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器人抓手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8:12:0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器人,具體涉及一種機器人抓手機構。
背景技術:
工業機器人在我國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機器人的普及,機器人及其抓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受到許多限制,特別在碼垛和搬運行業的應用水平難以發揮應有的優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機器人抓手機構,所述機器人抓手具有多達6個自由度,抓手工作靈活性高,機械動作準確、精度高,實用效果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器人抓手機構,包括機體、抓手機構、左右氣缸、聯動電機和旋轉機構,所述機體呈矩形,在所述矩形長邊上設有滑道,所述抓手機構通過機械機構設置在滑道上,在所述機械機構上設有機臂電機,所述抓手機構設有一個抓手橫梁和兩個抓手臂,所述抓手橫梁與矩形的長邊平行,抓手機構能在機臂電機的驅動下在滑道上移動,所述左右氣缸設置在靠近矩形短邊的位置,所述左右氣缸的一端與抓手機構相連接;在所述機體的長邊的兩端設有機臂張合機構,所述機臂張合機構通過機械軸承與抓手臂相連接,在抓手臂的下方設有抓手末端,所述抓手末端設有抓手末端轉動機構。
在抓手臂的內部設有機臂氣缸,所述機臂氣缸的一端與抓手臂的下端相連接。
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矩形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轉機構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機體相連接,當所述旋轉機構轉動時,機體隨著轉動。
在抓手末端設有防護杆。
在旋轉機構上設有旋轉電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抓手具有多達6個自由度,實用性強。
2)本發明控制精度高,適用性強。
3)本發明結構合理,方便控制,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抓手末端示意圖。
圖中,1、抓手機構;2、左右氣缸;3、聯動電機;4、旋轉機構;5、機臂電機;6、抓手橫梁;7、機臂氣缸;8、傳動機構;9、旋轉電機;10、抓手連接機構;11、機臂張合機構;12、抓手臂;13、抓手末端;14、抓手末端轉動機構;15、防護杆。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機體、兩個抓手機構1、左右氣缸2、聯動電機3和旋轉機構4,所述機體呈矩形,在所述矩形長邊上設有滑道,所述抓手機構1通過機械機構設置在滑道上,在所述機械機構上設有機臂電機5,所述抓手機構1設有一個抓手橫梁6和兩個抓手臂12,所述抓手橫梁6與矩形的長邊平行,抓手機構1能在機臂電機的驅動下在滑道上移動,所述左右氣缸2設置在靠近矩形短邊的位置,所述左右氣缸2的一端與抓手機構1相連接,當左右氣缸2啟動時,本發明的兩個抓手機構1能夠在氣缸的帶動下夾緊或鬆開。旋轉電機9帶動抓手進行旋轉動作,抓手連接機構10連接機器人的機械臂,並按照機器人的控制指令作動作。
在所述機體的長邊兩端設有機臂張合機構11,所述機臂張合機構11通過機械軸承與抓手臂12相連接,機臂張合機構11啟動時,抓手臂12能夠張開或閉合,在抓手臂12的下方設有抓手末端13,所述抓手末端13設有抓手末端轉動機構14,當抓手末端轉動機構14轉動時,帶動抓手末端13轉動。在抓手末端13設有防護杆15,防護杆15能使得抓手末端13穩定可靠,不晃動。
在抓手臂12的內部設有機臂氣缸7,所述機臂氣缸7的一端與抓手臂的下端相連接。
所述旋轉機構4設置在所述矩形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轉機構4通過傳動機構8與所述機體相連接,當所述旋轉機構14轉動時,機體隨著轉動,從而抓手機構1隨著轉動。
工作原理為:當機器人的控制系統工作時,控制系統命令各個部位啟動為工作時序:
若所述旋轉機構4轉動,則抓手機構1會隨著轉動;
若左右氣缸啟動,則抓手機構1能夠橫向開合;
若機臂電機啟動,則抓手機構1能夠前後移動;
若機臂氣缸啟動,則抓手機構1能夠上下移動;
若機臂張合機構啟動,則抓手機構1能夠以機臂張合機構為中心轉動;
若抓手末端轉動機構啟動,則抓手末端能夠以抓手末端轉動機構為中心轉動。
本發明具有六個自由度。每個抓手末端都能獨立運動,本發明能適應多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