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觚和青銅尊的區別(鬲簋卣斝觚爵觥觶)
2023-09-18 02:28:32 36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
說到青銅器,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家都不陌生。不過你要是以為青銅器只有鼎和尊兩種可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青銅器的大家族裡還有鬲、簋、卣、斝。呃…即使是熱愛傳統文化的科教授也必須要問一下了:這些字應該怎麼讀?它們到底都是些啥?
鬲(lì)
鬲是一種用於蒸煮食物的炊具,其最基本的特徵,是三個肥大而且中空,形似布袋的足。
《漢書·郊祀志上》記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其空足曰鬲。」
圖片來源自網絡
科教授也覺得,鬲和鼎的樣子非常接近,只不過鬲長得更「肥」一點,比莊嚴大氣的鼎看起來要可愛一些。
以後再看到三隻足的青銅器,可就不要傻傻地都叫做鼎,記住這種胖胖的,應該叫鬲(lì)才對。
簋(guǐ)
簋本來是盛放食物的器具,一般都是敞口、束頸、鼓腹、雙耳。
但是到了商周時代,簋成為了青銅禮器的一種,在祭祀和宴饗時,和鼎配合使用。
圖片來源自網絡
據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從外觀上看,簋和咱們用的碗其實挺相似的,只不過簋要多出兩個「把手」,也就是「耳」,拿起來可能更方便一些。
卣(yǒu)
卣是中國先秦時期酒器,口一般呈橢圓形,足為圈形,有蓋和提梁,還有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
商代人還把貓頭鷹的形象,加在卣身上,製成了萌萌的「鴞卣」。
在鴞卣橢圓形的身體上,兩隻貓頭鷹背對而立,頭上圓圓的大眼睛招人喜愛,短粗的翅膀給人一種蠢萌的感覺。
記住了鴞卣這隻「憤怒的小鳥」,下次再見到卣,肯定就能認出來了。
斝(jiǎ)
斝同樣是古代酒器中的一種。
其實看到斝的樣子,大家應該都能猜出來它的用途,就是盛酒的酒杯。
商周時期的斝,通常用青銅鑄造,有三足,一耳,兩個突出的小柱子,和喇叭形的圓口。
和簋的命運一樣,斝也在商周時期,從日用品變成了禮器的一種,據說,商湯打敗夏桀之後,把斝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都不能使用。
圖片來源自網絡
學會了鬲簋卣斝,科教授對青銅器的認識又提高了一個層次。不過青銅器的名稱可沒有這麼容易就能都學會。還有下面這些在等待著科教授呢。
觚爵甗觶匜簠盨罍瓿彝觥……
這裡面科教授頂多就認識爵,你能認出幾個來呢?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國寶迷蹤》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於毅 丁丁(實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