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壓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5:22:45 2
專利名稱:手動壓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去殼機械用品,特別是一種硬殼果仁食品開殼器。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用嘴將硬殼果仁食品如松籽、葵花籽,花生等磕開後食用,這種食用方法通常會損傷牙齒和嘴,且很不衛生,效率又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快捷又衛生的硬殼果仁食品手動開殼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手動壓殼器,包括上片1和下片2組成,上片和下片之間由鉸鏈3相連接的一端為本體10,相對於鉸鏈的另一端為手柄4,其特徵在於,上片本體的內面6為一整平面體,下片本體的內面7上有凹槽8。
下片本體內面上的凹槽可以是底呈圓弧形或方形的條形通槽,各通槽呈橫或豎平行排列,也可以有其它排列,凹槽還可以為多個散在分布於下片本體內面上的底呈圓弧形的槽孔。槽孔的兩頭可以相通,內面孔面直徑大於底面孔面直徑。在上片本體的內面中央可以有一凸起平面體9,它的平面積略小於上片平本體面積,同樣下片本體內面上的凹槽也為一個,其形狀與上片的凸起平面體相對應,其大小略大於凸起平面體,而小於下片的平面積,形成凸凹相吻合,凹槽深度大於凸起平面體的高度。壓殼器本體為長方形、正方形或多邊形或圓形,橢圓形,手柄可以為圓柱形。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和圖2的俯視圖;圖4是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1是上片,2是下片,3是鉸鏈,4是手柄,5是固定螺釘,6是上片本體內面,7是下片本體內面,8是凹槽,9是上片本體內面的凸起平面體,10是上下片本體。
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壓殼器,以鉸鏈為支點,在下片凹槽內承放實物,手捏手柄,上片下壓,利用槓桿原理,將槽內實物殼壓裂,倒出後,分離出果仁。
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壓殼器,可以用工業生產中的木質、塑料或金屬等邊角料製造,生產成本低,製作工藝簡單。在家中使用方便、快捷衛生,特別適合於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在餐飲業小店中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4,上片1和下片2由鉸鏈3相連接,用固定螺釘5將其緊固。上片本體的內面6為一整平面體,下片本體內面7上的凹槽8分別是三道深淺不同、寬窄不同的橫向排列的底呈圓弧形和方形的條形通槽,手柄4呈圓柱體,本體10為長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可以是多種,上述發明內容均可在工業生產中實現。
權利要求1.手動壓殼器,包括上片(1)和下片(2)組成,上片和下片之間由鉸鏈(3)相連接的一端為本體(10),相對於鉸鏈的另一端為手柄(4),其特徵在於,上片本體的內面(6)為一整平面體,下片本體的內面(7)上有凹槽(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壓殼器,其特徵在於,下片本體的內面上的凹槽是底呈圓弧形或方形的條形通槽,各通槽呈橫或豎平行排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壓殼器,凹槽為多個散在分布的底呈圓弧形的槽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壓殼器,其特徵在於槽孔的兩頭相通,內面孔面直徑大於底面孔面直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壓殼器,其特徵在於,在上片本體的內面中央有一凸起平面體(9),其平面積略小於上片本體平面積,下片本體內面上的凹槽為一個,其形狀與上片的凸起平面體相對應,其大小略大於凸起平面體,而小於下片本體的平面積,形成凸凹相吻合,凹槽深度大於凸起平面體的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壓殼器,包括上片(1)下片(2)組成,上片和下片之間由鉸鏈3相連接的一端為本體(10),相對於鉸鏈的另一端為手柄(4),上片本體的內面(6)可以為平面體,也可以有一突起(9),下片本體的內面(7)上有凹槽(8)。該壓殼器利用槓桿原理將實物壓裂後食用,使用方便、快捷、衛生。可用生產中的邊角料如木質或塑料金屬等料製造,工藝簡單,成本低。是家用理想開殼用具。
文檔編號A23N5/00GK2577592SQ02276419
公開日2003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6日
發明者趙悅彤 申請人:趙悅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