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2:12:35 1
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方,由海螵鞘、川貝母、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五種中藥飲片組成。本發明中藥配方的優點是:集海螵鞘、川貝母、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五種中藥飲片之功效於一體,互補互利,相互作用,進一步調和及改善各方之功效,使之具有治療胃腸潰瘍能,同時原料成本低,取材容易,治療效果好和毒副作用較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市場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0002]潰瘍病或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認為,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的共同發病原因是:胃酸過高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為西藥治療副作用較大,也可採用中藥方案。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
[0004]本發明是由海螵鞘、川貝母、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五種中藥飲片組成,其中,海螵鞘11%_17%,川貝母41%-47%,川楝子11%-17%,雞內金11%-17%,白芨粉11%-17%。以上諸藥共研細末,每次4克,早晚各服一次,7日為一療程,服藥期間禁忌腥辣。
[0005]海螵鞘除溼,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紐、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閉,腹痛症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現代實用中藥》:「為制酸藥,對胃酸過多、胃潰瘍有效。」其含碳酸鈣80~85%,殼角質6~7%,粘液質10~15%,並含少量氯化鈉、磷酸鈣、鎂鹽等。川貝母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喘,咯痰黃稠之證;又兼甘味,故善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證,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證;還有散結開鬱之功,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證,及瘰癧痰核等病;此外,川貝母與烏賊骨、甘草為`散劑,即烏貝散,治療胃潰瘍有效。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能夠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雞內金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能夠消食健胃助消化,澀精止遺;可以促進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運動功能明顯增強,胃排空加快。中醫認為白芨性味苦、澀、寒質粘而澀入肺、胃、肝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藥理學研究證實白芨含大量黏液質其中有多種聚糖還含揮髮油、澱粉有縮短凝血時間及抑制纖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本發明中藥配方的優點是:集海螵鞘、川貝母、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五種中藥飲片之功效於一體,互補互利,相互作用,進一步調和及改善各方之功效,使之具有治療胃腸潰瘍能,同時原料成本低,取材容易,治療效果好和毒副作用較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市場推廣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06]取海螵鞘、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各14克,川貝母44克,以上諸藥共研細末,每次4克,早晚各服一次,7日為一療程,服藥期間禁忌腥辣。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腸潰瘍的中藥配方,其特徵是:由海螵鞘、川貝母、川楝子、雞內金和白芨粉五種中藥飲片組成,其中,海螵鞘11%_17%,川貝母41%-47%,川楝子11%-17%,雞內金11%-17%,白芨粉 11%-17 %。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495038SQ20131049616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明者】鍾小強 申請人:鍾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