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行流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4:27:10 2
專利名稱:一種平行流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平行流蒸發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蒸發器是櫃式空調製冷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換熱效果會直接影響整個製冷系統的性能,而且它的重量和體積大小也會影響整機的緊湊性和體積。為了提高空調換熱器的換熱效率、減小其安裝所需空間,現有的蒸發器主要採用平行流式。參見圖1,圖1是一種現有的平行流蒸發器的結構示意圖。現有的蒸發器主要由積液管1、集氣管2、換熱扁管3構成。蒸發器的右側預留一定空間布置輸入輸出管,輸入管4 連接積液管1,輸出管5連接集氣管2。蒸發器通常安裝在蒸發器腔中。由於蒸發器腔的風量分布是不均勻的,通常上半部分風量大,而下半部分風量小, 使得上下部分換熱效率存在差別。在現有的蒸發器中,蒸發器的輸入管、輸出管(不參與換熱部分)安裝在蒸發器的右側,佔據了部分換熱效率較高的空間,導致蒸發器整體換熱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櫃式空調的平行流蒸發器,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提高蒸發器換熱效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平行流蒸發器,包括積液管、集氣管、與所述積液管連接的輸入管、與所述集氣管連接的輸出管,以及設置在積液管和集氣管間的換熱扁管,所述輸入管或所述輸出管以擇一方式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延伸並向下彎折引出,另一管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優選地,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橫向尺寸等於蒸發器腔的寬度。優選地,所述換熱扁管的孔徑沿積液管內製冷劑流動方向依次遞增。[0009]優選地,所述積液管位於平行流蒸發器的下端,集氣管位於平行流蒸發器的上端。優選地,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左右兩側設有端板。 優選地,所述輸入管沿蒸發器換熱表面向下引出。優選地,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長度與寬度比例為1 1或1.3 1。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蒸發器中,通過改變平行流換熱器的輸入管、輸出管與蒸發器的連接方向和位置,從而增加了高效換熱區的換熱扁管的面積,進而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圖1是現有的平行流蒸發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行流蒸發器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平行流蒸發器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圖2-3,圖2-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蒸發器的主視圖和右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蒸發器主要包括積液管11、集氣管12、與積液管11連接的輸入管14、與集氣管12連接的輸出管15,以及設置在積液管11和集氣管12 間的換熱扁管13。在本實施例中,輸出管15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垂直於紙面)延伸並向下彎折引出,輸入管14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需要指出的是,積液管11和集氣管12的位置調換後,輸入管14也可以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延伸向下並彎折引出,輸出管15也可以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以上兩種實現方式都可以獲得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蒸發器中,通過改變平行流換熱器的輸入管14、輸出管15與蒸發器的連接方向和位置,換熱扁管13可設置在整個蒸發器腔中,從而增加了高效換熱區的換熱扁管13的面積,以進而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蒸發器的集氣管12可以位於蒸發器的上端, 積液管11位於蒸發器的下端,在蒸發器的左右兩側設有端板16。其中,積液管11和集氣管 12的位置可以調換。平行流蒸發器橫向尺寸可以趨近於蒸發器腔的寬度,從而增大換熱扁管13的可利用空間。其中,蒸發器的換熱扁管13的總長可維持與現有的蒸發器一樣,但是換熱效率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優選的,改進後的蒸發器的形狀接近於正方形,長度與寬度比例約為 1 1,或者是 1. 3 1。在本實施例中,製冷劑從積液管11的輸入管14流動到各換熱扁管13中,沿製冷劑流動方向(圖中從右到左)其行程逐漸增長,壓降逐漸增大,靠近輸入管14的換熱扁管 13由於行程短,阻力小,因此流量就大;而遠離輸入管14的換熱扁管13則由於行程長,阻力大,因此流量就小。在本實施例中,換熱扁管13的孔徑沿積液管11內製冷劑流動方向依次遞增,即換熱扁管13的孔徑沿圖中從右到左的方向依次遞增。本實施例可以使得每根換熱扁管13內的製冷劑流量分配均勻,克服行程差異上所帶來的阻力差異,進一步提高蒸發器換熱效率。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上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公開的技術內容下,還可以進行各種變化,但同樣歸於本實用新型所述保護點。因此,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平行流蒸發器,包括積液管、集氣管、與所述積液管連接的輸入管、與所述集氣管連接的輸出管,以及設置在所述積液管和集氣管間的換熱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管或所述輸出管以擇一方式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延伸並向下彎折引出,另一管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橫向尺寸等於蒸發器腔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扁管的孔徑沿積液管內製冷劑流動方向依次遞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積液管位於平行流蒸發器的下端,集氣管位於平行流蒸發器的上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左右兩側設有端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管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延伸並向下彎折引出,所述輸入管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ο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流蒸發器的長度與寬度比例為1 1或1.3 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行流蒸發器,包括積液管、集氣管、與所述積液管連接的輸入管、與所述集氣管連接的輸出管,以及設置在積液管和集氣管間的換熱扁管,所述輸入管或輸出管以擇一方式從垂直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另一管沿平行於蒸發器換熱表面的方向向下引出。本實用新型改變平行流換熱器的輸入管和輸出管與蒸發器的連接方向和位置,從而增加了高效換熱區的蒸發器面積,減少低效換熱區的蒸發器面積,使得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F25B39/02GK202216454SQ20112034485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葉啟明, 溫清奎 申請人: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