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工具之氣動馬達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4:00:25 1

本發明關於一種氣動工具,尤指一種氣動工具之氣動馬達。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氣動工具主要是將高壓氣體導引至一氣動馬達內,以利用高壓氣體帶動氣動馬達轉動,以進一步帶動一工具轉動,請配合參看圖9至圖11,而現有的氣動馬達主要包含有一氣缸50、一轉軸60及多個葉片70,該氣缸50包含有一進氣口51及一出氣口52,該進氣口51連接至一高壓氣體源,該轉軸60可轉動地容置於氣缸50內,且轉軸60相對氣缸50呈偏心設置,於轉軸60周緣徑向凹設有多個葉片槽62,各葉片70分別可移動地容置於各葉片槽62內,當將空壓氣體由氣缸的進氣口51導入氣缸50內後,高壓氣體會通過推動葉片70而帶動轉軸60轉動,進而輸出動力。
然而,現有的葉片70一側緣72呈弧形曲線,故轉軸60的各葉片槽62底部622也相對呈曲面形狀,因此轉軸60靠近軸心部位厚度會因葉片槽62的設置而變薄,而因在氣動馬達運動過程中,轉軸60靠近軸心部位會受到相當大的負載力量,故轉軸60軸心部位厚度變薄將使轉軸60整體結構強度減弱,而使轉軸60易於損壞,進而降低了氣動馬達整體的使用壽命,故現有的氣動馬達大都僅設置有六個葉片70,而將氣缸50內區分成六個氣室,以提供足夠的扭力以驅動轉軸60及工具部運動,並維持轉軸60的結構強度,但如此,氣缸50內的各氣室均具有相當的體積,故所輸入各氣室用以推動葉片60所需的高壓氣體較多,在高壓氣體的使用上略嫌浪費,且其所提供的扭力也會有所限制。
又,若以增加葉片70數量的方式來增加氣室的數量,並減少各氣室的體積,以降低高壓氣體的耗氣量,以提升氣動馬達所輸出的扭力,但葉片70數量的增加將進一步使轉軸60靠近軸心位置的厚度變得更薄,使轉軸60結構強度更加減弱,而無法承受高負載,而易於損壞,反會因此降低氣動馬達整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人有鑑於現有氣動馬達結構及使用上的不足與缺失,特經過不斷的試驗與研究,終於發展出一種能解決現有問題的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氣動工具之氣動馬達,其可有效地增加氣室的數量,以減少高壓氣體的耗氣量,以提升氣動馬達所提供的扭力,並維持轉軸的結構強度,以達到提升氣動馬達整體操作效能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動工具之氣動馬達,其包含有:
一氣缸,該氣缸設置有一進氣口及一出氣口;
一轉軸,該轉軸能轉動地設置於氣缸內,該轉軸上徑向凹設有多個葉片槽;
多個葉片,各該葉片能移動地容置於葉片槽內,各該葉片的一側緣置入於相對應的葉片槽中,另一側緣則外露於葉片槽外,其中:
至少一半數量的葉片伸入葉片槽的側緣具有一呈直線的平直段,該平直段中間處凸設有一呈方形的凸片,至少一半數量的葉片槽的形狀與具平直段葉片的形狀相對應,且該些葉片槽底緣也形成一對應葉片平直段的直線平直段,於各葉片槽平直段中間處凹設有一能相對容置葉片上凸片的方形凹部。
優選的,於該轉軸上設置有六個以上的葉片。
優選的,於該轉軸上設置有十二個葉片。
優選的,各具平直段的葉片的凸片的長度小於該葉片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優選的,具平直段的葉片槽數量為所有葉片槽數量的一半。
優選的,具平直段的葉片槽與不具平直段的葉片槽呈間隔設置。
優選的,不具平直段的葉片槽底面呈弧形曲面凹陷,不具平直段的葉片伸入不具平直段的葉片槽的側緣呈曲面形狀。
優選的,該轉軸相對氣缸呈偏心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可利用葉片及葉片槽所形成的平直段,來提高轉軸整體的結構強度,以便能適當地增加葉片及葉片槽設置的數量,以增加氣缸內氣室的數量,以達到減少耗氣量,並提升氣動馬達運轉效率及輸出扭力的功效。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於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並不限定本發明的範圍。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端視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端視剖面圖。
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轉軸的側視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轉軸沿圖5中的a-a剖切線的端視剖面圖。
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轉軸沿圖5中的b-b剖切線的端視剖面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轉軸的側視剖面圖。
圖9是現有氣動馬達的立體分解圖。
圖10是現有氣動馬達轉軸的側視剖面圖。
圖11是現有氣動馬達的端視剖面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氣缸11進氣口
12出氣口20轉軸
22、22a葉片槽222平直段
224凹部30葉片
32平直段34凸片
50氣缸51進氣口
52出氣口60轉軸
62葉片槽622底部
70葉片72側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關於一種氣動工具之氣動馬達,請配合參看圖1、圖2及圖3,由圖中可看到,本發明的氣動馬達主要包含有一氣缸10、一轉軸20及多個葉片30,該氣缸10設置有一進氣口11及一出氣口12,該轉軸20可轉動地設置於氣缸10內,並可相對氣缸10呈偏心或同軸設置,又該轉軸20上徑向凹設有多個葉片槽22,各葉片30可移動地容置於葉片槽22內,各葉片30的一側緣置入於相對應的葉片槽22中,另一側緣則外露於葉片槽22外,而各葉片30伸入葉片槽22的側緣具有一呈直線的平直段32,並於平直段32中間處凸設有一呈方形的凸片34,且各凸片34的長度小於葉片30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又各葉片槽22相對葉片30的形狀於葉片槽22底緣也形成一對應葉片30平直段32的直線平直段222,於各葉片槽22平直段222中間處凹設有一可相對容置葉片30上凸片34的方形凹部224。
由此,請配合參看圖5至圖7,因轉軸20的各葉片槽22均具有一呈直線的平直段222,故可維持轉軸20靠近軸心處具有相當的厚度,縱然轉軸20相對於葉片槽22凹部224處厚度會略為變薄,但轉軸20相對於平直段222的凹部224兩側處仍會維持足夠的厚度,故轉軸20可保持良好的結構強度,因此可適當地增加葉片槽22及所設置葉片30的數量,依本發明實際實驗的結果,本發明氣動馬達的轉軸20上可設置有六個以上的葉片,較佳的,其可設置有10或12個的葉片,如圖4所示,其轉軸20仍可保有相當良好的結構強度。
因此,本發明的氣動馬達可增加氣缸10內氣室的數量,而相對減少各氣室所需的高壓氣體,而減少每次氣體由出氣口排出的量,以減少氣動馬達操作時的耗氣量,並能使高壓氣體可充分推動葉片30以帶動轉軸20轉動,以進一步提升氣動馬達所輸出的扭力,來提升氣動馬達整體的操作效能。
請配合參看圖8,由圖中可看到,本案部分葉片槽22底面可具有平直段222,而其它部分的葉片槽22a底面可呈弧形曲面凹陷,不具平直段的葉片伸入不具平直段的葉片槽22a的側緣呈曲面形狀,由此各葉片槽22、葉片槽22a可分別配合具平直段32的葉片30或側緣形成曲面形狀的葉片,以配合不同的使用需求,另外,具平直段222的葉片槽22數量為所有葉片槽22、葉片槽22a數量的一半,且具平直段222的葉片槽22與不具平直段的葉片槽22a呈間隔設置。
由上述內容可知,不同的修改及改變可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的精神及新穎概念的範圍下加以達成,並且本發明揭露的特定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此一揭露內容包含落入權利要求範圍的範疇下的所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