塊牴觸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振動組件包括了固定在攪拌軸下端的第一圓盤,第一圓盤和刮板固定連接,並且第一圓盤的軸線和攪拌軸的軸線重合,在第一圓盤的下端固定連接了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支撐塊,在第一圓盤的下方設置了第二圓盤,在第二圓盤的上端設置了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擋塊,擋塊設置有斜面,斜面和支撐塊牴觸連接,當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進行牴觸的時候,支撐塊在斜面上滑動,然後掉下斜面,再次在斜面上滑動,重複上述動作,實現第一圓盤在第二圓盤上振動,能夠帶動攪拌軸和刮板進行上下移動,從而實現刮板將結塊的汙泥擊碎,有效提高清理汙泥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開設有多個第一凹槽,多個所述第一凹槽內均設置有第一滾珠,所述第一滾珠和限位塊牴觸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攪拌軸在上下移動的時候,限位塊在限位槽內滑動,為了減小兩者之間的摩擦,方便滑動,在限位槽的槽壁上開設了多個第一凹槽,在多個第一凹槽內均設置了第一滾珠,通過第一滾珠和限位塊的牴觸連接,可以減小限位塊和限位槽之間的摩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斜面上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內設置有第二滾珠,所述第二滾珠和支撐塊牴觸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發生轉動的時候,支撐塊和擋塊之間存在滑動,為了減小兩者之間的摩擦,在斜面上設置了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內設置了第二滾珠,通過第二滾珠和支撐塊牴觸連接,可以減小支撐塊和擋塊之間的摩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外套有波紋管。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清理組件工作的時候,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會發生移動,為了防止雜物混進第二凹槽內,影響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的轉動,在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外套了波紋管,通過波紋管有效防止雜物混進第二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轉動連接有連接杆。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加強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的連接性,並且使得第一圓盤的軸線和第二圓盤的軸線始終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在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轉動連接了連接杆,通過連接杆的連接有效加強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之間的連接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刮板呈傾斜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加強清理效果,設置刮板呈傾斜設置,在刮板轉動的時候還會進行上下移動,通過將刮板設置成傾斜狀後,刮板能在轉動的同時切進結塊的汙泥,從而更為方便的擊碎結塊的汙泥,加強清理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通過將砂石分離機排出的汙水再次進行淨化處理,從而實現汙水的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包括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清理組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中設置了清理組件,可以方便清理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中沉積或者結塊的汙泥,而且清理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包括帶有汙水口的砂石分離機、沉澱池和清水池,所述沉澱池的上端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和清水池連接,所述沉澱池連接有汙水管,所述汙水管和砂石分離機的汙水口連通,所述沉澱池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排汙閥,所述清水池底部設置有清理組件,所述清水池底端設置有第二排汙閥,所述清水池上端還連接有出水管。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沉澱池通過汙水管連通汙水口接收來自砂石分離機排出的汙水,沉澱池的上端連接了水泵,水泵和清水池連接,通過水泵將沉澱池上部分靜置後的水通入到清水池中,在沉澱池底端設置了第一排汙閥,位於沉澱池底端的汙泥通過第一排汙閥排出沉澱池,在清水池的底部設置了清理組件,通過清理組件可以很方便的清理清水池中沉澱或者結塊的汙泥,清理方便、簡單,清水池底端設置了第二排汙閥,汙泥通過第二排汙閥排出清水池,在清水池的上端還連接有出水管,通過出水管排出清水池上部分靜置後的清水,實現砂石分離機排出的汙水的淨化,從而實現汙水的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圓盤和清水池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刮板和清水池的底端牴觸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圓盤和清水池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圓盤起到支撐第一圓盤的作用,刮板和清水池的底端牴觸連接,從而可以使得刮板能刮乾淨清水池底端的汙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過採用可以實現上下移動的攪拌軸帶動刮板進行清理,在刮板進行旋轉的同時還能上下移動,有效提高清理效果;
其二,通過在清水池中設置了清理組件,解決了清水池清理麻煩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清理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清理組件的爆炸示意圖。
圖中:1、驅動裝置;2、轉軸;3、攪拌軸;4、限位槽;5、限位塊;6、刮板;7、第一圓盤;8、支撐塊;9、第二圓盤;10、擋塊;11、斜面;12、第一凹槽;13、第一滾珠;14、第二凹槽;15、第二滾珠;16、波紋管;17、連接杆;18、沉澱池;19、清水池;20、水泵;21、汙水管;22、第一排汙閥;23、第二排汙閥;24、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一種清理組件,如圖2~3所示,包括有驅動裝置1,通常採用電機驅動,驅動裝置1連接著轉軸2,轉軸2通過驅動裝置1實現轉動,轉軸2底端套接了攪拌軸3,在轉軸2的底端還開設有穿過轉軸2軸線的限位槽4,攪拌軸3上固定連接了限位塊5,限位塊5可以在限位槽4內滑動,當攪拌軸3在上下移動的時候,限位塊5在限位槽4內滑動,為了減小兩者之間的摩擦,方便滑動,在限位槽4的槽壁上開設了多個第一凹槽12,在多個第一凹槽12內均設置了第一滾珠13,通過第一滾珠13和限位塊5的牴觸連接,可以減小限位塊5和限位槽4之間的摩擦,從而實現攪拌軸3可以在轉軸2底端進行較為平滑的滑動。
在攪拌軸3上還連接了振動組件,振動組件包括了固定在攪拌軸3下端的第一圓盤7,第一圓盤7上焊接了刮板6,刮板6呈傾斜設置,並且第一圓盤7的軸線和攪拌軸3的軸線重合,在第一圓盤7的下端一體成型了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支撐塊8,在第一圓盤7的下方設置了第二圓盤9,在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轉動連接了連接杆17,並且使得第一圓盤7的軸線和第二圓盤9的軸線始終保持在同一直線上,通過連接杆17的連接有效加強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的連接性,在第二圓盤9的上端一體成型了多個呈圓周均勻分布的擋塊10,擋塊10設置有斜面11,支撐塊8也設置有同樣的斜面11,擋塊10的斜面11和支撐塊8的斜面11牴觸連接,當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發生轉動的時候,支撐塊8和擋塊10之間存在滑動,為了減小兩者之間的摩擦,在擋塊10的斜面11上開設了第二凹槽14,在第二凹槽14內設置了第二滾珠15,通過第二滾珠15和支撐塊8的斜面11牴觸連接,可以減小支撐塊8和擋塊10之間的摩擦。
當驅動裝置1啟動後,轉軸2轉動,通過限位塊5和限位槽4的配合使得攪拌軸3轉動,同時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發生旋轉,支撐塊8上的斜面11在和擋塊10上的斜面11發生滑動,然後支撐塊8掉下斜面11,然後再次在擋塊10上的斜面11上滑動,重複上述動作,實現第一圓盤7在第二圓盤9上振動,進而能夠帶動攪拌軸3和刮板6進行上下移動,在刮板6轉動的時候還會進行上下移動,通過將刮板6設置成傾斜狀後,刮板6能在轉動的同時切進結塊的汙泥,從而更為方便的擊碎結塊的汙泥,從而實現刮板6將結塊的汙泥擊碎,然後刮板6將汙泥颳走,有效提高清理汙泥的效果;當清理組件工作的時候,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會發生移動,為了防止雜物混進第二凹槽14內,影響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之間的轉動,在第一圓盤7和第二圓盤9外套了波紋管16,通過波紋管16有效防止雜物混進第二凹槽14內。
實施例二:一種帶有上述方案中的清理組件的砂石分離汙水循環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了沉澱池18,沉澱池18通過汙水管21連通汙水口接收來自砂石分離機排出的汙水,沉澱池18的上端通過管道連接了水泵20,水泵20通過管道和清水池19連接,通過水泵20將沉澱池18上部分靜置後的水通入到清水池19中,在沉澱池18底端通過管道連接了第一排汙閥22,當汙水沉澱後會有汙泥堆積在沉澱池18的底端,然後通過第一排汙閥22排出沉澱池18即可,在清水池19的底部設置了清理組件,其中,第二圓盤9和清水池19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圓盤9起到支撐第一圓盤7的作用,刮板6和清水池19的底端牴觸連接,清水池19底端通過管道連接了第二排汙閥23,汙泥通過第二排汙閥23排出清水池19,在清水池19的上端還連接有出水管24,通過出水管24排出清水池19上部分靜置後的清水,實現砂石分離機排出的汙水的淨化,最終實現汙水的循環利用。
在清理的時候,刮板6在旋轉的同時上下移動對清水池19底部的汙泥進行清理,同時可以擊碎某些結塊的汙泥,然後將汙泥通過第二排汙閥23排出清水池19,從而實現方便清理清水池19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