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巴小院到鄉村振興(半月談丁家塝村的耕讀新篇)
2023-09-16 11:10:00
丁家塝村的耕讀新篇
半月談記者 俞儉 黎昌政
綠野清秀,和風輕拂,泥土芬芳......車停湖北省京山市新市街道丁家塝村,迎面山腰上,「農業學大寨」五個大字格外顯目。村口矗立一座「郝敬故園」牌坊,晚明時期經學大師、思想家郝敬曾在此講學論經,建「康樂園」,開「楚望講壇」,垂範耕讀。自此,耕讀文化烙印在丁家塝村的歷史中。
「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丁家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海濤說,如何在新時代弘揚耕讀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村裡進行了一些探索:按照以德治村、文化興村理念,修繕書院、講經臺等文化遺蹟,挖掘國學文化資源,將人文軼事與文創旅遊、教育培訓等產業結合,打造成集國學文化傳習、耕讀文化體驗、室外文化課堂教育於一體的耕讀小鎮。而今,這個小鎮已初具特色。
耕讀文化底蘊深
層巒疊翠,清泉潺潺,村道乾淨整潔,房舍錯落有致。半月談記者在村口遇見剛從田裡照看新禾回來的老農段明成夫婦,他們說如今種田輕鬆簡單,再不必「面朝黃土背朝天」,基本都是機耕、機插、機收。
繞過金黃的枇杷樹,來到知行廣場,就到了黨員主題教育活動場地,也是村民耕讀文化課堂。黨旗、黨徽、入黨誓詞置於上方,郝敬名言「即行證知」立在背景牆。胡海濤對半月談記者說:「即行證知、知行合一」是郝敬的重要學術思想,教育人們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對後世影響深遠。
上半年這裡先後舉行了3場耕讀文化活動,影響頗大。
一場是以「耕讀丁家塝,楚望讀書季」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村民與20多名京山市志願者結隊認親入戶,集體學習國學典籍《大學》,共讀《丁家塝平安三字經》。
一場是主題為「開筆養正 禮潤人生」的開筆儀式。附近7個村6至12歲孩童學習傳統禮儀文化。他們身著漢服,由啟蒙老師帶領,正衣冠、拜夫子、點硃砂、寫人字、誦經典、擊鼓明志,最後向父母和師長鞠躬行禮表達感恩之心。
3 月 26 日,孩子們在耕讀小鎮丁家塝參加開筆儀式
還有一場,是「楚望讀書季」分享活動,荊門市及各縣市區社會治理領導小組成員到現場觀摩,30多名志願者和村民共同誦讀《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丁家塝平安三字經》。
「耕與讀,代代傳,德薰陶,善浸染,民風淳,人心暖,遵法紀,天地寬……」每場文化活動都用貼近民情、化入人心的話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民。
「讀書能明白很多道理,可以幫助解決家庭矛盾和鄰裡糾紛。看世界和人生的眼界寬廣了,內心糾結少了,人也變得開心快樂。」這是廣大村民的共鳴。
遠近聞名源於此
耕讀文化讓丁家塝村在遠近有了一些名氣。新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羅善輝認為,這主要得益於村裡自創的一系列耕讀文化建設載體和辦法。
丁家塝村有6個村民小組,近300戶1500多人,村民主要從事種植、養殖、建築、餐飲、文旅等行業。2019年,丁家塝村成立楚望文化社,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高兆斌擔任社長,組織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宣講和分享,村民踴躍參與。楚望文化社創編《丁家塝平安三字經》,張貼於農家大門上,人人嫻熟於心,化作自覺行動。
楚望書院是丁家塝村與京山市圖書館聯建的第一家分館,藏書2500餘本。村民農耕之餘,便來書院閱讀。村裡聯合市圖書館定期舉辦「文峰講堂」「兒童國學經典誦讀」等戶外活動,吸引村民參與。
「共讀一本書,化育一家人;傳承好家風,共築幸福夢」。胡海濤介紹,全村6個村民小組,每個小組建成1家「十家連心」讀書屋。村裡給書屋安裝書櫃,購買圖書,組織村民進屋讀書,還在京山城區招募30名志願者,主持輔導讀書活動。
文化興村促德治
農耕閒讀,晴耕雨讀;幹部帶讀,村民共讀;大人領讀,蒙童齊讀……丁家塝村耕讀盛行,人心向善,鄰裡和睦,民風淳樸,多年來實現「三無」(無刑事案件、無集體上訪、無重大糾紛)。
去年12月,丁家塝村村民桂國林與吳培華因搭建車棚發生糾紛。桂國林買了一輛電動汽車,無處停放,想在公巷建個車庫,事先沒有與吳家商量,就動了工。吳家因此與桂家發生爭執,鄰居把電話打到村委會。村幹部來了,給兩家講了清朝「六尺巷故事」,又拿出《平安三字經》勸他們:「古人尚且有『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境界,身為郝敬夫子之鄉的村民,『連心書屋』天天進,《平安三字經》日日頌,讀經明理明到哪去了?」幾番勸導,讓兩家和好如初。
胡海濤說,興耕讀,目的就是要提素養,促德治。村裡每年都要開展先鋒黨員、道德模範、勤勞致富能手和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以及身邊好人、好鄰居、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傳播「好人」精神,鼓勵大家擇善而為。
村民李先鳳,她的孝道孝心村裡人人稱讚。李先鳳20年如一日,服侍全身癱瘓的婆婆,餵水、送藥、按摩、翻身、洗腳……白天忙農活,晚上做家務,任勞任怨。她的事跡深深感動身邊村民,在大家的傳頌中,村裡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風氣越來越濃。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丁家塝村耕讀文明還體現在立規範、強教化、除陋習上,村裡建立村級道德評議會、紅白喜事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村規民約越來越有章法,村級治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迎刃而解。
擔任村裡會計多年的孟道清,為人正直且頗懂禮儀,退職後,村民選他為紅白喜事理事會會長。誰家辦喜事,他提倡喜慶、實惠、不鋪張;誰家辦喪事,他提倡重生養薄死葬,不講排場。孟道清深受村民歡迎,在紅白喜事理事會的主持下,村風也變得更文明。
耕讀傳家久,德治鄉村興。羅善輝說,丁家塝村打造耕讀小鎮實踐中,文明習慣薪火相傳,文明善舉隨處可見,崇德學法蔚然成風,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促進鄉村振興。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