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固式熱回收清潔型焦爐裝煤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21:01:40 2
專利名稱:搗固式熱回收清潔型焦爐裝煤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搗固式焦爐的裝煤設備。
背景技術:
已有的焦爐託板裝煤裝置採用箱形煤筒裝煤,雖然可解決爐煤未經搗固、密度小、生產的焦碳強度低等問題,但其弊端是託板直接將煤餅推入焦爐,對爐底撞擊嚴重,並造成爐底磨損,減少了焦爐壽命;由於煤筒與爐底之間有一段距離,煤餅推出時產生落差,破壞煤餅的完好性,所生產的焦炭塊度小;而且箱形筒結構複雜、重量大,動力消耗大、成本費用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可保持搗固煤餅完好性的搗固式熱回收清潔型焦爐裝煤裝置。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送煤裝置、運行機構和車架。送煤裝置包括託板、支承輪、護爐滑軌、擋板機構和傳動機構;護爐滑軌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鏈和滑軌;護爐滑軌的電機及減速器安裝在車架上,滑軌通過傳動鏈連接在減速器上,滑軌通過支撐輪安裝在託板下部;擋板機構包括有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和滑板,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均裝在滑板上,滑板設在車架上;傳動機構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杆、傳動鏈和傳動輪;傳動機構的電機、減速器、傳動輪和傳動杆安裝在車架上,通過傳動鏈與託板連接。運行機構包括有電機及減速器、車輪、託架和道軌;運行機構的車輪、電機及減速器通過託架安裝在車架上,道軌安裝在地面上,車輪在道軌上行走,達到整車運行的目的。
使用該設備時,可以憑藉護爐滑軌的作用,將搗固煤餅連同託板一同推入爐內,既避免了託板對爐底的衝擊和磨損,又保持了煤餅的完好性。
本實用新型較好地解決了搗固煤餅平穩裝入爐內這一技術難題,具有技術先進、設備簡單可靠、投資少等優點。完全能滿足清潔型煉焦爐焦炭強度高、質量好、焦爐壽命長的工藝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車架21通過安裝在其兩邊的四個車輪15支承在道軌16上。車輪15由電機及減速器17驅動,車輪15、電機及減速器17通過託架18安裝在車架21上。送煤裝置安裝在車架21上,託板7位於車架21的中部,沿道軌16的垂直方向設置,在託板7下方有三組支承輪19支承。傳動機構中傳動鏈2的兩端分別通過鏈輪1、13連接在託板7下部的兩個固定輪22上,從而可以實現託板的前後運動。固定輪22通過支架20安裝。託板7上設有銷軸5,銷軸5由電磁液壓缸控制,銷軸5的作用是可控制託板7與傳動機構的離合。擋板12、液壓缸9、電機11及減速器10均裝在滑板25上,擋板12通過齒條29與減速器10連接。滑板25對稱地安裝在車架21靠近爐端的兩側,滑板25可沿道軌16方向左右移動。當煤餅推入焦爐時,開動滑板25上的傳動機構,將左右兩塊擋板12合攏與爐門前,擋板12的作用是當煤餅送入爐內時,擋住煤餅,抽出託板7和滑軌6之後,擋板12由液壓缸9控制退回原位。道軌16安裝在地面14上。
將散煤按照配煤要求在搗固站採用常規方法搗固,將經搗固的煤餅連同託板7由傳動杆28、傳動鏈2、24、傳動輪26、及電機4、減速器3等拉到車架21上,由駕駛室8控制,開動運行機構,沿道軌16運至待裝煤的煉焦爐的某一孔前面定位,開動電機27及減速器30,通過傳動鏈23使滑軌6和託板7及煤餅一同推入爐內,然後將擋板12推至煤餅端頭,擋住煤餅,抽出託板7和滑軌6,擋板12退回原位,煤車返回搗固站位,將託板7送入搗固平臺,開始新的作業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搗固式熱回收清潔型焦爐裝煤裝置,包括有運行機構和車架,運行機構包括有電機及減速器、車輪、託架和道軌;其特徵是還包括有送煤裝置,送煤裝置包括託板、支承輪、護爐滑軌、擋板機構和傳動機構;護爐滑軌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鏈和滑軌;護爐滑軌的電機及減速器安裝在車架上,滑軌通過傳動鏈連接在減速器上,滑軌通過支撐輪安裝在託板下部;擋板機構包括有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和滑板,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均裝在滑板上,滑板設在車架上;傳動機構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杆、傳動鏈和傳動輪;傳動機構的電機、減速器、傳動輪和傳動杆安裝在車架上,通過傳動鏈與託板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搗固式熱回收清潔型焦爐裝煤裝置,屬一種搗固式焦爐的裝煤設備,其目的是操作簡便、保持搗固煤餅的完好性;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送煤裝置、運行機構和車架;送煤裝置包括託板、支承輪、護爐滑軌、擋板機構和傳動機構;護爐滑軌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鏈和滑軌;擋板機構包括有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和滑板,擋板、液壓缸、電機及減速器均裝在滑板上,滑板設在車架上;傳動機構包括有電機、減速器、傳動杆、傳動鏈和傳動輪;運行機構包括有電機及減速器、車輪、託架和道軌。本實用新型能滿足清潔型煉焦爐焦炭強度高、質量好、焦爐壽命長的工藝要求。
文檔編號C10B31/00GK2528771SQ0221268
公開日2003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日
發明者李天瑞, 寧季林, 沈為清, 武小平, 牛振奎, 蘇芝仁, 衛五保, 王保祿, 李曉東 申請人:李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