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套路是不是真的(騙子們圍繞支付寶都做了哪些努力...)
2023-09-15 20:06:02
支付寶套路是不是真的?一、謹防利用「註銷支付寶帳戶」類詐騙,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支付寶套路是不是真的?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支付寶套路是不是真的
一、謹防利用「註銷支付寶帳戶」類詐騙
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通報了一起支付寶用戶被騙16萬餘元的案件:
10月27日,青島某公司職員王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報出了王女士的姓名、畢業院校和身份證,自稱是「中國銀聯的工作人員」,表示王女士之前註冊支付寶時填寫的地址是學校,系統默認她是一名學生,如果想進行貸款,風險比較大,貸款利率會很高且帳號存在風險,需變更為現在的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址,才能降低帳號風險。
王女士信以為真,在對方指引下下載一款名叫「開會寶雲會議」App,進入一個會議房間,並向對方提供了共享自己手機屏幕的權限。對方稱,王女士需將各種貸款軟體的額度全部清零,才可變更支付寶註冊信息。
在對方要求下,王女士先後將花唄、微粒貸、中銀易貸等貸款額度提現,並轉入對方帳戶,共計16萬餘元。後經同事提醒,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遂向警方報案。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更改支付寶帳戶」或「註銷支付寶學生帳戶」的騙局。
今年年中,湖北、江西、西藏等地接連發生了年輕人被騙案件,均與此有關。不法分子自稱依照國家規定註銷「支付寶學生帳戶」,或要求用戶將「學生帳戶」更換為「成人帳戶」。
實施騙局的過程中,不法分子以查詢所謂「學生帳戶」的名義,讓用戶查詢支付寶「借唄」等額度,告知用戶若想註銷「學生帳戶」,須先將「借唄」清零,即將「借唄」裡的貸款額度借貸出來轉到不法分子的指定帳戶。很多用戶不明所以,由此上當。
對於這類案件,支付寶明確表示,平臺不存在「學生帳戶」和「成人帳戶」之分。
從以往案例看,凡打著「註銷學生帳戶」「變更身份信息」「消除不良徵信記錄」幌子、要求用戶前往第三方平臺操作的,都是騙局。
二、謹防利用支付寶「備用金」類詐騙
近日,25歲的李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她在網上購買的XX面膜有質量問題,並且主動提出退款給李女士,共198元。
後該客服稱錢已經退還到其支付寶的備用金內,李女士於是在對方的提示下開通了支付寶備用金,按照對方指令操作以後就準備在支付寶備用金內提出198元人民幣。
但是李女士沒有注意到,備用金默認最低金額是500元人民幣,一個不小心就直接點擊了提現功能,不一會500元人民幣就到自己的支付寶內。發現自己提現的金額不是198元,李女士立刻和客服說了這個情況。
客服稱,要將多提出來的302元人民幣返還回去才能將備用金功能關閉,如果不關閉該功能,李女士每年將支付20000元人民幣的費用。
之後李女士按對方的提示下載了「XX會議」手機APP和「XX消費金融「手機APP。
客服隨後說到,需要共享手機桌面才能認證,需在「XX會議」進行手機桌面共享。李女士按對方提示,在「XX會議」手機APP進入了會議房間內,將20000元轉給了對方指定的帳號內。
客服又稱在轉帳金額處輸入一個代碼19999.58,將該代碼輸入到手機銀行的金額處以後,點擊付款以後就能獲取關閉支付寶備用金的代碼,之後支付寶備用金就能關閉了。
這李女士也信了,按對方要求將19999.58的數字使用中國農業銀行的手機APP將該串數字輸入到了金額處。
輸入以後,李女士悲慘地發現自己農業銀行卡內的19999.58元人民幣轉帳給了對方。這時,李女士才發現自己被騙了。現在一共損失了39999.58元。
三、謹防利用「商戶收款碼」類詐騙
今年6月,市民常先生前往海珠區公安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報案,稱其被「團X公司」以投資認購第三方支付平臺實體商家「二維收款碼」的方式,騙取了50多萬元。
經了解,2019年7月,常先生在朋友的介紹下,參加了一場由「團X公司」組織的招商推薦會,從中得知該公司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熊X平臺」,正在推廣一個引流投資項目。
投資者可以通過認購該平臺裡的各實體商家「二維收款碼」的形式參與投資,每月能獲取該商家「二維收款碼」當月收款額的0.05%和廣告推銷的10%作為分紅收益。
推薦會中,該公司負責人張某聲稱:「投資該項目比直接經營一家商鋪更『靠譜』,所有風險均由商家和平臺承擔。投資者無需支付店租水電,不用擔心盈虧風險,就能『躺賺』分紅收益。」張某還承諾,每個均價200元的「二維碼」每月最高可獲收益能達50元。
於是,常先生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間,以平均每個「二維收款碼」200元的價格,先後認購了2800個商家的「二維收款碼」,共投資了57萬元。
2020年9月,常先生突然發現該平臺已無法登錄,投資進去的本金也無法提現,相關負責人相繼失聯,實地上門查看才發現該公司的辦公室早已人去樓空。
接到報案後,警方成立專案組,經過近一個月的縝密偵查,專案組查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間,該公司負責人張某夥同李某等人,在未經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在該平臺偽造實體商家「二維收款碼」,並以投資認購這些商家「二維收款碼」獲取高額分紅為名,非法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共計向200多名投資者出售「二維碼」4萬多個,涉案金額達750萬元。
目前,警方已依法對犯罪嫌疑人張某刑事拘留,對李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四、謹防利用「花唄、借唄延期還款」類詐騙
據南寧警方披露的信息顯示2021年10月23日至2021年10月24日,家在南寧市興寧區的陳某(化名)報案稱,其被人冒充貸款客服,以可以辦理花唄、借唄的逾期後的延期還款及停息掛帳業務為由,騙其通過支付寶轉帳匯款,陳某最終被騙6000餘元人民幣。目前網絡中依然還有花唄、借唄延期還款的廣告,實際上花唄、借唄逾期後都是可以協商延期還款,花唄可協商延期還款1-3年,借唄可協商延期還款1-3年,網商貸可延期還款1-3年,直接聯繫客服人員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