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壓絕緣導線防倒供電防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0:04:5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供電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低壓絕緣導線防倒供電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進行電網檢修都是先將檢修線路所在的供電系統關閉斷電後,再由檢修人員高空作業進行線路檢修。但檢修線路區域在供電系統斷電後,因部分線路存在倒供電的現象,對高空檢修作業的人員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對檢修線路進行防倒供電防護處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首先將帶絕緣防護套的電纜線剝離一段電纜絕緣護套形成裸線部位,在裸線部位接地線而防倒供電,但電纜裸露部位長期裸露在外界會導致各種安全隱患,而且每次檢修線路時再剝電纜線接地操作在高空作業時也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種既能方便接地防倒供電又能對電纜裸露部位進行防護的保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低壓絕緣導線防倒供電防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低壓絕緣導線防倒供電防護裝置,包括防護套和位於所述防護套兩端的固定件,所述防護套由防護套上頁和防護套下頁連接形成套筒結構, 所述固定件由固定件上頁和固定件下頁連接形成套筒結構,所述固定件內設有用於包裹絕緣導線的彈性密封層,所述防護套、固定件、彈性密封層以及被防護導線的絕緣外層形成封閉容納空間,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位於此封閉容納空間。
所述防護套和固定件在相互連接的位置設有相互配合的迷宮型凹槽或凸起,其中,凹槽和凸起之間設有縫隙。
所述防護套包括分別與兩端的固定件套接的第一防護套和第二防護套,所述防護套上頁包括左防護套上頁和右防護套上頁,所述防護套下頁包括左防護套下頁和右防護套下頁,對應組合形成所述的第一防護套和第二防護套,第一防護套和第二防護套連接,所述第一防護套、第二防護套在相互連接的位置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迷宮型凹槽或凸起,其中,凹槽和凸起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防護套和第二防護套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和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卡扣的外表面為斜面。
所述防護套與其中一個固定件套接,與另一個固定件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和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卡扣的外表面為斜面。
固定件上頁和固定件下頁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
固定件內腔兩側設有凸起的密封環,所述密封環與彈性密封層過緊配合。
固定件內腔在密封環之間設有若干齒形狀凸點。
所述防護套上頁和防護套下頁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
所述鎖緊卡扣結構包括固定扣和與所述固定扣適配的卡勾。
所述固定件內端設有環狀伸出部,所述環狀伸出部的內徑小於絕緣導線的直徑並且大於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的直徑。
所述第一防護套、第二防護套和固定件採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將電線裸露部分包裹在封閉空間內,避免不小心觸碰到裸露線芯部分而造成觸電,也避免裸露線芯部分長期裸露在外面造成過早損耗。本實用新型組裝便捷,使用簡單,成本低且安全實用可靠,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安裝在線纜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安裝在線纜上的立體半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1的立體半剖視圖。
圖4為實施例2安裝在線纜上的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2安裝在線纜上的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2防護套的爆炸視圖。
圖中,1,防護套;101,防護套上頁;102,防護套下頁;103,第一防護套;104,第二防護套;105,第一卡扣;106,第一凸臺;107,第二卡扣;2,固定件;201,固定件上頁;202,固定件下頁;203,密封環;204,環狀伸出部;205,第二凸臺;206,齒形狀凸點;3,彈性密封層;4,固定扣;5,卡勾;6,線纜;601,線纜絕緣層;602,線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可以更好的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防倒供電防護裝置,包括防護套1和位於所述防護套1兩端的固定件2,所述防護套1由防護套上頁101和防護套下頁102連接形成套筒結構, 所述固定件2由固定件上頁201和固定件下頁202連接形成套筒結構,所述固定件2內設有用於包裹絕緣導線的彈性密封層3,所述防護套1、固定件2、彈性密封層3以及被防護導線的絕緣外層形成封閉容納空間,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位於此封閉容納空間。電纜裸露部分位於封閉空間內,防止暴露在空氣中。將電線裸露部分包裹在封閉空間內,避免不小心觸碰到裸露線芯部分而造成觸電,也避免裸露線芯部分長期裸露在外面造成過早損耗。本實用新型組裝便捷,使用簡單,成本低且安全實用可靠,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彈性密封層可以為彈性橡膠套、彈性膠帶等。
所述防護套1包括分別與兩端的固定件2套接的第一防護套103和第二防護套104,所述防護套上頁101包括左防護套上頁和右防護套上頁,所述防護套下頁102包括左防護套下頁和右防護套下頁,對應組合形成所述的第一防護套103和第二防護套104,第一防護套103和第二防護套104連接,所述第一防護套103、第二防護套104和固定件2相互連接的位置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迷宮型凹槽或凸起,其中,凹槽和凸起之間設有縫隙,所述第一防護套103和第二防護套104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105和第一凸臺106,所述第一卡扣105的外表面為斜面。將彈性膠帶纏在裸露部兩端的線纜上,將固定件連接在彈性橡膠上,將左防護套上頁和右防護套上頁、左防護套下頁和右防護套下頁對應與固定件連接,凹槽與凸起配合,再左防護套上頁與左防護套下頁、右防護套上頁與右防護套下頁連接,將第一卡扣扣在第一凸臺上,即完成組裝。相互配合的迷宮型凹槽和凸起形成迷宮密封,此種結構形成的阻水結構能夠有效的提高防水性能,而且凹槽和凸起之間設有縫隙,此種結構的優點在於凹槽能夠容納水氣,即使環境潮溼,也能有效防止溼氣進入到裸線部位,進而提高防水性能。
固定件上頁201和固定件下頁202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裝卸方便。或者也可以用螺絲或者其它連接方式連接,這樣還需要攜帶工具,在高空操作顯得十分不便。
固定件2內腔兩側設有凸起的密封環203,所述密封環203與彈性密封層3過緊配合。既能有效防止水進入到導向裸露部位也能有效的防止固定件位置因外力的偏移。
固定件2內腔在密封環203之間設有若干齒形狀凸點206。加強密封效果。
所述防護套上頁101和防護套下頁102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
所述鎖緊卡扣結構包括固定扣4和與所述固定扣4適配的卡勾5。
所述固定件2內端設有環狀伸出部204,所述環狀伸出部204的內徑小於絕緣導線的直徑並且大於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的直徑。可以起到確定位置的作用。
所述第一防護套103、第二防護套104和固定件2採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工程塑料具有阻燃、抗燃、抗老化的優點。
實施例2
如圖4~6所示,防倒供電防護裝置,包括防護套1和位於所述防護套1兩端的固定件2,所述防護套1由防護套上頁101和防護套下頁102連接形成套筒結構, 所述固定件2由固定件上頁201和固定件下頁202連接形成套筒結構,所述固定件2內設有用於包裹絕緣導線的彈性密封層3,所述防護套1、固定件2、彈性密封層3以及被防護導線的絕緣外層形成封閉容納空間,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位於此封閉容納空間。
所述防護套1和固定件2在相互連接的位置設有相互配合的迷宮型凹槽或凸起,其中,凹槽和凸起之間設有縫隙,所述防護套1與其中一個固定件2套接,與另一個固定件2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107和第二凸臺205,所述第二卡扣107的外表面為斜面。相比實施例1,這種結構更加簡單。
固定件上頁201和固定件下頁202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
固定件2內腔兩側設有凸起的密封環203,所述密封環203與彈性密封層3過緊配合。
固定件2內腔在密封環203之間設有若干齒形狀凸點206。
所述防護套上頁101和防護套下頁102通過鎖緊卡扣結構連接。
所述鎖緊卡扣結構包括固定扣4和與所述固定扣4適配的卡勾5。
所述固定件2內端設有環狀伸出部204,所述環狀伸出部204的內徑小於絕緣導線的直徑並且大於絕緣導線裸露線芯部的直徑。
所述第一防護套103、第二防護套104和固定件2採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兩種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中的權利要求限定,並且凡是依實用新型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改,都在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