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1:16:30
專利名稱: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屬於混凝土建築構件澆築成型後處理的配套設施。
背景技術:
混凝土灌注樁是在工民建和基礎建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提高基礎承載能力的結構措施,在高層建築和一些地耐力差的地區廣泛使用。但長期以來處理樁頭多餘混凝土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靠人工剔除,費工費力,勞民傷財,施工噪音和揚塵也成為一大公害。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澆築成型截面不平整,需要花費人力物力剔除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在混凝土灌注樁內部放置,待混凝土凝結硬化後產生適度膨脹,使混凝土灌注樁能夠在預定位置產生裂縫,達到定向切割去除混凝土灌注樁樁頭多餘料的靜態切割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若干個外形為棒狀結構的實心切割體沿所述灌注樁樁頭混凝土的被切割平面水平排列而成。
上述切割體為多層結構,其中心為膨脹芯體,其外依次包覆有透水層、保護層與防潮層。
上述的膨脹芯體為無機化合物或礦物材料。
上述的透水層為棉紙、無紡布、棉織布或化纖布中一種,其中,優選棉紙或無紡布。
上述的保護層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為塑料網或金屬網,可優先選用塑料網。
上述的防潮層為塑料薄膜或油紙或金屬材料中一種,可優先選用塑料薄膜。
上述的切割體的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梯形中一種,最佳切割體的截面為橢圓形,其長軸距為20-100mm,其短軸距為10-80mm;切割體的長度為50-5000mm,其最佳長度為50-500mm;上述的切割體根據施工設計部位的需要,水平安裝,其個數及布置方式根據混凝土灌注樁直徑的大小確定,一般為2-20個,直徑大的混凝土灌注樁使用時,為了保證切割效果,還可以在灌注樁開口上搭接本實用新型的切割體,切割體可以搭接2-8根。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優點如下1、施工操作簡便,不需要專用設備工具和專業技能的操作人員;2、能夠顯著降低施工費用和勞動強度;3、能大幅度地縮短工期;4、使用本實用新型施工,無振動噪音和粉塵,能夠改善作業環境;5、不會影響其水平破壞面以下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對硬化混凝土也沒有任何水化方面的不良影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截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安裝示意圖圖4為圖3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若干個棒狀形的切割體1沿所述灌注樁樁頭的混凝土被切割平面水平排列而成,其切割體1為實心結構,且為多層分布,中心為膨脹芯體11,其外依次包覆有透水層12、保護層13與防潮層14,切割體1的長度為50-5000mm。
其中,膨脹芯體1 1採用遇水膨脹型無機材料,該無機材料為含有CaO+C4A3S+CaSO4或MgO或CaO+C3S或CaO+CaSO4或C4A3S+CaSO4或CaO+CA礦物的材料。本實施例優先選用CaO+C3S或CaO+C4A3S+CaSO4,其芯體厚度佔整個切割體的95%以上,芯體材料是該切割裝置的動力源。
透水層12可以用透水的棉紙、無紡布、棉織布或化纖布中一種,優先選用棉紙或無紡布,本實施方式選用棉紙作為透水層,透水層厚度為0.1-1.0mm,其作用是讓新拌混凝土中的游離水分透過,與膨脹芯體材料發生化學反應。
保護層13為網狀結構,可以選用塑料網或金屬網,本實施方式選用塑料網,塑料網的厚度為0.5-2.0mm,其作用是保護膨脹芯體材料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不被澆築的混凝土衝擊、摩擦損壞。
防潮層14為密封包裝材料層,採用塑料薄膜、油紙或金屬材料中的一種。本實施方式選用的是塑料薄膜,該塑料薄膜的厚度為0.1-1.0mm,其作用是防止膨脹芯體材料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受潮變質。
切割體的截面可以設計為圓形、橢圓形或梯形,通常根據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的直徑大小以及澆注的混凝土外形設計來確定;最佳選用橢圓形,其長軸距為20-100mm,短軸距為10-80mm。
本實施例採用的切割體的長度為50-500mm;其截面為橢圓形,橢圓形的長距設計為30-50mm,短距設計為10-3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如圖3所示,將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布置在一個樁徑為1000mm~1500mm的灌注樁鋼筋籠內,該鋼筋籠由縱向鋼筋2與環向鋼筋3組合而成,樁頭處理位置4位於需要去除混凝土的設計部位上,在縱向鋼筋2與樁頭處理位置4之間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樁頭靜態切割處理裝置的切割體1。
每一個切割體1去除密封包裝袋式的防潮層14,用綁線水平一圈固定在灌注樁鋼筋籠的縱向鋼筋2需要去除混凝土的設計部位上去除混凝土的樁頭處理位置4上面,一般每根縱向鋼筋2都是一個綁固點,綁線可以用金屬、塑料、棉麻質或其它材料,位於樁頭處理位置4上面的縱向鋼筋2周邊套設有一層隔離材料5,隔離材料5的使用是將縱向鋼筋與混凝土隔離開的一種材料,如塑料薄膜、紙等具有隔離效果的材料。
如圖4所示,按照上述具體安裝方式固定了4個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將固定好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的鋼筋籠由頂部的吊鉤6吊入樁孔後,馬上澆築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拌合水會透過切割體的透水層12與內部的遇水膨脹型無機材料進行反應,發生體積膨脹,產生的膨脹力會在混凝土硬化後使混凝土在預定位置產生裂縫,達到在設計位置將混凝土樁切斷的目的。
需要使用的切割體1截面形狀設計、使用個數及布置方式通常根據混凝土灌注樁的直徑的大小確定,一般為2-20個;直徑大的混凝土灌注樁使用時,為了保證切割效果,還可以在灌注樁開口上再搭接若干個切割體1,以保證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實現定向切割去除混凝土灌注樁樁頭多餘料的靜態切割。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若干個外形為棒狀結構的實心切割體沿所述灌注樁樁頭的混凝土被切割平面水平排列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割體為多層結構,其中心為膨脹芯體,其外依次包覆有透水層、保護層與防潮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膨脹芯體為無機化合物或礦物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水層為棉紙、無紡布、棉織布或化纖布中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層為網狀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潮層為塑料薄膜或油紙或金屬材料中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割體的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梯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割體的截面為橢圓形,其長軸距為20-100mm,其短軸距為10-80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割體的長度為50-5000m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割體的長度為50-5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用於拆除混凝土灌注樁樁頭多餘的混凝土。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凝土灌注樁樁頭靜態切割裝置,它由若干個外形為棒狀結構的實心切割體沿所述灌注樁樁頭內壁水平排列而成,所述切割體為多層結構,其中心為膨脹芯體,其外依次包覆有透水層、保護層與防潮層。該裝置其構造簡單,易於操作,不需專用設備工具和專業技能的操作人員;可以顯著降低施工費用和勞動強度及縮短工期;施工期間無振動噪音和粉塵,可改善作業環境;同時不會影響其水平破壞面以下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對硬化混凝土也沒有任何水化方面的不良影響,適宜於建築行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E02D5/34GK2755176SQ20042009304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3日
發明者趙順增, 劉立, 吳勇, 曹淑萍 申請人: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