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五臟的關係是指(五行和五臟的關係)
2023-09-18 04:10:05 2
五行所對應的五臟各是什麼?
怒傷肝,經常發怒會影響肝臟,肝屬木,你看那些樹就知道了,周圍空曠,樹就枝繁葉茂,周圍很擠,樹就發育不良,所以心情舒暢就會使你的肝臟功能旺盛,眼睛明亮,排毒順暢,關節靈活,相反,肝臟不好,就容易發火或者生悶氣
喜傷心,經常很興奮的話會使心臟受不了,就像範進中舉,考上了功名,就失心瘋了,還有心臟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買彩票或者打麻將,贏了錢,大喜易出人命
憂傷肺,知道林黛玉是怎麼死的嗎,就是哭死的,用現代話說是肺結核,你的肺好,你就有魄力,如果沒有的話,多吃一點白色食品
思傷脾,就是不要胡思亂想,整天亂想的話,會影響你的食慾,脾胃乃後天之本,很重要,脾好的話,你的聯想力很好,會舉一反三
恐傷腎,有很多人不敢走夜路,不敢看鬼片,就是腎虧,所以小時候千萬別被嚇到,長大了肯定會腎虧,所以注意身體
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人體什麼器官
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有「木」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鬱;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係。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何為五行,五行與五臟情志的對應關係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種屬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體的某種東西。
五官:舌 目 口 鼻 耳
五行:火 木 土 金 水
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五體:脈 筋 肉 皮 骨
五志:喜 怒 思 憂 恐
五色:紅 青 黃 白 黑
五聲:笑 呼 顏 呻 哭
五味:苦 酸 甘 辛 鹹
1、肝——青色(綠色)——酸(保護肝臟應該多吃青色食品如:青菜、西蘭花等,少吃太酸食品)2、心——紅色——苦(應多吃紅色食品補心如:西紅柿、紅蘿蔔等,如果心火太旺也可以吃苦瓜降火)
3、脾——黃色——甜(保護脾胃應該多吃黃色食品如黃豆、紅薯等,忌吃太甜的東西)
4、肺——白色——辣(補肺應吃白色食品如洋蔥、淮山藥、百合等,多食辣的食品,如果肺臟不好可以在胸前掛洋蔥圈)
5、腎——黑色——鹹(補腎應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葡萄、茄子、紫甘藍等,而且不要吃太鹹食品)每天三餐只要保證這五色五味俱全,對身體非常好。
大足趾→金屬→肺→大腸(相表裡)秋調肺憂傷肺色為白
二足趾→土屬→脾→胃(:::)思傷脾色為黃
三足趾→火屬→心→小腸(:::)夏調心喜傷心色為紅
四中趾→木屬→肝→膽(:::)春調肝怒傷肝色為青
五足趾→水屬→腎→膀胱(:::)冬調腎恐傷腎色為黑
脾胃屬土,對應消化系統,需要黃色微甜的食物來滋養;
肺屬金,對應呼吸系統,需要白色,微辛辣的食物來滋養;
腎屬水,對應循環系統,需要黑色,微鹹的食物來滋養;
肝屬木,對應免疫系統,需要綠色,微酸的食物來滋養;
心屬火,對應內分泌系統,需要紅色,微苦的食物來滋養;
人的外貌、形體與五臟有直接的聯繫,而五臟的平衡協調依賴均衡的營養。在五官當中:
肝氣上通於目,其華在爪;
心氣關聯於舌,其華在面;
脾氣上通於口,其華在唇;
肺氣關聯於鼻,其華在膚;
腎氣上聯於耳,其華在發。
中醫五行與五臟有什麼關係?
肝\木
心\火
腎\水
肺\金
脾\土
根據五行的相剋原理,五臟也會要生相剋
五穀、五味、五色、五金、五經、五內、五倫、五內、五香、五行、五音是...
五穀是指稻、禾(小米)、稷(高粱)、麥、菽(豆) 五味:即辛、甘、酸、苦、鹹 五色:青、黃、赤、白、黑 五金是:金銀銅鐵錫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五內:肝膽脾腎臟 五倫: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夫婦循禮、對朋友忠誠寬容、同道相謀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香者,一者白芷,能去三屍;二者桃皮,能闢邪氣;三者柏葉,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靈聖;五者青木香,能消穢召真。 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五音
五臟(心肝脾肺腎)對應的五色(顏色)及五味(味道)
五行 五臟 五色 五方 五情 五味 五官木 肝 青 東 怒 酸 目火 心 赤 南 喜 苦 舌土 脾 黃 中 思 甘 口金 肺 白 西 悲 辛 鼻水 腎 黑 北 恐 鹹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