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旱田翻地犁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8:05:55 2
專利名稱:一種水旱田翻地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犁地機械,具體涉及一種水旱田翻地犁。
背景技術:
普通翻水旱田翻地犁,犁架與前橫梁構成三角形,在其斜梁上設有3-4個犁體,在 犁架的前橫梁上連接有限深輪、上懸掛架,斜梁與前橫梁之間焊接不可調,水田一次翻地時 不能翻到壟邊。犁體的每根犁柱高度相同,進地時,犁體阻力大,地頭處無法翻到,並且翻地 時,需要用重物壓在機架上,才能進行翻地。專利號97231922. 0, 一種懸掛三鏵翻地犁裝 置,犁體採用帶柵條式的,用以減小翻地犁進地阻力。但因犁柱高度相同,依然存在阻力較 大,有犁不到的地方,並且只能帶3-4個犁體。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阻力小、翻地平整、省工省時的水旱田翻地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水旱田翻地犁,包括犁架、前橫梁和地輪,前橫梁上 設有上懸掛架和左、右懸掛軸架,犁架由兩直梁和一斜梁呈直角三角形布置,前直梁與前橫 梁平行設置並通過U型卡連接,斜梁上設有3-8個犁柱,犁柱從前到後依次加長,犁柱下方 設有犁體,地輪由柄褲設置在另一直梁下方。 犁體由犁壁、犁伊和犁翼組成,一連接板設置在犁柱上,犁壁和犁伊與連接板相連 接,連接板下方固接犁翼,所述犁壁為弧形彎板,彎板前側邊為弧形,後側邊為直角邊。所述 犁翼與水平地面有一定傾斜入角。 本實用新型水旱田翻地犁,犁架為直三角形,前直梁與前橫梁由U型卡相連接,犁 架可以在前橫梁上左右平移,不可以翻轉180度設置在前橫梁上,實現翻地到壟邊。斜梁上 可以分別設置3到8個犁柱,犁柱長度逐漸增長,以減小犁體進地阻力,犁翼與地面設有一 定傾角,使犁鏵下地快,起降到位,不扔地頭。犁壁的後側邊為直角形,使翻起的土壤鬆散, 翻地平整,沒有欠溝,不用耮地,可直接播種。本實用新型通過上懸掛架和左右懸掛軸架與 農用小四輪拖拉機相連接配套使用,具有輕便,省油的優點。
; 圖1和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旱田翻地犁俯視圖和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中犁體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水旱田翻地犁,包括犁架、前橫梁2和地輪3,犁架由兩根 直梁5、6和一根斜梁4呈直角三角形布置,前直梁5與前橫梁2平行設置並通過U型卡1 相連接,斜梁上通過U型卡17連接3至8個犁柱7,犁柱前後可調,犁柱從前到後依次加長,犁柱下方設有犁體18,前直梁與斜梁之間設加強梁8,地輪3通過柄褲與另一直梁6通過螺 栓相連接,地輪深淺可調。前橫梁上設有上懸掛架9和左、右懸掛軸架10、 11 ,上懸掛架上設 有支承杆12,支承杆另一端與斜梁相連接。 如圖4所示,犁體由犁壁13、犁伊14和犁翼15組成, 一連接板16設置在犁柱7 上,犁壁和犁鏟分別與連接板相螺接,連接板下方焊接犁翼,犁翼14與水平地面有一傾斜 入角,減小進地阻力。犁壁為弧形彎板,彎板前側邊為弧形19,後側邊為直角邊20。 本實用新型根據斜梁上設置犁體的個數生產為三鏵犁、四鏵犁、五鏵犁、六鏵犁、 七鏵犁和八鏵犁,由於犁體入土角度好,農用小四輪拖拉機即可帶動,工作效率高,省油省 時。
權利要求一種水旱田翻地犁,包括犁架、前橫梁(2)和地輪(3),前橫梁上設有上懸掛架(9)和左、右懸掛軸架(10、11),其特徵在於犁架由兩直梁(5、6)和一斜梁(4)呈直角三角形布置,前直梁與前橫梁平行設置並通過U型卡(1)連接,斜梁上設有3-8個犁柱(7),犁柱從前到後依次加長,犁柱下方設有犁體(18),地輪(3)由柄褲設置在另一直梁(6)下方。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水旱田翻地犁,其特徵在於犁體由犁壁(13)、犁鏟 (14)和犁翼(15)組成,一連接板(16)設置在犁柱上,犁壁和犁鏟與連接板相連接,連接板 下方固接犁翼,犁壁(13)為一弧形彎板,彎板前側邊為弧形(19),後側邊為直角邊(20)。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旱田翻地犁,其特徵在於所述犁翼(15)與水平地面 有一定傾斜入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水旱田翻地犁,包括犁架、前橫梁和地輪,前橫梁上設有上懸掛架和左、右懸掛軸架,犁架由兩直梁和一斜梁呈直角三角形布置,前直梁與前橫梁平行設置並通過U型卡連接,斜梁上設有3-8犁柱,地輪設置在另一直梁下方。犁體由犁壁、犁鏟和犁翼組成,犁壁為弧形彎板,彎板後側邊為直角形,翻土平整,鬆散。犁架可翻轉180度設置在前橫梁上,犁架還可以在前橫梁上左右平移,可以翻到壟邊。斜梁上設置3到8個犁柱,犁柱長度逐漸增長,減小犁體阻力,犁翼與地面有一定傾斜入角,使犁鏵下地快,起降到位,不扔地頭。犁壁的後側邊為直角邊,翻地平整,土質鬆散,沒有欠溝,不用耮地,可直接播種。本實用新型與農用小四輪拖拉機配套使用,具有輕便,省油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B15/12GK201450696SQ2009200996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9日
發明者宋士波 申請人:宋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