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料分離用冷凝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3:44:0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原料分離用冷凝器結構。
背景技術:
冷凝器是一個可以將氣態物質凝結成液態的設備,一般會利用冷卻的方式使物質凝結。殼管式冷凝器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但無論是哪一種型式,合成樹脂的氣體都是走管程(傳熱管束內),製冷劑都是走殼程的(殼體內、傳熱管束外的空間),即高壓後的製冷劑在傳熱管束外表面進行冷卻工作,高壓製冷劑冷卻工作完成後,匯聚到殼體的底部。之所以這樣安排流程,是因為樹脂和管束之間的平均傳熱係數,一般都高於製冷劑蒸氣冷凝的平均傳熱係數,冷凝就需要較大的換熱面。但現有的冷凝器冷凝效果較差,不能很好的分離原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料分離用冷凝器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的冷凝器冷凝效果較差,不能很好的分離原料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原料分離用冷凝器結構,包括冷凝器主體,所述冷凝器主體頂端設置有入料口,且冷凝器主體底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冷凝器主體內部安裝有冷凝管,且冷凝器主體下部設置有集料室,所述冷凝器主體通過支撐腿與底座連接,所述冷凝器主體一側設置有冷凍介質入口,且冷凝器主體另一側設置有冷凍介質出口。
優選的,所述冷凝器主體一側設置有風機,且風機通過噴吹管與冷凝器主體連接,噴吹管上安裝有噴吹頭,噴吹頭位於冷凝管上方。
優選的,所述出料口上安裝有控制閥。
優選的,所述底座底端安裝有萬向輪。
優選的,所述底座頂端安裝有電機和從動輪,且電機通過皮帶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通過偏心杆與冷凝器主體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支撐腿底端安裝有滑輪,滑輪安裝在滑軌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冷凍介質入口和冷凍介質出口,可向冷凝器主體內部注入冷凍介質,加速冷凝管內部原料的分離,通過設置電機和偏心杆,可增加冷凝器主體的晃動,從而促使冷凝管內部物料的掉落,通過設置風機和噴吹管,可將冷凝管內部分離的原料吹出,不會導致原料堵住冷凝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滑輪與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入料口;2-噴吹管;3-噴吹頭;4-風機;5-冷凍介質入口;6-冷凝管;7-冷凝器主體;8-集料室;9-偏心杆;10-電機;11-從動輪;12-底座;13-支撐腿;14-冷凍介質出口;15-出料口;16-控制閥;17-萬向輪;18-滑軌;19-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原料分離用冷凝器結構,包括冷凝器主體7,冷凝器主體7頂端設置有入料口1,且冷凝器主體7底端設置有出料口15,冷凝器主體7內部安裝有冷凝管6,且冷凝器主體7下部設置有集料室8,冷凝器主體7通過支撐腿13與底座12連接,冷凝器主體7一側設置有冷凍介質入口5,且冷凝器主體7另一側設置有冷凍介質出口14,冷凝器主體7一側設置有風機4,且風機4通過噴吹管2與冷凝器主體7連接,噴吹管2上安裝有噴吹頭3,噴吹頭3位於冷凝管6上方,出料口15上安裝有控制閥16,底座12底端安裝有萬向輪17,底座12頂端安裝有電機10和從動輪11,且電機10通過皮帶與從動輪11連接,從動輪11通過偏心杆9與冷凝器主體7連接,底座12上設置有滑軌18,支撐腿13底端安裝有滑輪19,滑輪19安裝在滑軌18內。
具體使用方式:本實用新型工作中,通過入料口1注入原料,開啟電機10,通過冷凍介質入口5向冷凝器主體7內部注入冷凍介質,加速冷凝管6內部原料的分離,通過電機10和偏心杆9,可增加冷凝器主體7的晃動,從而促使冷凝管6內部物料的掉落,通過設置風機4和噴吹管2,可將冷凝管6內部分離的原料吹出,不會導致原料堵住冷凝管6。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