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4:24:40 1
專利名稱: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
近幾年來,蜂窩電話機的大小已經減小到可以稱「手持」或「掌持」它們的程度。
已知給這些蜂窩電話機提供攜帶電話機的繩子。這根繩子穿過電話機外殼上的孔並接著它的兩端連接以形成環狀的圈。當不使用它時用戶能用繩子方便地攜帶電話機。而且,當使用電話機時,用戶可以將手穿過繩圈以使它環繞他的手腕。如果電話機從用戶手中滑落或被碰撞,這根繩子就提供支持的輔助裝置並防止電話機掉下來損壞電話機。日本專利說明書JP 9-298370說明這種方法的一個例子。
本發明涉及使用戶能夠根據情況以不同方式方便地攜帶電話機。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提式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它包括連到無線電話機第一和第二端的手帶裝置和以免提方式將承載部件鬆開地懸掛在用戶穿戴上的懸掛裝置。
本發明的承載部件可以給適當的無線電話機提供兩種方式支持。第一種手提方式,其中當用戶在呼叫過程中以正常方式將電話機握在手中時手帶裝置給電話機提供輔助支持。而且,第二種免提方式,其中當電話機處於例如掛機狀態時懸掛裝置連到用戶的穿戴上。用戶的穿戴可能包括用戶的皮帶、皮帶環、包或類似物。
最好,懸掛裝置包括可以從承載部件上移開的懸掛組件。懸掛組件可以包括具有連到手帶裝置的第一部分和連到穿戴連接裝置的第二部分的連接器。更可取的是,懸掛裝置,或只是連接器的第二部分和穿戴連接裝置可以拿開,因而承載部件減少到僅具有手提能力的單一方式配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無線電話機,它包括具有配置在外殼的第一和第二端的第一和第二承載部件連接裝置的外殼和承載部件,該承載部件包括連到第一和第二承載部件連接裝置的手帶裝置和以免提方式將承載部件鬆開地懸掛在用戶穿戴上的懸掛裝置。
本發明可示範性的實施例參見以下附圖,其中
圖1表示適用於本發明承載部件的蜂窩電話機的透視圖;圖2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承載部件的分解圖;圖3(i-iv)表示以各種配置連到無線電話機的圖2的承載部件;圖4表示拿開一些部件並顯示一些內部部件的圖1的無線電話機;圖5以放大形式表示圖4的環繞部分A;圖6以放大形式表示圖4的環繞部分B;圖7表示圖6中箭頭D所指的圖;和圖8表示另一個穿戴連接裝置。
圖1表示通常標為10的蜂窩電話機。電話機10的內部元件位於具有頂端12a、底端12b和側面12c、12d的外殼12中。在頂端12a中形成凹槽13a。在底端12b中形成凹槽13b。外面,電話機10備有傳統的鍵盤14和顯示器16。而且,電話機10在側面提供手柄18。手柄18由防滑軟橡膠製成並呈肋狀。手柄18連到外殼12並提供一定程度的側面碰撞保護。電話機10還分別提供金屬網揚聲器和麥克風罩20、22。與使用不明顯的並相對較小的孔將聲音傳送到或自音頻變換器(圖4的麥克風19、揚聲器21)傳送聲音的傳統蜂窩電話機10相比,網罩允許使用的電話機外部相對較大的開口,不可能使外來物進入電話機並不產生相應的款式惡化。因為對音頻變換器來說相對較大的開口是可能的,所以當進行呼叫時用戶的位置對電話機10不那麼嚴格,這對於極大地受益於更廣闊的揚聲器輸出捕捉區域的用戶耳朵與揚聲器的連接尤其明顯。
電話機10還包括分別在頂端12a區域和底端12b區域連在外殼12的第一和第二連接環30、40。每個連接環包括杆32,從杆的每一端臂36、38通常正交伸出由此限定通常『C』形環。連接環30、40通過鉸鏈機構連到外殼12。
首先參見第二連接環40,該環通過固定設置在外殼內的一對鉸鏈件50a、50b連到外殼12,每個鉸鏈件50a、50b連到第二連接環40的一個臂上。圖6表示由圓B環繞的鉸鏈件50a和它與臂36的連接的細節。(另一個鉸鏈件50b的位置是相同的。)臂36的一端提供有從外殼12的開口42突出的向內的杯部分37。杯部分37包括凹槽37a。鉸鏈件50a固定設置在開口42的附近並包括與凹槽37a形狀相配的軸52。再參見圖4,鉸鏈件50a、50b共同使第二連接環可以繞FA所標的固定軸旋轉。
現在參見第一連接環30,該環通過一對鉸鏈件50c、50d連到外殼12,每個鉸鏈件50c、50d連到第一連接環40的一個臂上。圖5表示由圓A環繞的鉸鏈件50c和它與臂36的連接的細節。(另一個鉸鏈件50d的位置是相同的。)臂36的一端提供有從外殼12的開口44突出的向內的杯部分37。杯部分37包括凹槽37a。鉸鏈件50c包括與凹槽37a形狀相配的軸52。但是,鉸鏈件50c不是與鉸鏈件50a、50b一樣固定設置在外殼12內,而是設置在鉸鏈承載部件46中。正如雙箭頭S所標誌的那樣,鉸鏈承載部件46位於開口44中並使鉸鏈件50c能在承載部件46中來回滑動。在鉸鏈承載部件46和鉸鏈件50c之間有緊密配合,以使鉸鏈件50c可以由用戶移向鉸鏈承載部件46中幾個位置的任何一個位置並當用戶不施加力時保持在該位置。這在圖4和圖6中示出,其中同時示出鉸鏈件50c(和鉸鏈件50d)可以採用的兩個極限位置。用實線表示鉸鏈件50c佔據鉸鏈承載部件46中的最低位置,由此杆32(實線)停在槽13a中回縮的、空閒的位置。用虛線表示鉸鏈件50c在鉸鏈承載部件46中的最高位置,由此杆32(虛線)高出在操作狀態的外殼的頂端12a。由於鉸鏈件50c、50d可以以這種方式滑動,所以它們共同限定一個具有可移動鉸鏈軸的鉸鏈機構。相應於鉸鏈件50c、50d的兩個圖例位置,兩個可能的極限鉸鏈軸在圖4標為MA1和MA2。
每個鉸鏈件50a-d相同並在內部構造以使在預定角的方向它的軸42位於有利的、休止位置。在這些休止位置之間,軸42的旋轉是隨心所欲的。這在圖7中示出。第二連接環40表示在三個休止位置。位置P1用實線,而位置P2和P3用虛線。在由箭頭R所指的第二連接環旋轉過程中,如果當連接環40在P1、P2或P3的任意一個位置時撤掉由用戶施加的外力,它就傾向於保持在該位置。另一方面,如果連接環40在休止位置P1、P2或P3之間時,它就在連接環的重力作用下自由會聚到它保持的其中一個休止位置。儘管沒有標出,但第二連接環具有它位於外殼12的底端12b上的槽13b中認為空閒位置的休止位置。
參見圖4,每個連接環30、40的杆32結構相同,杆的長度可以從圖4的長度伸長到允許軸52由它們各自的杯部分37撤回並因此移去連接環30、40的更長的長度。更詳細地說,杆32包括將臂36、38的端部34滑動設置在其內部的外管33。端部34包括在外管33上形成的銷33a可以在其內部移動的短槽34a。連接到臂36、38端部34的彈簧35將連接裝置剛性斜置在該位置。通過對第二連接裝置40的臂38施加相對較大的外拉力,臂38的端部34可以從管33中伸縮拉出,到由槽34a和銷33a嚙合所允許的程度,由此有效增加完全撤掉軸的杯部分37的杆32的長度以使連接環取出。
參見圖2,表示蜂窩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100。承載部件100包括具有由彈性材料製成的帶子或厚帶的手帶部分105,它分別具有第一端107和相對的第二端109,和內外表面111和113。在圖2中,主要看到內表面111。另一個帶部分115從手帶部分105的外表面133在中心位於第一和第二端107、109之間的區域相應突出。帶115沒有彈性且寬度上窄於手帶105。它固定於夾在手帶部分105和縫在外表面的皮墊121之間的位置。線也穿過帶部分105。皮墊例如可以固定電話機製造商或業務提供者的名稱或標誌。圖2中沒有標出標誌或名稱。帶部分115的內外表面分別標作117和119。第一兩部分維可尼固定器包括手帶部分105外表面111上的第一維可尼固定器123a和手帶部分105內表面117上配對的第二維可尼固定器123b(圖2中用虛線表示)。第二兩部分維可尼固定器包括彼此空間分離位於手帶部分105的第二端109的第一維可尼固定器125a和配對的第二維可尼固定器125b。在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其外表面提供有突起接頭127。維可尼固定器123、125和接頭127用線固定。
承載部件100還包括懸掛組件130。懸掛組件包括兩部分塑料連接器132和帶環連接器148。連接器132包括基部134和可分離部分144。基部134包括適合推配合(push-fit)插入可分離部分144的突起部分136。突起部分136包括一對能彼此擠壓以使連接器的兩個部分134和144分離的一對翼138a和138b。基部還包括使連接器能連到帶部分115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鬆開地安裝在基部134框架上的軸140。通過將帶部分105以虛線箭頭S所說明的方式穿過軸140,基部134可以用線設置在帶部分105。可分離部分144還包括帶連接器148所連的軸(圖2未標出)。更詳細地說,帶連接器148包括類似於帶部分105的非彈性材料製成的帶子,分別具有內外表面150、152。帶連接器繞連接器132可分離部分的軸摺疊並用線固定在位置。帶材料的自由端摺疊回到它們自己並提供一對傳統流行的固定器,一個凸固定器156a和一個凹固定器156b。
圖3表示以各種方式連到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100。因為,在每種方式中,承載部件100與連接環40的連接相同,因此僅在圖3(iv)中表示。參見圖3(iv),通過簡單地將它穿過環並繞杆一圈回來,承載部件經由手帶部分105的第二端109連到連接環40,以便環繞杆,並將第二維可尼固定器125a、125b的部分固定在一起。為了用圖表示清楚,將連接環40表示為垂直向下延伸。但是,當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連到連接杆30時,正如要分別描述的那樣,實際上,手帶部分105的張力將連接杆拉到類似於圖1所示的位置。
圖3(i)表示當已經撤掉懸掛組件130時連到連接環30的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為建立此連接,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和帶部分115一起穿過杆32並一起從連接環30中穿回,正如箭頭L所說明的那樣,以使第一維可尼固定器123a、123b的部分連在一起,例如使帶部分115一端的固定器123b與手帶部分105的固定器123a連接。手帶部分第一端107的墊127可以或不可以部分夾在第一維可尼固定器123a、123b之間。
圖3(ii)表示當固定連接器132的基部134時連到連接環30的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這裡連接過程相同,除了連接器132的基部134連到帶部分115的進一步初始化步驟以外。
圖3(iii)表示當已經固定整個懸掛組件130時手帶部分105的第一端107與連接環30的連接。這與圖3(ii)的區別僅在於連接器的第二部分144已經連到第一基部134。
應該懂得,在圖3的任何一種方式中,用戶將能以手持模式使用承載部件100,在該模式中用戶能以正常方式用手指穿過手帶部分105和電話機的後部將電話機10握在手掌中。在該位置,手帶部分105用於將電話機10靠在用戶的手掌上。如果用戶鬆開或丟掉電話機,帶100用於與手相連保持電話機,由此提供電話機的輔助支持。
如果用戶想具有使用免提模式支持的能力,就必須採用圖3(iii)的方式。在免提模式,帶連接器148夾在帶(未示出)周圍以使帶限定在圖3(iii)中標為X的區域。當在免提模式中,如果用戶想進行呼叫,他有兩種選擇。他可以通過鬆開固定器156a和156b打開帶連接器,或他可以將翼138a和138b擠壓在一起並使連接器144的第二部分離開基部134使承載部件位於它圖3(ii)的狀態。當然,後面的方法具有電話機10可以在已經進行呼叫後非常迅速地恢復到免提攜帶模式的優點。
圖8表示適於連到皮帶環或包上的環或類似物的傳統連接器的另一個穿戴連接裝置。構件160斜插入圖8的位置但可以通過施加由箭頭D所指的內向力,從圖8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構件160以便能連接/分開。
從以上的討論,將意識到本發明的承載部件使用戶能根據情況和他的需要或嗜好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攜帶無線電話機10。
另外,用戶可以完全撤掉帶100。用戶可以接著選擇固定另一個帶。可替換地,如果不需要任一個(或甚至兩個)連接環30、40,那麼它可以或者完全去掉或者回到它空閒位置(即,在空閒位置,對連接環30,杆32位於槽13a中,而對連接環40,杆32位於槽13b中),因此不幹擾用戶正常使用電話機。儘管用戶不怕麻煩地將連接環移到它們各自的空閒位置,但是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樣由於鉸鏈件50a-d有利的休止狀態,它們不會旋轉運動而引起振動。另外,因為在鉸鏈件50c、50d和鉸鏈承載部件46間的緊密摩擦配合,所以第一連接環不會由於鉸鏈件50c、50d的線性位移而振動。
在其它實施例中,鉸鏈件可以僅是斜置在單個預定位置以避免振動的彈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持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包括連到無線電話機第一和第二端的手帶裝置和以免提方式將承載部件鬆開地懸掛在用戶穿戴上的懸掛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手帶裝置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手帶部分和包括從手帶部分第一和第二端中間下垂的帶子的懸掛裝置,其中手帶部分的第一端與附屬帶的末端用於提供與無線電話機的杆的環繞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手帶部分在第一端包括第一對配對固定器之一,而附屬帶包括在其末端的第一對配對固定器的另一個,第一對配對固定器用於保持環繞連接。
4.如上述任何一個權利要求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懸掛裝置包括可拆卸地連到承載部件的懸掛組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承載部件,當從屬於權利要求2或3時,其中懸掛組件可拆卸地用線縫在附屬帶上。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懸掛組件包括穿戴連接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承載部件,當從屬於權利要求5時,其中懸掛組件包括具有附屬帶可拆卸地用線穿過的第一基部和連到穿戴連接裝置的第二可拆卸移動部分的連接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連接器的第二部分和穿戴連接裝置已經撤掉。
9.如權利要求4-8的任何一個權利要求的所述的承載部件,其中已經撤掉懸掛組件。
10.一種無線電話機,包括具有位於外殼的第一和第二端的第一和第二承載部件連接裝置的外殼和承載部件,該承載部件包括連到第一和第二承載部件連接裝置的手帶裝置和以免提方式將承載部件鬆開地懸掛在用戶穿戴上的懸掛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裝置進一步包括從手帶裝置垂下的帶子,和包括杆的第一承載部件連接裝置,其中附屬帶的末端和手帶部分的第二端環繞第一承載部件連接裝置的杆以便連接。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裝置包括可拆卸地連到承載部件的懸掛組件。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裝置可拆卸地用線縫在附屬帶上。
14.如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組件已經從承載部件上撤掉。
15.如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組件包括穿戴連接裝置。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懸掛組件包括具有附屬帶可拆卸地用線穿過的第一基部和穿戴連接裝置所連接的第二可分離部分的連接器。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穿戴連接和連接器的第二部分已經撤掉。
18.如權利要求10-17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無線電話機,其中承載部件可從無線電話機上拆掉。
19.基本上如在這裡參照附圖的描述構造、安排並適於操作的承載部件。
20.基本上如在這裡參照附圖的描述構造、安排並適於操作的無線電話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手持無線電話機的承載部件,它包括連到無線電話機的第一和第二端的手帶裝置和以免提方式將承載部件鬆開地懸掛在用戶穿戴上的懸掛裝置。由此,本發明給適合的無線電話機提供兩種模式的支持選擇。第一手持方式,其中在呼叫過程中用戶以正常方式將電話機握在手中時手帶裝置對電話機提供輔助支持。而且,第二免提方式,其中當電話機例如處於掛機狀態時懸掛裝置連到用戶穿戴上。用戶的穿戴可以包括用戶的皮帶,皮帶環,包或類似物。
文檔編號H04B1/38GK1241082SQ9910753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16日
發明者M·斯奈德, 山崎絢子, W·堯 申請人:諾基亞流動電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