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負壓密封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5:45: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負壓密封蝶閥。
背景技術:
蝶閥又叫翻板閥,是一種結構簡單的調節閥,可用於低壓管道介質的開關控制的蝶閥是指關閉件(閥瓣或蝶板)為圓盤,圍繞閥軸旋轉來達到開啟與關閉的一種閥,閥門可用於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斷和節流作用。蝶閥啟閉件是一個圓盤形的蝶板,在閥體內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從而達到啟閉或調節的目的。
現有的供暖管道中的蝶閥均使用金屬蝶閥,採用機械密封結構,此種結構需非常精細才能同時保證管道內實現負壓以及管道密封的雙重效果,其造價也相對昂貴,管道內負壓密封效果不好;同時,管道內的介質如果存在雜質聚集的情況,很容易造成閥體密封不嚴,出現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負壓密封蝶閥,解決閥體負壓密封不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負壓密封蝶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的內部設有閥座,所述閥體的上下兩端分別一體設置外軸套與軸座,所述外軸套內部設有上閥軸,所述軸座內設有下閥軸,所述上閥軸的頂部連接閥柄,所述上閥軸與下閥軸之間抵住設置在所述閥體內的閥板,所述上閥軸由上至下直徑逐漸減小呈錐形,所述外軸套與上閥軸之間設有與所述上閥軸相互配合的緊固軸承。
進一步地,所述上閥軸的外表面與垂直面的夾角α小於10°。
進一步地,所述緊固軸承設置在靠近閥座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閥板的上、下端面均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凸沿,其目的在於,增大閥瓣與閥座的過盈配合面積,提高密封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閥板的中心軸處設有抵住所述上閥軸與下閥軸的止退杆,其目的在於,防止閥板受到介質衝擊後下閥軸倒退出來,影響正常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止退杆的兩端設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分別抵在所述上閥軸與下閥軸上設有的軸孔處。
進一步地,所述外軸套與上閥軸之間還設有內軸,所述內軸卡在所述外軸套的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閥座的外側設有密封套,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增加閥體的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閥體上閥軸的結構,是上閥軸受到壓力後,向閥體內側漸進,使其切合更緊密,增強閥杆處的密封效果,同時,可以有效的實現管道內負壓隔絕於閥體外大氣壓的壓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負壓密封蝶閥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處放大圖;
圖4是圖2中II出放大圖。
圖中:1、閥體;2、閥座;3、外軸套;4、軸座;5、上閥軸;6、下閥軸;7、閥柄;8、閥板;9、緊固軸承;10、凸沿;11、止退杆;12、固定軸;13、軸孔;14、內軸;15、密封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圖2所示,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負壓密封蝶閥,包括閥體1,閥體1的內部設有閥座2,閥體1的上下兩端分別一體設置外軸套3與軸座4,外軸套3內部設有上閥軸5,軸座4內設有下閥軸6,上閥軸5的頂部連接閥柄7,上閥軸5與下閥軸6之間抵住設置在閥體1內的閥板8,上閥軸5由上至下直徑逐漸減小呈錐形,外軸套3與上閥軸5之間設有與上閥軸5相互配合的緊固軸承9,緊固軸承9設置在靠近閥座2的一側。
其中,上閥軸5的外表面與垂直面的夾角α小於10。
如圖3所示,閥座2的外側設有密封套15。
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實施方式,閥板8的上、下端面均設有與其一體成型的凸沿10。
其中,凸沿10的高度優選為2mm、5mm、10mm與15mm。
作為更進一步優選地實施方式,閥板8的中心軸處設有抵住上閥軸5與下閥軸6的止退杆11。
優選地,止退杆11的兩端設有固定軸12,固定軸12分別抵在上閥軸5與下閥軸6上設有的軸孔13處。
更進一步地,外軸套3與上閥軸5之間還設有內軸14,內軸14卡在外軸套3的內壁上。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