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高耐磨性通絲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6:01:30 2
本發明屬紡織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高耐磨性通絲。
背景技術:
通絲是提花織機開口裝置的主要提升部件之一,每天要承受幾十萬次的升降運動,織機高速運轉時,通絲與海底板、目板、綜絲發生摩擦,這些摩擦作用不僅會影響其外觀,降低其性能,而且會影響其服役壽命。通絲與目板處的摩擦是通絲斷裂失效的主要原因,一旦通絲在此處被磨斷,就會形成布面疵點,需立即停機檢修,從而導致生產效率的降低。因此,通絲的耐磨性能至關重要。
一方面,通絲的耐磨性能取決於所用纖維的性能。纖維必須具備優異的耐磨性,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龍和滌綸;通絲與目板摩擦時產生的熱會降低通絲力學性能,所以纖維要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如芳綸和滌綸;此外,通絲與目板摩擦時產生的靜電會吸附工作環境中的灰塵,這會惡化磨擦點處的工作環境,加速通絲的磨損斷裂,所以通絲中常加入少量的導電絲以提高抗靜電性。
另一方面,通絲的耐磨性能取決於通絲的塗層處理。傳統的通絲採用棉、麻纖維製成,需上油或上漿處理,以提高耐磨性能。目前常用的通絲採用維綸或滌綸長絲編織而成,需經過塗層和後整理工序,以改善耐磨性和強伸性。雖然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隨著塗層的磨損與剝離,通絲中的纖維就直接暴露在摩擦工況下,並被較快的磨斷,最終導致通絲的壽命縮短。
目前,提花織機無梭化、高速化、寬幅化的發展趨勢對通絲的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高耐磨性通絲,通過多股聚四氟乙烯紗線經二維編織機編織形成新型高耐磨性通絲,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通絲耐磨性不高的缺陷,使其能夠滿足無梭化、高速化、寬幅化提花織機的應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高耐磨性通絲,其特徵在於:包括編織紗和芯紗,所述編織紗為多股聚四氟乙烯紗線,所述芯紗為一股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所述編織紗和芯紗通過二維編織機編織成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多股聚四氟乙烯紗線為12或16股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
本發明的又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的含量為0-100%。
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中的編織紗和芯紗可由一定股數的滌綸長絲的紗線代替。
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中可選擇性增加一股滌綸導電絲或錦綸導電絲或碳纖維導電絲,以改善新型通絲的抗靜電性能。
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的直徑為0.5~3.0mm。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編織紗和芯紗通過二維編織機編織成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後,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可進行聚四氟乙烯乳液浸漬塗層和熱處理。
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新型高耐磨性通絲,因選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非常小的摩擦係數,在與目板摩擦時表現為極其優異的潤滑性,而且聚四氟乙烯還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因此,選用聚四氟乙烯紗線製作通絲可顯著提高其使用壽命。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還可省去普通通絲必需的塗層和後整理處理工序,經編織後可直接應用到提花織機上,具有加工簡便,工藝流程短,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實施例1
將16股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作為編織紗,一股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作為芯紗,經二維編織機編織成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直接形成最終產品。
實施例2
將12股聚四氟乙烯膜裂加捻紗和4股高強低伸型滌綸長絲作為編織紗,一股高強低伸型滌綸長絲作為芯紗,經二維編織機編織成新型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通絲。其中順時針編織方向和逆時針編織方向上各2股滌綸紗,且對稱放置,將編織好的通絲經聚四氟乙烯乳液浸漬塗層,乾燥後在聚四氟乙烯熔點附近進行熱處理,形成最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