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人懷念孫中山(一代國父孫中山)
2023-09-15 14:47:06
引言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便進入到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會,這種受盡凌辱的生活,一直持續了60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才使得中華民族重新回到了世界的舞臺上,中國人把封建落後的思想徹底拋之腦後,走上了民主道路。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名字,孫中山。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正是他一手推動了中國國民革命的進程。只可惜孫文先生出師未捷身先死,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於北京。
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推翻了封建社會孫中山先生生於1866年,從小便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統治,在接受了近代的進步思想教育之後,孫先生決心推翻這陳舊的舊社會,他上書李鴻章,渴望改革變法,但最終並沒有得到李鴻章的重視。這讓他倍感失望,於是他於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棄醫從文,第一次提出要推翻封建社會,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一個民主國家。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國家的口號,在1895年孫中山密謀起義,只可惜事情敗露,起義失敗,孫中山先生被迫流亡海外。
但他不甘心失敗,又於1905年創立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有了軍隊實力,終于于1911年10月10日,發動了武昌起義,這也就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孫中山先生通過辛亥革命,徹底推翻了封建統治,把民主精神貫徹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自那以後,三民主義成為了治國思想,封建統治一去不回。
我們都知道,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最終是被袁世凱所截取,袁世凱當上了民國大總統,孫先生為了還權與民,毅然辭去了全部職務,回到了群眾之中。但袁世凱復闢野心暴露之後,孫先生又站了出來,高舉義旗,北上伐袁。
先生在廣東起兵,組建了北伐軍隊,準備北上討伐袁世凱,因為孫先生創立中華民國的目的就是在於推翻封建統治,而三民主義所代表的民主精神,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之中,所以孫先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同在北京發動政變的馮玉祥,邀請孫中山先生去北京共商大事,先生十分高興,立即動身前往北京只可惜天妒英才,孫先生在去北京的路上病倒了。
輾轉反側,孫先生來到了北京,此時的孫先生早已病重,藥石無醫。在德國醫生的建議之下,孫先生到了北京協和醫院進行治療,但由於孫文先生不願意接受外科手術,只答應用內科保守治療,所以孫先生的病情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好轉,1925年1月20號,孫先生的病情就急劇惡化,首先是體溫和脈搏都出現異常,吃不得,喝不得,協和醫院的醫生對於孫先生的手術進行了臨床診斷,認為必須得做手術,可惜當時的醫療條件並沒有那麼出色,孫先生的手術並不成功。2月18號,孫先生在夫人的陪同下出院。
出院之後的孫先生仍然心繫中國革命事業,他把身邊人都叫到自己的病床前,淳淳教誨。孫先生的病也牽動著中國上下的心,李石曾,張靜江,宋慶齡都勸說孫先生接受治療,北京中醫陸仲安,給先生用了幾服藥,頓時孫先生安睡良好,氣色轉佳,只可惜中藥只能有益於睡眠減少孫先生的痛苦,並不能根治肝癌,2月24日,孫先生進入彌留之際。
在孫先生跟前效力了十幾年的汪精衛,向孫先生提出,希望孫先生留下一些遺言,給後人予以教訓。孫先生說道,在我死之後,敵人會用各種方法軟化你們的精神,你們能不能抵抗得住?汪精衛表示,他已經追隨先生數十年,一定會銘記先生的教誨,先生要相信他們。先生說道,我已經寫了很多的書,在書中,我的精神已經敘述完畢,你們要注意聯合民眾,聯合世界上被壓迫的民族一起來奮鬥。這便是孫先生留給世界最後的話。
3月12日,孫中山口呼和平奮鬥救中國,語氣漸弱,9時30分,一代偉人溘然長逝。
結語孫先生在中國民主革命史上是偉大的先行者和愛國主義者,他的一生都在為中國人民獨立自由而奮鬥,他親手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陳腐的封建統治,推翻了清政府。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豐功偉績,後人應當紀念孫先生,紀念這位為了中國革命事業付出一生的偉人。
參考文獻:
《孫中山史事編年》
《孫中山先生北上與逝世後詳情》
《三民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