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的真相(國慶黃金周又上熱搜)
2023-09-16 12:54:52 2
國慶黃金周的真相?昨天,2022國慶節放假安排公布,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10月8日、9日上班消息一公布,就不出意外地上了熱搜打開評論區,槽點也頗為集中:「放假7天上班7天」的安排令不少網友「累覺不愛」,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國慶黃金周的真相?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國慶黃金周的真相
昨天,2022國慶節放假安排公布,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10月8日、9日上班。消息一公布,就不出意外地上了熱搜。打開評論區,槽點也頗為集中:「放假7天上班7天」的安排令不少網友「累覺不愛」。
近些年幾乎每次黃金周安排公布,類似的吐槽都會出現。除了前後的調休和上班日調整打亂了許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外,今年國慶假期面臨的疫情防控形勢也令許多人不奢望出遠門,因此有人提出「該放3天就放3天,不要調休了。」
為什麼年年吐槽、年年調休?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樓嘉軍認為,黃金周雖不是最優解,但也是適合當下國情的一種解決方案,調休則是促成黃金周的必然手段之一。
黃金周掀起旅遊消費熱
追溯起來,黃金周在中國的「歷史」並不算太長。樓嘉軍記得,1994年我國實行的還是「隔周五天工作制」,相當於每周工作5天半。直到1995年,5天工作制才正式實行。耐人尋味的是,對當時突然多出來的一天休息日,不少人一度「不知所措」。「多了一天假期,很多人也就是在家裡睡覺度過,那時還沒有太多旅遊消費的概念。」
1999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已逾20年,一些大城市以及東部發達省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上升,集聚了一定的消費需求。為了促進居民消費,國務院在1999年9月首次推出了黃金周舉措,分別為「五一」、國慶、春節三個黃金周。
從此,3個「黃金周」掀起的旅遊消費熱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1999年國慶第一個「黃金周」到來時,席捲全國的假日旅遊熱潮令各界人士始料不及。據有關統計,當時全國出遊人數7天內達到2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141億元。到2001年春節第五個「黃金周」時,7天中全國共接待遊客449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8億元,人均花費支出為441元,消費數據節節攀升。
其實,在黃金周舉措推出前,國內居民除雙休外,每年的國定假期只有10天,即國慶假期3天、春節假期3天、元旦假期1天。也即所有人的全年國定假期中,沒有超過3天的長假。在帶薪假期全面落實尚有困難之際,每年3個黃金周不僅意味著可以出遠門旅遊,和親人團聚、共同出遊的機會也大大增加了。
頻繁調休、人滿為患引發爭議
不過,在黃金周實行近十年後,也引來了一些爭議。其一是黃金周放假帶來的景區景點人群過於集中,黃金周變「黃金粥」,其二就是直到目前仍在被詬病的調休。
在各方爭議和討論下,2008年,「五一」黃金周被取消,改為3天小長假,並設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全年國定假期總時間也由10天變為11天。此外,調休方式上也作了微調,儘量減少前後上班日的變動,爭取相對平穩的調休節奏。
但爭議並未隨之停止。2009年政協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都提出恢復五一黃金周的提案。當年,人民網一項關於「你是否贊成恢復五一長假」的調查吸引了近500萬名網友參與,其中贊成恢復五一長假的佔92.2%。而從實際情況看,近年的「五一」也確有實行5天放假調休的情況。對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黃金周這項幾乎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措施的確「眾口難調」。
在樓嘉軍看來,黃金周不算是最優解,但在當前帶薪休假暫時無法全面落實的情況下,它仍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和輔助。從2009年至2019年這段時間,伴隨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旅遊消費發展成為全國大中小城市居民中的普遍現象,許多人會在黃金周出遊,這也充分證明了黃金周的積極意義。
「還有一類受益於黃金周的人群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中國大量在城市務工的人群,黃金周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對更多普通人而言,黃金周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和家人度假的時間和空間。」樓嘉軍說,吐槽調休的可能有幾十萬人甚至幾百萬人,但黃金周同樣也是另外相當一部分人的需要。
也有網友提出,為了湊黃金周調來調去,為何不索性多放幾天假?旅遊行業人士做過一項粗略的統計,以一年52周計算,我國居民的雙休假期有104天,加上11天國定假日,共115天內。此外視工作年限、行業等的不同,人們還有5-15天不等的帶薪假期,取10天平均值計算,每人每年的假期共有125天。平攤到全年,基本相當於「做二休一」。
樓嘉軍認為,從整體假期天數來說,我國居民的假期總天數在國際上處於中上水平。如果要增加國定節假日,需走人大立法程序,還要統籌兼顧各方需求。「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假期會對生產和供應鏈領域的連續性產生影響,增加假期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
對當下黃金周存在的「景區看不成、路上走不動」的情況,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姚明廣認為還有改善的空間。最迫切的一點,就是加強景區的人流管控和預警能力,通過實名制提前預約引導人們錯峰出行,減少人為擁堵造成的黃金周亂象。「疫情防控給國內景區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景區可以藉此升級好自己的預約系統,旅遊者也能更快地接受預約出行的方式。如果能把人流量調節好,黃金周還是很有意義的。」
此外,姚明廣也建議,部分地區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因人、因行業、因地區錯時放假,或者以多放小假期的形式分散黃金周集中出遊的客流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