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式鋁梯的卡掣關節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2:16:45 2
專利名稱:摺疊式鋁梯的卡掣關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摺疊式鋁梯的卡掣關節,利用該結構可直接使卡掣關節從0°定位至180°或任何一個設定的角度,無需間段重複扳動扳機,以達到大量節省操作動作和時間。
摺疊式鋁梯是一種在收存和伸展上能提供方便使用的工具,這是眾所周知的,本實用新型申請人就提交過一份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其號為44477。現有的摺疊式鋁梯卡掣關節,構造多為可活動彎折呈45°、105°、180°等不同定位角度;其主要缺點為關節從0°向外展開時,其內部的鎖塊必需依照所設定的角度順序進入定位缺口,使經過每一角度時,得再行扳開鎖塊構成的卡掣機構,而無法操作一次即可達到操作人所需要的任一角度(如
圖1所示);如圖2所示,現有的摺疊式鋁梯多為四折式,在兩側共配備六個卡掣關節,如操作人要將四摺梯展開成直梯時(如圖2右方所示形狀),則對每個卡掣關節必需從0°定位至180°,此時操作人員就得將關節從0°定位至45°,再扳動扳機撬出鎖塊,再從45°定位至105°,再扳動扳機撬出鎖塊以轉至180°,這就是說,對於圖示的四摺梯必需浪費相當的時間來操作梯子才能使其展開或收合,因此,現有的摺疊梯在使用上是令有困擾的。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在現有卡掣關節基礎上,提出一種改進結構,利用該結構可直接使卡掣關節0°定位至180°或任何一個設定的角度,無需間段重複扳動扳機,以達到大量節省操作動作和時間。
解決本實用新型任務的具體技術方案是,在該關節外殼體內的卡掣裝置中設有一個十字型鎖塊,鎖塊上樞接兩個前端呈弧型的上、下頂板,其中上頂板前的弧型端緣外側緣至鎖塊前端外側緣的長度較下頂板的距離長度為小;而在內殼體的圓端部定位缺口內端緣相對圓端部的徑向位置設置有轉軸,其中最後一個轉軸外側緣至其所對應的定位缺口外側緣的徑向距離,大於其他轉軸至對應定位缺口的距離;且最後一個轉軸的定位點與前轉軸不同,使最後一個轉軸位置偏於其定位缺口的徑向線,其間距離大於上頂板底緣至鎖塊側緣的距離,所以這個轉軸不對上頂板產生抵擋功能。由於每一個前轉軸位於對應定位缺口的徑向線上,利用上、下頂板的頂持功能,就可將十字型鎖塊控制成每一個角度卡入定位缺口中,並提供使用者可直接從0°旋轉成180°定位。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闡述。附有
圖1為現有的摺疊鋁梯的卡掣關節示意圖,圖2為鋁梯的收折和伸展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外觀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各構件的視圖,圖6至1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動作說明。
由圖3和4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包括一個端部可相互夾持的外殼體1、內殼體2和一組卡掣裝置3;其中內殼體2的端部為圓端部24,其周緣具有三個定位缺口21、22、23,而第一和第二定位缺口21、22相對於中心樞孔25的徑向線上設有轉軸212、222,而第三定位缺口23的轉軸232則偏離徑向線,且其距圓端部24周緣的長度Y大於其他轉軸212、222的距離X;外殼體1的端部設有兩個相對夾持片11、12,以夾持內殼體2的圓端部24,並以樞軸4樞接於其中心部位,使內、外殼體2、1可相對旋動;外殼體1的夾持片11、12與主體部13交接處設置有一組卡掣裝置3,卡掣裝置3包括十字型鎖塊31、上頂板32、下頂板33、接力彈簧34、扳機35和壓伸彈簧36等構件;由圖5所示,其中十字型鎖塊31由橫端定位311和垂直的推板部312一體構成,其中橫端定位部311可嵌合於任一定位缺口中,使內、外殼體1、2得以呈相對角度固定,而推板部312則抵持於定位缺口外側;另上、下頂板32、33則分別樞接於推板部312的上、下方,並使上、下頂板前端的鉤狀部321、331包覆於橫端定位部311的外側,而上、下頂板的前端則形成弧形端緣322、332,其中上頂板的開口部323長度d小於下頂板的開口部333的長度D,同時,上、下頂板的尾端部324、334則分別連接一個拉力彈簧34,而下頂板的尾端部334並呈傾斜狀;此外,在十字型鎖塊的推板部312的下端形成一個鉤端3121,此鉤端可與延伸出外殼體1的扳機35的內杆部351相接觸,以推動整個十字型鎖塊31移動,而使其橫端定位部311可脫離內殼體2的定位缺口中,使內、外殼體1、2可相對於樞軸4旋動,但在十字型鎖塊31的後端面設有一個壓伸彈簧36,使扳機35未旋轉時提供鎖塊31向前恢復推力,其詳細組合情況可由圖6所示剖面得知。
在圖6至11中,對本實用新型的動作詳加說明。其中在圖6位置時外、內殼體1、2相對收合,十字型鎖塊31抵於圓端部24周緣,當其相對旋開至第一定位缺口21如圖7所示時,則因第一轉軸212距圓端部24周緣長度X大於上頂板開口部323的長度d,故使鉤狀部321抵壓鎖塊31,令其不致嵌入第一定位缺口21中,此時開口部323、333呈閉合狀;然後,可視需要選擇是否將鎖塊31嵌入此定位缺口21中,如果不嵌入此位置,則可將外、內殼體1、2再相對旋開,形成如圖8所示的動作,使鎖塊31順利經過第一定位缺口21,但當上頂板32未接觸第二轉軸222時,下頂板33已脫離第一轉軸212的鉤附,並利用拉力彈簧34的恢復力,使得至上頂板與第二轉軸接觸時,則開口部323、333已閉合,如圖4所示,因此亦可選擇旋開外、內殼體至圖9所示位置,以呈180°張度,此時因第三轉軸232在周緣距離Y大於上頂板開口部的長度d,故利用壓伸彈簧36的推力,使鎖塊31直接嵌入第三定位缺口23中。
在上述圖4位置時,亦可選擇將鎖塊31嵌入第一定位缺口21中,以形成如
圖1和11的動作,先將內、外殼體1、2微旋開,因第一轉軸212距周緣長度X小於下頂板開口部333長度D,使第一轉軸212抵於下頂板開口部333,並利用壓伸彈簧36的推力,使得第一轉軸212伸入開口部323和333間而張開,以形成
圖10所示,如將外、內殼體1、2再微向內收,則可使鎖塊31順利滑入第一定位缺口21中,以形成
圖11所示情況。
此外,
圖12和13所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收折動作;其中在
圖13所示,將扳機35相對外殼體1旋開,使其內杆部351抵推鎖塊31推板部312的鉤端3121,以將整體鎖塊31退出第三定位缺口23,並連同上、下頂板32、33一起脫離咬合的第三轉軸232,使得內、外殼體1、2可如
圖13所示相對收合,但當下頂板接觸第一或第二轉軸212、222時,因弧形端部332而可順利轉動至收回如圖6的收折狀態。
另外,在卡掣裝置中顯露於外殼體的長孔15部分,因鎖塊31的位移,而可在鎖塊31嵌合於定位缺口時呈現出紅色,在鎖塊31退離定位缺口而可轉動時,於長孔中呈現出蘭色,以告知此時能旋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對摺疊式鋁梯卡掣關節在結構上提出的改進,確可達成將內、外殼體直接自0°旋轉至180°的功能,這樣不僅大幅度縮短摺疊鋁梯的伸展或收折的操作時間,並且仍能保持其原有的收折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摺疊式鋁梯的卡掣關節,包括端部可相互夾持的外殼體、內殼體和一組卡掣裝置,其中內殼體的端部為圓端部,其周緣具有三個定位缺口,而第一和第二定位缺口相對於中心樞孔的徑向線上設有轉軸,第三定位缺口的轉軸則偏離徑向線,且其距圓端部周緣的長度大於其他轉軸的距離;外殼體的端部設有兩個相對夾持片,以挾持內殼體的圓端部,並以樞軸樞接於其中心部位,使內、外殼體可相對轉動;卡掣裝置設於外殼體夾持片與主體部交換處,該裝置包括十字型鎖塊、上頂板、下頂板、拉力彈簧、扳機和壓伸彈簧,其中橫端定位部可嵌合於任一定位缺口中,使內、外殼體得以呈相對角度固定,而推板部則抵持於定位缺口外側;另上、下頂板分別樞接於推板部的上、下方,並使上、下頂板前端的鉤狀部包覆於橫端部位的外側,而上、下頂板的前端則形成弧形端緣,其中上頂板的開口部長度小於下頂板的開口部的長度,同時,上、下頂板的尾端部分別連接一個拉力彈簧,而下頂板的尾端部呈傾斜狀;在十字型鎖塊的推板部的下端形成一個鉤端,鉤端可與延伸出外殼體的扳機的內杆部相接觸,以推動整個十字型鎖塊移動,使其橫端定位部可脫離內殼體的定位缺口,使內、外殼體可相對於樞軸旋動,在十字型鎖塊的後端面設有一個壓伸彈簧,使扳機末旋轉時提供鎖塊向前恢復推力,其特徵在於,第一、第二轉軸距圓端部周緣長度大於上頂板開口部的長度,且第三轉軸至周緣距離大於上頂板開口部的長度,而第、第二轉軸周緣長於下頂板開口的長度,內、外殼體可直接自0°旋轉至18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摺疊式鋁梯的卡掣關節,該結構可直接使卡掣關節從0°定位至180°或任何一個設定的角度,無需間段重複扳動扳機,以達到簡化操作和節省時間。在該關節外殼體內的卡掣裝置中設有一個十字型鎖塊,鎖塊上樞接兩個前端呈弧型的上、下頂板,其內殼體的圓端部定位缺口內端緣相對圓端部的徑向位置設有轉軸,由轉軸至周緣距離大於上頂板開口部的長度和第一、二轉軸距周緣長度小於下頂板開口部長度,即可達成目的。
文檔編號E06C7/00GK2070809SQ90216848
公開日1991年2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25日
發明者林繁男 申請人:愛而發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