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6:39:50
專利名稱: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蠶的飼育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中國農村,養蠶生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蠶種催青(孵化)階段、稚蠶飼育階段和壯蠶飼育階段,各個階段技術操作截然不同,但又互相緊密相連。第1~3齡蠶稱為稚蠶,第4~5齡蠶稱為壯蠶,壯蠶的生理特點與稚蠶相比差別較大,壯蠶期蠶的絹絲腺急劇增長,佔據了體腔的大部分,壯蠶期的營養條件對絲蛋白形成極為重要,絲物質主要是在壯蠶期形成的,壯蠶期絹絲腺成長快,用桑量相應也大,其中,4--5齡用桑約佔全齡用桑的95%(作業量最大的一項勞動)。
在壯蠶飼育階段,過去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蠶匾育,蠶匾育是我國傳統的飼育形式,蠶匾常見的有大圓匾和方匾。蠶匾育每次給桑、除沙等操作,必須搬動蠶匾,費力費工。(2)室外育,室外育難以做到防陽光輻照、防風、防雨、防敵害(螞蟻、蟾蜍、鼠害等),飼育和上簇環境條件差,直接影響蠶繭產量和質量。傳統的壯蠶飼育方法養蠶勞動效率低,一般農村養蠶戶每人只能承擔一張蠶種(每張種25000頭蠶)的飼養量,還要起早帶晚,勞動強度大,每天養蠶勞動時間甚至長達14~18小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及其裝置,它能調節飼育的溫度、溼度、空氣氣流等環境條件,從而提高了養殖效率和蠶繭質量,減輕了勞動強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剪伐條桑春蠶剪伐新梢條,可以是單根新梢,或將整個新梢條連同老枝條上部一起剪伐,秋蠶留條長度,同於常規冬季剪梢,一般留條1.0~1.2米;(2)斜面放蠶將條桑均勻順次地攤放在蠶座上,待蠶爬到條桑上吃葉時,依次輕輕地拿起條桑,剪口向下,梢頭向上,擺放於斜面;(3)條桑餵飼條桑餵飼回數,每日1~2回,少食期、減食期每日1回,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4)上簇營繭見熟蠶時,結合給桑,平整蠶座,方格簇直接擺放於斜面蠶座上,蠶自動上簇,將爬滿熟蠶的方格簇擱掛在方格簇掛杆上。
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該裝置包括由上層蠶用複合保溫膜和下層蠶用複合保溫膜形成的養殖大棚,兩層保溫膜之間留有空氣通道,空氣通道內安裝有風扇,養殖大棚的地坪下設有送風通道,送風通道的出風口位於地坪上、進風口位於養殖大棚外,養殖大棚的頂部設有水管,水管上設有彌霧噴頭,養殖大棚內置有若干飼育架,飼育架上設有數層飼育平臺。
本發明的優點是1.提高了養蠶勞動工效,減輕了勞動強度,壯蠶設施斜面飼育取消了傳統養蠶方法特別煩瑣和重複的操作,壯蠶期每人可承擔4~6張蠶種飼養量,比傳統養蠶方法提高效率4~6倍,並且,每日養蠶勞動時間縮短到4~8小時。農戶每期可養蠶10張種以上,其中,4齡期只需1人,5齡期只需2人。
2.壯蠶設施斜面飼育蠶座呈立體結構,斜面內部和枝條之間通風透氣,蠶在枝條上食桑,與其固有的食桑習性相吻合,取食方便,包括葉脈均被食盡,蠶體呈立體分布,蠶糞、弱小蠶、病蠶自然滾落地面,健康蠶和病蠶自然隔離,減少了通過蠶座感染病原的傳染,降低了家蠶發病率。
3.桑葉保鮮,據調查,單位時間內桑葉失水率條葉比片葉低9.6%~11.2%,桑葉新鮮,蠶的桑葉食下率和葉絲轉化率升高。
4.秋季9月下旬剪伐條桑養蠶,剪口下部留葉變為成熟葉,光合作用增強,桑樹枝條充實,有利於提高翌年桑樹發芽率,與對照區相比,增加翌年桑葉產量約為5%~8%。
5.提高了蠶繭的產量和質量,設施斜面飼育環境適宜,蠶繭產量比對照區高約5%~8%,上繭率、解舒率、鮮繭出絲率高於對照區10%~12%。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層蠶用複合保溫膜;2下層蠶用複合保溫膜;3養殖大棚;4空氣通道;5風扇;6送風通道;7出風口;8進風口;9水管;10彌霧噴頭;11飼育架;12飼育平臺;13橫杆;14方格簇掛杆;15上層支架;16下層支架;17地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條桑剪伐(1)春蠶剪伐新梢條,可以是單根新梢,或將整個新梢條(通常是2~4根)連同老枝條上部(從上到下最後一根新梢向下20~30釐米)一起剪伐。
(2)秋蠶剪伐時間(江蘇地區,其他地區參考相應桑樹生長積溫)9月20日~9月24日以後。
氣候條件,剪伐前10天平均氣溫為23℃。
留條長度,同於常規冬季剪梢,一般留條1.0~1.2米。
2.斜面放蠶將條桑均勻順次地攤放在蠶座上,條桑攤放蠶座約1小時後,待90%以上的蠶爬到條桑上吃葉,依次輕輕地拿起條桑,剪口向下,梢頭向上,呈35°的坡度擺放斜面,每回餵飼條桑時,將條桑顛倒擺放,根據蠶分布情況,適時擴座、勻座。
3.條桑餵飼條桑餵飼回數,每日1~2回,少食期、減食期每日1回,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條桑餵飼數量參考表
5.上簇營繭見熟蠶時,結合給桑,平整蠶座。方格簇直接擺放於斜面蠶座上,蠶自動上簇,將爬滿熟蠶的方格簇擱掛在方格簇掛杆上,簇片間距離8~10釐米,約5~7天後採繭。
6.飼育及上簇環境飼育及上簇環境由嵌入式計算機控制,根據設施內乾濕差以及空氣通道與設施內溫差,自動調節風扇風量,自動調節噴霧水量,使飼育和上簇環境穩定在下表範圍內
如圖1所示,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為一養殖大棚(3),養殖大棚(3)上覆蓋兩層蠶用複合膜(1)和(2),兩層複合膜(1)和(2)之間的空氣通道(4),有效地減少了設施外環境變化(如陽光輻照、風雨天氣等)對設施內環境的影響,由嵌入式計算機控制的通風和彌霧裝置,使設施內的環境溫度、溼度、特別是空氣氣流穩定在壯蠶飼育和上簇營繭所要求的最佳條件範圍內。在地坪(17)上,固定有上層支架(15),上層支架(15)下安裝下層支架(16),其中間的三根同時用做噴霧水管(9),上面安裝彌霧噴頭(10),在上層支架(15)上覆蓋上層蠶用複合保溫膜(1),在下層支架(16)上覆蓋下層蠶用複合保溫膜(2),兩層保溫膜(1)和(2)之間留有空氣通道(4),通道(4)斷面正上方,裝有風扇(5),在地坪(17)下留有送風通道(6),在養殖大棚(3)內部中軸線中點位置,留有出風口(7),飼育設施內放置壯蠶雙層飼育架(11),飼育架(11)設有兩層飼育平臺(12),兩層飼育平臺(12)距離為1.2~1.4米,飼育平臺(12)上每層平臺都有條桑依靠的橫杆(13),條桑依靠在橫杆(13)上,成「人」字形斜面,斜面坡度35°~45°,在每層飼育平臺(12)上部位置留有方格簇掛杆(14),養殖大棚(3)高度2.5~2.8米以上,兩個飼育平臺(12)之間留有0.6~0.8米的操作通道,每張種5齡期斜面面積約為16平方米。
權利要求
1.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剪伐條桑春蠶剪伐新梢條,可以是單根新梢,或將整個新梢條連同老枝條上部一起剪伐,秋蠶留條長度,同於常規冬季剪梢,一般留條1.0~1.2米;(2)斜面放蠶將條桑均勻順次地攤放在蠶座上,待蠶爬到條桑上吃葉時,依次輕輕地拿起條桑,剪口向下,梢頭向上,擺放於斜面;(3)條桑餵飼條桑餵飼回數,每日1~2回,少食期、減食期每日1回,中食期、盛食期每日2回;(4)上簇營繭見熟蠶時,結合給桑,平整蠶座,方格簇直接擺放於斜面蠶座上,蠶自動上簇,將爬滿熟蠶的方格簇擱掛在方格簇掛杆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餵飼條桑時,將條桑依次顛倒擺放,平衡蠶座,並根據蠶分布情況,適時擴座、勻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餵飼條桑數量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飼育及上簇的環境條件為
5.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由上層蠶用複合保溫膜(1)和下層蠶用複合保溫膜(2)形成的養殖大棚(3),兩層保溫膜(1)和(2)之間留有空氣通道(4),空氣通道(4)內安裝有風扇(5),養殖大棚(3)的地坪(17)下設有送風通道(6),送風通道(6)的出風口(7)位於地坪(17)上、進風口(8)位於養殖大棚(3)外,養殖大棚(3)的頂部設有水管(9),水管(9)上設有彌霧噴頭(10),養殖大棚(3)內置有若干飼育架(11),飼育架(11)上設有數層飼育平臺(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飼育架(11)上設有讓條桑依靠的橫杆(13),飼育平臺(12)上部位置留有方格簇掛杆(14)。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層蠶用複合保溫膜(1)和下層蠶用複合保溫膜(2)分別覆蓋在上層支架(15)和下層支架(16)上,上層支架(15)呈弓形橫向設置並固定在地坪(17)上,下層支架(16)位於上層支架(15)下方縱向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5或7所述的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層支架(16)用鋼管制作同時兼作水管(9)。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家蠶壯蠶的斜面飼育方法及其裝置,方法包括剪伐條桑、斜面放蠶、條桑餵飼、上簇營繭等步驟;裝置包括養殖大棚,兩層保溫膜之間留有空氣通道,空氣通道內安裝有風扇,養殖大棚設有送風通道、彌霧噴頭和若干飼育架,飼育架上設有數層飼育平臺;該裝置能調節飼育的溫度、溼度、空氣氣流等環境條件,從而提高了養殖效率和蠶繭質量,減輕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K67/04GK1539275SQ20031010613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4日
發明者張家珊 申請人:張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