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3:07:10
專利名稱::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瘧藥物,具體地說是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及其生產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3億人感染瘧疾,大部分在非洲,其中100萬人死亡,大多是兒童。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阿塔蘭博士說,沒有死亡的兒童常常會落下身體或精神方面的殘疾。青蒿素是從具有兩千年歷史的中藥青蒿提煉出的,研究證明該藥對治療瘧疾有97%的功效,雙氫青蒿素是一種青蒿類衍生物,其特點是高效、速效、短效抗瘧藥。以雙氫青蒿素為主的口服藥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並在瘧疾橫行的國家投入使用,但這些藥品,對於兒童及昏迷、嘔吐患者治療效果不佳,在劑量上不夠精確,以至復燃率較高、毒副作用也較大。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為直腸或肛門給藥方式,使瘧疾患者使用後,復燃率低、毒性小、安全、療程短、見效快、費用低,加快康復進程,病症得到解除,本發明還提供了雙氫青蒿素栓劑的生產工藝。本發明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它由雙氫青蒿素加栓劑基質配製成栓劑,每粒栓劑含雙氫青蒿素io—100mg。所述栓劑基質可以是硬脂酸聚烴氧(40)酯和聚山梨酯80。該栓劑的製備工藝為將雙氫青蒿素研磨成細粉,過六號篩。按處方用量稱量雙氫青蒿素和聚山梨酯80置於蒸發皿中,研磨使之充分混勻,再加入硬脂酸聚烴氧(40)酯至所需量,於55—6(TC水浴上加熱熔化攪拌均勻。將清潔、乾燥的栓模用少量液體石蠟潤滑,然後把已溶化的藥液注入栓模中填滿,,於室溫20—25匸放置2小時,取出包裝。本發明有益效果在於該栓劑對於兒童及昏迷、嘔吐患者治療效果非常好,因為該栓劑通過直腸給藥後,同樣吸收進入人體循環,在人體內吸收快,分布廣,代謝和排洩迅速,在人體內的平均駐留時間較長,可達7小時,有利於延長療效。本發明的臨床療效使用雙氫青蒿素栓劑的兩組病例全部獲臨床病癒,平均退熱時間和原蟲轉陰時間相似,臨床認為雙氫青蒿素栓使用簡便、安全,適於救治腦型瘧,特別適用於兒童及昏迷、嘔吐患者。具體實施例方式1、本發明按所述重量具體配比如下表: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將按上列表中實施例1-3配製成三種不同規格的栓劑且製成1000粒。2、本發明具體製備工藝實施過程如下(1)配料將雙氫青蒿素研磨成細粉,過六號篩。取雙氫青蒿素10g和聚山梨酯8020g置於蒸發皿中,研磨使之充分混勻,再加入硬脂酸聚烴氧(40)酯970,於55—6(TC水浴上加熱熔化攪拌均勻。(2)注模將清潔、乾燥的10rng(1號栓模)栓模用少量液體石蠟潤滑,然後把己溶化的藥液注入栓模中填滿,並高出模面0.5公分,於室溫20—25。C放置2小時。(3)脫模用小刀刮去栓模表面上多餘的基質,使表面平整,然後將上下模分開,小心取出栓劑。(4)包裝將合格的栓劑用錫箔紙包裝後密封於紙盒中,或用栓劑塑料薄膜包裝1000粒,後用高頻熱合機封口。權利要求1、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其特徵在於雙氫青蒿素加栓劑基質配製成栓劑,每粒栓劑含雙氫青蒿素10—100mg。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栓劑基質為硬脂酸聚烴氧(40)酯和聚山梨酯80。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其特徵在於它由下列組分按所述重量配比製成1000粒栓劑雙氫青蒿素10g硬脂酸聚烴氧(40)酯970g聚山梨酯8020g。4、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其特徵在於它由下列組分按所述重量配比製成1000粒栓劑雙氫青蒿素20g硬脂酸聚烴氧(40)酯960g聚山梨酯8020g。5、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其特徵在於它由下列組分按所述重量配比製成1000粒栓劑雙氫青蒿素60g硬脂酸聚烴氧(40)酯1704g聚山梨酯8036g。全文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抗瘧疾的雙氫青蒿素栓劑,為直腸或肛門給藥方式,使瘧疾患者使用後,復燃率低、毒性小、安全、療程短、見效快、費用低,加快康復進程,病症得到解除,它由雙氫青蒿素加栓劑基質配製成栓劑,每粒栓劑含雙氫青蒿素10-100mg。文檔編號A61P33/00GK101361706SQ20071005295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申請日期2007年8月9日優先權日2007年8月9日發明者付保華,羅光明,黃祖元申請人:湖北成田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