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雞毛的生活開心活著就好(決不是有質感的生活細節)
2023-09-17 07:15:21
一地雞毛的生活開心活著就好?黃啟哲最近網絡流行一種說法,叫「生氣式追劇」原來,近期一批現實題材的情感劇在開局時或因題材直擊痛點、或因拍攝細膩用心,贏得口碑熱度無奈高開低走,觀眾一旦被吸引投入其中,越看越生氣,可「看都看了」,就只能一邊帶著對故事走向和對主角命運的好奇關心,一邊帶著對主創處理的憤怒不解,追完全劇聚焦職場女性的《我是真的愛你》便是如此其開局熱度一度超過《你是我的榮耀》,然而收官時豆瓣評分僅4.9分相較之下,年代劇《喬家的兒女》從8.7分到7.8分還算體面,只是對於被譽為「國劇良心」的正午陽光出品,觀眾難免有更高期待兩者引發觀眾吐槽「生氣式追劇」的程度不同,但癥結相似——將一地雞毛當成是有質感的細節,甚至成為劇情主線的主要內容,難免傷害了作品的整體品相,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一地雞毛的生活開心活著就好?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地雞毛的生活開心活著就好
黃啟哲
最近網絡流行一種說法,叫「生氣式追劇」。原來,近期一批現實題材的情感劇在開局時或因題材直擊痛點、或因拍攝細膩用心,贏得口碑熱度。無奈高開低走,觀眾一旦被吸引投入其中,越看越生氣,可「看都看了」,就只能一邊帶著對故事走向和對主角命運的好奇關心,一邊帶著對主創處理的憤怒不解,追完全劇。聚焦職場女性的《我是真的愛你》便是如此。其開局熱度一度超過《你是我的榮耀》,然而收官時豆瓣評分僅4.9分。相較之下,年代劇《喬家的兒女》從8.7分到7.8分還算體面,只是對於被譽為「國劇良心」的正午陽光出品,觀眾難免有更高期待。兩者引發觀眾吐槽「生氣式追劇」的程度不同,但癥結相似——將一地雞毛當成是有質感的細節,甚至成為劇情主線的主要內容,難免傷害了作品的整體品相。
《我是真的愛你》直擊當下職場女性在生育中鮮少被提及的痛點,原本值得叫好。作為競爭對手,最初「丁克」蕭嫣對「新手媽媽」陳嬌蕊諸多照顧讓人感到暖心。之後陳嬌蕊患上產後抑鬱症,劇情立即崩壞。文藝創作理應呼籲改善職場生態,最終卻又繞回了女性內部自我消耗的「宮鬥」老路。
《喬家的兒女》開播之時,觀眾的心更是為幾個孩子揪著。「又當爹又當媽」的大哥在天台上小心呵護幾盆菜,饞嘴二哥偷偷養蘆花雞,古城牆迎著夕陽玩耍嬉鬧,都能讓觀眾感受「身處泥潭,卻為了那向上的一點光明努力生活」的美好。從製作看,大到工廠車間、老城區破瓦房,小到一雙不合腳涼鞋、一副碗筷,劇組都盡力做到了年代劇的細節真實。而鄰裡親戚間今天齟齬隔天幫襯的情感拉扯,更讓觀眾感慨「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兒」。
真實感帶來的「沉浸式追劇」讓觀眾前期有多投入,後期就有多崩潰。例如面對丈夫的反覆出軌,喬四美一再選擇「無腦」原諒,令《喬家的兒女》後半段生出一種彆扭感。雖然說這些作品「灑狗血」,但它好像又比韓劇《頂樓》這樣毫無邏輯胡亂設置狗血情節的劇目來得符合角色性格和故事邏輯。然而有網友復盤喬家兒女們成年後的劇情,只剩下幾個兒女此起彼伏的戀愛分手、結婚離婚,最終依靠大哥出手解決的循環往復。我們可以理解編劇想要透過愛恨糾葛展現主角人性「灰度」的意圖,可動輒十幾集的高頻次轟炸也讓人審美疲勞,難怪被一些觀眾吐槽為「故事會」「知音體」。
後半段的剪輯與劇情,多少透支了前半段童年劇情為觀眾所構建的美好。一向善於透過小切口展現大時代的正午陽光,電器、服飾、費翔、小虎隊這些物質和文化的符號之外,年代劇的表現力可以做得更好——畢竟1977年到2008年,是中國從生活水平到思想觀念都發生巨大變化的三十多年。
娓娓道來的家庭劇質感與水準俱佳的先例還少嗎?同為聚焦忍辱負重的大哥,《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裡也是「問題疊著問題」,可張大民的「貧嘴」屢屢貢獻充滿樸實智慧的金句,傳遞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也讓這碗生活的雞湯越咂越有味兒。2014年一部《父母愛情》更是拿下9.5分的高分。面對某些資深編劇「電視劇就是要做到三分鐘一小打,五分鐘一大打」來抓住觀眾的「建議」,編劇劉靜的一段自白道出了作品讓觀眾感慨「百看不厭」的關鍵:「我不喜歡打打鬧鬧的電視劇,更不喜歡那種為了錢財你扇我一耳光,我潑你一臉水的電視劇。」《父母愛情》中,家庭劇裡常見的妯娌矛盾,因「一家之主」江德福「四兩撥千斤」的斡旋而被屢屢化解。透過劇中父母從相識到尾聲的兩次跳舞,展現出兩人所經歷的情感流轉,也透過小範圍內部聯誼舞會到公園隨處可見的跳舞場景,折射出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開放。
現實主義創作所推崇的「真」,不是不加甄別、不加修飾地把生活摔碎了撒在觀眾面前,反覆刺痛觀眾,而是在創作之初就明確塑造人物、製造衝突事件所要表達的核心所在。這樣,散落的玻璃碴子才能拼出一面映見人生況味的鏡子,掃開一地雞毛才能露出生活溫潤如初的本來面目。而透過主角面對同樣的生活困頓時的樂觀態度與豁達選擇,觀眾不只是感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而是「我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從而在現實生活找到向善向美、逆境中奮鬥前行的意義。
來源: 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