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膜自動裁切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3:49:40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膜加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塑料膜自動裁切機。
背景技術:
塑料膜通常作為包裝膜使用,在進行包裝前,通常需要將塑料膜進行截斷,裁切成一定尺寸,目前對塑料膜進行裁切的設備,通常包括夾送輥、裁切機構以及定位夾緊機構,現有的定位夾緊機構通常採用雙輥夾緊的方式進行夾緊,或者採用機械卡爪的方式進行夾緊,採用雙輥進行夾緊,由於接觸面較小,夾緊力不夠,造成裁切精度不夠,採用機械卡爪的夾緊方式,由於機械卡爪端部尖銳容易造成塑料膜表面刮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塑料膜自動裁切機,既不會對塑料膜表面形成刮傷,而且夾緊力較大不易鬆脫,提高裁切精度的同時,保證產品表面質量。
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塑料膜自動裁切機,包括一對轉動設置的用於輸送塑料膜的夾送輥、用於對塑料膜進行定長截斷的截斷機構、用於對塑料膜的端部進行定位的定位夾緊機構、用於輸送裁切後的片材的輸送架,所述截斷機構包括裁切底座、設置於所述裁切底座上方且沿著上下方向滑動設置的裁切架、驅動所述裁切架滑動的裁切氣缸、固定設置於所述裁切架底部的裁切刀片,所述裁切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裁切刀片相配合的V形裁切槽,所述定位夾緊機構包括沿著水平方向滑動設置的定位架、驅動所述定位架滑動的定位氣缸、設置於所述定位架上的真空吸附輥,所述真空吸附輥的表面具有若干與其空腔相連通的負壓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輥的空腔通過柔性氣管與真空泵相連接,所述柔性氣管上設置有電磁閥。
進一步改進的是:位於上方的夾送輥連接於活塞杆的下端部,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固定設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與開設有滑腔的定位座相配合,所述活塞與所述定位座之間設置有壓簧。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輸送架包括轉動設置的第一輸送滾筒以及第二輸送滾筒、呈環形設置且繞設於所述第一輸送滾筒與所述第二輸送滾筒上的輸送帶。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裁切底座上設置有用於消除塑料膜上靜電的靜電消除棒,所述靜電消除棒通過導線接地。
通過採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塑料膜進行定位時,採用真空吸附輥,採用負壓吸附的方式,不僅增加了吸附輥與塑料膜之間的粘結力,防止在裁切時,塑料膜鬆脫,發生裁切不精確的問題,而且能夠有效保護塑料膜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其中:1、夾送輥;2、輸送架;3、裁切底座;4、裁切架;5、裁切氣缸;6、裁切刀片;7、裁切槽;8、定位架;9、定位氣缸;10、真空吸附輥;11、柔性氣管;12、真空泵;13、活塞杆;14、活塞;15、定位座;16、壓簧;17、靜電消除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塑料膜自動裁切機,包括一對轉動設置的用於輸送塑料膜的夾送輥1、用於對塑料膜進行定長截斷的截斷機構、用於對塑料膜的端部進行定位的定位夾緊機構、用於輸送裁切後的片材的輸送架2,所述截斷機構包括裁切底座3、設置於所述裁切底座3上方且沿著上下方向滑動設置的裁切架4、驅動所述裁切架4滑動的裁切氣缸5、固定設置於所述裁切架4底部的裁切刀片6,所述裁切底座3上設置有與所述裁切刀片6相配合的V形裁切槽7,所述定位夾緊機構包括沿著水平方向滑動設置的定位架8、驅動所述定位架8滑動的定位氣缸9、設置於所述定位架8上的真空吸附輥10,所述真空吸附輥10的表面具有若干與其空腔相連通的負壓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輥10的空腔通過柔性氣管11與真空泵12相連接,所述柔性氣管11上設置有電磁閥。
工作過程:一對夾送輥1對塑料膜進行輸送,輸送至裁切機構時,裁切架4在裁切氣缸5的驅動下,向下滑動,裁切刀片6與裁切槽7相配合將塑料膜裁切,在裁切過程中,真空吸附輥10對塑料膜的邊緣部進行吸附定位,防止在裁切過程中塑料膜受裁切力影響發生褶皺現象而影響裁切精度,裁切完成後,真空吸附輥10將片材輸送至輸送架2上,再次對塑料膜邊緣部進行定位而後反覆裁切過程。
為了提高夾送效果,位於上方的夾送輥1連接於活塞杆13的下端部,所述活塞杆13的上端部固定設置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與開設有滑腔的定位座15相配合,所述活塞14與所述定位座15之間設置有壓簧16。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輸送架2包括轉動設置的第一輸送滾筒以及第二輸送滾筒、呈環形設置且繞設於所述第一輸送滾筒與所述第二輸送滾筒上的輸送帶。
由於塑料膜在輸送過程中通過摩擦會產生大量的靜電,而由於靜電的存在在裁切時,塑料膜的邊緣部極易吸附在裁切刀表面,從而影響對塑料膜邊緣部的定位,因此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裁切底座3上設置有用於消除塑料膜上靜電的靜電消除棒17,所述靜電消除棒通過導線接地。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其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