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的製造方法
2023-09-17 10:28:00 1
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包括桶體、設置在桶體內的攪拌葉以及設置在桶體外並驅動所示攪拌葉旋轉的驅動機構,所述桶體上設置有卸料口,所述桶體頂部呈開口設置,所示桶體頂部設置有頂蓋,所示頂蓋與桶體之間設置有鎖扣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置於桶體的底部,所述驅動機構的轉軸穿過桶體的底壁與所述攪拌葉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更易攪拌、容易清潔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
【背景技術】
[0002]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通常包括桶體、設置在桶體內的攪拌葉以及設置在桶體外並驅動所示攪拌葉旋轉的驅動機構,所示桶體上設置有卸料口,然而傳統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驅動機構通常設置在桶體的頂部,而攪拌葉通常是對桶體底部進行攪拌,因此,其攪拌軸通常比較長,而不易攪拌,並且由於工程塑料顆粒存在較多的粉塵,而不易清潔桶體內部。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易攪拌、容易清潔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包括桶體、設置在桶體內的攪拌葉以及設置在桶體外並驅動所示攪拌葉旋轉的驅動機構,所述桶體上設置有卸料口,所述桶體頂部呈開口設置,所示桶體頂部設置有頂蓋,所示頂蓋與桶體之間設置有鎖扣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置於桶體的底部,所述驅動機構的轉軸穿過桶體的底壁與所述攪拌葉相連接。
[0005]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機構置於桶體的底部,大大減短了攪拌軸的長度,從而更易攪拌,並且頂蓋與桶體通過鎖扣機構連接,需要清潔時,打開鎖扣機構,然後將頂蓋打開,便可更加方便的對桶體內部進行清潔。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鎖扣機構包括設置若干數量的在頂蓋側部的凸片以及設置在桶體外壁的與所述凸片相配合的鎖扣。
[0007]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凸片與鎖扣將頂蓋與桶體關閉或打開,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方便。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鎖扣包括把手與鎖扣件,所述把手與桶體的外壁鉸接連接,所述鎖扣件上設置有鉸接軸,所述把手上設置有與所述鉸接軸配合的鉸接孔,所述鉸接孔呈條形設置,所述鉸接軸可沿所述條形設置的鉸接孔滑動。
[0009]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只需扳動把手便能對鎖扣機構進行開啟或關閉操作,使得結構簡單、操作更加方便。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桶體包括下桶體與上桶體,所述下桶體呈倒錐臺狀設置,所述上桶體呈圓柱狀設置,所述下桶體的上端與上桶體的下端相連接,所述攪拌葉包括若干數量的葉片,所述葉片與攪拌葉的徑向呈平行設置,所述葉片包括與下桶體的底部平行設置的第一葉片段、與下桶體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二葉片段以及與上桶體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三葉片段,所述各個葉片的第二葉片段均分別向對應的第一葉片段的相同方向傾斜設置,所述第三葉片段與對應第一葉片段呈垂直設置。[0011]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時,第二葉片段產生一個傾斜的分力,並且與第一葉片段以及第三葉片段配合,能夠使得攪拌更加充分。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各個葉片的第三葉片段與相鄰的第三葉片段之間設置有連接杆。
[0013]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時,連接杆也能夠對桶體上部進行攪拌,進一步使得攪拌更加充分。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卸料口設置在所述下桶體的側壁上,所述卸料口處設置有打開或關閉所述卸料口的閘板。
[0015]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充分後,打開閘板,能夠方便的通過卸料口對攪拌充分後的工程塑料顆粒進行包裝,進行後續工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圖;
[0018]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爆炸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見附圖1至附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包括桶體1、設置在桶體I內的攪拌葉2以及設置在桶體I外並驅動所示攪拌葉2旋轉的驅動機構3,所述桶體I上設置有卸料口 101,所述桶體I頂部呈開口設置,所示桶體I頂部設置有頂蓋4,所示頂蓋4與桶體I之間設置有鎖扣機構5,所述驅動機構3置於桶體I的底部,所述驅動機構3的轉軸穿過桶體I的底壁與所述攪拌葉2相連接。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機構3置於桶體I的底部,大大減短了攪拌軸的長度,從而更易攪拌,並且頂蓋4與桶體I通過鎖扣機構5連接,需要清潔時,打開鎖扣機構5,然後將頂蓋4打開,便可更加方便的對桶體I內部進行清潔。
[0021]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鎖扣機構5包括設置若干數量的在頂蓋4側部的凸片501以及設置在桶體I外壁的與所述凸片相配合的鎖扣50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凸片501與鎖扣502將頂蓋4與桶體I關閉或打開,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方便。
[0022]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鎖扣502包括把手5021與鎖扣件5022,所述把手5021與桶體I的外壁鉸接連接,所述鎖扣件5022上設置有鉸接軸50221,所述把手5021上設置有與所述鉸接軸50221配合的鉸接孔50211,所述鉸接孔50211呈條形設置,所述鉸接軸50221可沿所述條形設置的鉸接孔50211滑動。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只需扳動把手5021便能對鎖扣機構5進行開啟或關閉操作,使得結構簡單、操作更加方便。
[0023]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桶體I包括下桶體11與上桶體12,所述下桶體11呈倒錐臺狀設置,所述上桶體12呈圓柱狀設置,所述下桶體11的上端與上桶體12的下端相連接,所述攪拌葉2包括若干數量的葉片21,所述葉片21與攪拌葉的徑向呈平行設置,所述葉片21包括與下桶體11的底部平行設置的第一葉片段211、與下桶體11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二葉片段212以及與上桶體12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三葉片段213,所述各個葉片21的第二葉片段212均分別向對應的第一葉片段211的相同方向傾斜設置,所述第三葉片段213與對應第一葉片211段呈垂直設置。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時,第二 212葉片段產生一個傾斜的分力,並且與第一葉片段211以及第三葉片段213配合,能夠使得攪拌更加充分。
[0024]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各個葉片21的第三葉片段213與相鄰的第三葉片段213之間設置有連接杆2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時,連接杆22也能夠對桶體I上部進行攪拌,進一步使得攪拌更加充分。
[0025]本實施例進一步設置:所述卸料口 101設置在所述下桶體11的側壁上,所述卸料口 101處設置有打開或關閉所述卸料口 101的閘板10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充分後,打開閘板102,能夠方便的通過卸料口 101對攪拌充分後的工程塑料顆粒進行包裝,進
行後續工序。
【權利要求】
1.一種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包括桶體、設置在桶體內的攪拌葉以及設置在桶體外並驅動所示攪拌葉旋轉的驅動機構,所述桶體上設置有卸料口,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頂部呈開口設置,所示桶體頂部設置有頂蓋,所示頂蓋與桶體之間設置有鎖扣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置於桶體的底部,所述驅動機構的轉軸穿過桶體的底壁與所述攪拌葉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鎖扣機構包括設置若干數量的在頂蓋側部的凸片以及設置在桶體外壁的與所述凸片相配合的鎖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鎖扣包括把手與鎖扣件,所述把手與桶體的外壁鉸接連接,所述鎖扣件上設置有鉸接軸,所述把手上設置有與所述鉸接軸配合的鉸接孔,所述鉸接孔呈條形設置,所述鉸接軸可沿所述條形設置的鉸接孔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包括下桶體與上桶體,所述下桶體呈倒錐臺狀設置,所述上桶體呈圓柱狀設置,所述下桶體的上端與上桶體的下端相連接,所述攪拌葉包括若干數量的葉片,所述葉片與攪拌葉的徑向呈平行設置,所述葉片包括與下桶體的底部平行設置的第一葉片段、與下桶體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二葉片段以及與上桶體的側壁平行設置的第三葉片段,所述各個葉片的第二葉片段均分別向對應的第一葉片段的相同方向傾斜設置,所述第三葉片段與對應第一葉片段呈垂直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個葉片的第三葉片段與相鄰的第三葉片段之間設置有連接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塑料顆粒攪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料口設置在所述下桶體的側壁上,所述卸料口處設置有打開或關閉所述卸料口的閘板。
【文檔編號】B29B7/26GK203680574SQ20142003851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陳錫偉 申請人:浙江新力塑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