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邊縫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5:14:45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毯自動縫紉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邊縫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熱毯的縫邊由人工完成,想保持縫邊的直線形狀需要技術很熟練的工人,而且在縫邊、移動和整邊的重複過程中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且難以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藉助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下能夠實現電熱毯縫邊的自動化生產的自動邊縫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邊縫機,包括帶工作平臺的數控縫紉機,以及設在工作平臺上用於夾持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的夾持機構和控制夾持機構移動的位移機構,所述夾持機構、位移機構分別與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電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傳動架、固定在傳動架前端的兩個夾頭和用於控制夾頭開合的氣缸A,所述氣缸A與傳動架固定,所述氣缸A與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電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位移機構包括與工作平臺之間設有縱嚮導向機構的承接架、推桿與承接架連接的氣缸B和設在承接架內用於控制傳動架橫向移動的絲杆機構;所述傳動架與承接架滑動連接,所述氣缸B和絲杆機構的伺服電機分別與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以數控縫紉機為基礎,擴大工作平臺,在平臺上增設用於夾持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的夾持機構和控制夾持機構移動的位移機構,並使夾持機構和位移機構分別與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電連接,在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控制下,夾持機構夾持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位移機構帶動夾持機構使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定向移動,從而可自動完成對電熱毯的定邊縫製,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
作為改進,所述氣缸B固定在數控縫紉機機架的背部,所述氣缸B的推桿穿過數控縫紉機機架後與承接架連接;使設備結構緊湊合理。
作為改進,所述工作平臺的前端底部設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數控縫紉機的控制器電連接,方便工人操縱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一種自動邊縫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帶工作平臺11的數控縫紉機1,以及設在工作平臺11上用於夾持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的夾持機構和控制夾持機構移動的位移機構,夾持機構、位移機構分別與數控縫紉機1的控制器12電連接。
其中,夾持機構包括傳動架21、固定在傳動架21前端的兩個夾頭22(另一個夾頭23被遮擋,圖1中未示出)和用於控制夾頭開合的氣缸A23,氣缸A23與傳動架21固定,氣缸A23與數控縫紉機1的控制器12電連接。夾頭23與氣缸A24也可用手指氣缸替換。
位移機構包括與工作平臺11之間設有縱嚮導向機構的承接架31、推桿與承接架31連接的氣缸B32和設在承接架31內用於控制傳動架21橫向移動的絲杆機構;傳動架21與承接架31滑動連接,氣缸B32和絲杆機構的伺服電機33分別與數控縫紉機1的控制器12電連接。
作為改進,氣缸B32固定在數控縫紉機1機架的背部,氣缸B32的推桿穿過數控縫紉機1機架後與承接架31連接。
為方便工人操縱設備,工作平臺11的前端底部設有控制開關13,控制開關13與數控縫紉機1的控制器12電連接。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具體參見本公司電熱毯定邊縫製模具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底模板和上夾模板,底模板與上夾模板之間形成電熱毯型腔,底模板上設有以底模板端部中線對稱設置的第一定邊縫製槽,上夾模板上設有與第一定邊縫製槽相應的第二定邊縫製槽;底模外框兩端部固定有用於供夾頭23夾持的夾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