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鍵盤按鍵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3:21:2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鍵盤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鍵盤按鍵。
背景技術:
計算機鍵盤目前已經普遍適用到各個領域,人們在追求簡便價廉的同時也逐漸開始追求使用手感,當鍵盤使用時間過長後,為了不影響手感,需要對鍵盤按鍵進行更換。
傳統的機械鍵盤按鍵,通過將鍵帽和軸體一體成型製造,當鍵帽或軸體其中一個損壞,需要將二者都更換,不便於拆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拆裝方便的鍵盤按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鍵盤按鍵,包括有鍵帽以及軸體;所述鍵帽與軸體連接;所述軸體包括有凸臺以及設於凸臺底部的底座;所述凸臺朝向鍵帽的方向延伸有卡塊;所述鍵帽朝向軸體的方向設有卡柱;所述卡柱設有與卡塊配合的卡孔;所述鍵帽通過卡塊和卡孔的配合與軸體卡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塊與卡孔均為「十」字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塊設有一組相互對稱的凸稜以及一組相互對稱的定位條;所述凸稜的橫截面與定位條的橫截面垂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凸稜包括有第一側面以及與第一側面相鄰的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設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側面設有第二斜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在第一斜面處,所述第二側面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少。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在第二斜面處,所述第一側面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少。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孔內設有與凸稜配合的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凸塊設有與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凸塊設有與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鍵盤按鍵,通過在鍵帽上設置卡柱,在軸體上設置卡塊,通過卡塊和卡孔的配合,使得鍵帽與軸體卡接,便於鍵盤按鍵的拆裝與更換。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軸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凸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鍵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鍵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軸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鍵帽與軸體配合的截面圖;
圖1至圖8中的附圖標記說明:
1-鍵帽;11-卡柱;12-卡孔;2-軸體;21-凸臺;22-底座;3-卡塊;31-凸稜;32-定位條;41-第一側面;42-第二側面;51-第一斜面;52-第二斜面;53-第三斜面;54-第四斜面;61-第一凸塊;62-第二凸塊;7-卡勾;81-第五斜面;82-第六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由圖1至圖5可知;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包括有鍵帽1以及軸體2;所述鍵帽1與軸體2連接;所述軸體2包括有凸臺21以及設於凸臺21底部的底座22;所述凸臺21朝向鍵帽1的方向延伸有卡塊3;所述鍵帽1朝向軸體2的方向設有卡柱11;所述卡柱11設有與卡塊3配合的卡孔12;所述鍵帽1通過卡塊3和卡孔12的配合與軸體2卡接。傳統的機械鍵盤按鍵,通過將鍵帽1和軸體2一體成型製造,這樣的鍵盤按鍵當鍵帽1或軸體2其中一個損壞,需要將二者都更換;本實施例所述的鍵盤按鍵,通過在鍵帽1上設置卡柱11,在軸體2上設置卡塊3,通過卡塊3和卡孔12的配合,使得鍵帽1與軸體2卡接,便於鍵盤按鍵的拆裝與更換。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卡塊3與卡孔12均為「十」字型。根據實驗可得,當卡塊3與卡孔12均為「十」字型時,鍵帽1與軸體2的卡接更加穩固。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卡塊3設有一組相互對稱的凸稜31以及一組相互對稱的定位條32;所述凸稜31的橫截面與定位條32的橫截面垂直。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凸稜31包括有第一側面41以及與第一側面41相鄰的第二側面42;所述第一側面41設有第一斜面51;所述第二側面42設有第二斜面52。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在第一斜面51處,所述第二側面42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少。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在第二斜面52處,所述第一側面41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少。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卡孔12內設有與凸稜31配合的第一凸塊61和第二凸塊62。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第一凸塊61設有與第一斜面51配合的第三斜面53;所述第二凸塊62設有與第二斜面52配合的第四斜面54。具體地,當將軸體2的卡塊3壓合至鍵帽1的卡孔12時,凸稜31的第一側面41與第二側面42分別與卡孔12內的第一凸塊61與第二凸塊62對應進行卡接;當軸體2壓合至鍵帽1後,第一斜面51與第三斜面53、第二斜面52與第四斜面54以倒勾的形式使得凸稜31與凸塊卡緊,防止鍵帽1與軸體2脫落。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一樣的是,如圖6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鍵盤按鍵,所述卡孔12設於凸臺21內,所述卡柱11設有與卡孔12配合的卡勾7;所述卡勾7設有第五斜面81;所述卡孔12設有與第五斜面81配合的第六斜面82;具體地,如圖8所示,通過在卡勾7上設置第五斜面81,能夠便於將卡柱11壓合至卡孔12內,當卡柱11壓合至卡孔12內時,第六斜面82與卡勾7以倒刺的形式卡緊,防止鍵帽1與軸體2滑落。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