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
2023-09-16 15:47:10 1
專利名稱: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富硒農作物的栽培方法,特別是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而我國絕大多數地區處於缺硒、低硒地帶,目前在 天然食物中硒的含量也大都比較低,人們僅從天然含有有機硒的農產品中難以獲得足夠的 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硒,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在我們北方人們的主要口糧是小麥, 且小麥是我國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農作物,在目前傳統的小麥栽培技術生產的小麥硒的含 量很低,因此提高小麥中有機硒的含量是有效解決人們身體中硒的需求不足的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小麥中硒的含量。技術方案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 徵在於該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優先的小麥種粒用水均勻潮溼,所述小麥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 100 3-5 ;(2)、將均勻潮溼後的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均勻攪拌使其充分混合,所述小麥種粒 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 2. 5-4 ;(3)、將上述處理後的小麥種粒放在一個容器中並用塑料薄膜封好,使其小麥種粒 充分吸收亞硒酸鈉,待所述小麥種粒吸收2-10小時後就可以播種。(4)在小麥生長越冬前期和挑桃期,分別用其濃度為0. 3% -0. 37%的亞硒酸鈉的 水溶液在小麥苗上進行噴灑,噴灑時間選在早晨、傍晚或光照較弱的情況下進行。在步驟(1)中,所述小麥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100 3. 5;在步驟(2)中,所述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 3 ;在步驟(3)中,所述小麥種粒吸收6小時後是最佳播種時間;在步驟(4)中,所述亞硒酸鈉的水溶液的濃度為3. 5% ;本發明的優點效果是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目前傳統小麥栽培技術生產的小麥硒的 含量低的問題,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使小麥中的有機硒的含量提高5-10倍,且本發 明栽培出來的小麥有機硒易於人體吸收,具有食用安全、生物轉化率高的優點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例本發明是通過以 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優先的小麥種粒用水均勻潮溼,所述小麥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 100 3. 5 ;(2)、將均勻潮溼後的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均勻攪拌使其充分混合,所述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 3 ;(3)、將上述處理後的小麥種粒放在一個容器中並用塑料薄膜封好,使其小麥種粒 充分吸收亞硒酸鈉,待所述小麥種粒吸收6小時後為最佳播種時間。(4)在小麥生長越冬前期和挑桃期,分別用其濃度為0. 35%的亞硒酸鈉的水溶液 在小麥苗上進行噴灑,噴灑時間選在早晨、傍晚或光照較弱的情況下進行。待小麥成熟、收 割後為富硒的小麥成品。
權利要求
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優先的小麥種粒用水均勻潮溼,所述小麥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100∶3 5;(2)、將均勻潮溼後的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均勻攪拌使其充分混合,所述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2.5 4;(3)、將上述處理後的小麥種粒放在一個容器中並用塑料薄膜封好,使其小麥種粒充分吸收亞硒酸鈉,待所述小麥種粒吸收2 10小時後就可以播種;(4)在小麥生長越冬前期和挑桃期,分別用其濃度為0.3% 0.37%的亞硒酸鈉的水溶液在小麥苗上進行噴灑,噴灑時間選在早晨、傍晚或光照較弱的情況下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1)中,所述小麥 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100 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2)中,所述小麥 種粒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 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3)中,所述小麥 種粒吸收6小時後是最佳播種時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4)中,所述亞硒 酸鈉的水溶液的濃度為3. 5%。
全文摘要
一種富硒小麥的栽培方法,該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優先的小麥種粒用水均勻潮溼,所述小麥種粒與水的重量比為100∶3-5;(2)、將均勻潮溼後的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均勻攪拌使其充分混合,所述小麥種粒與亞硒酸鈉混合重量比為100∶2.5-4;(3)、將上述處理後的小麥種粒放在一個容器中並用塑料薄膜封好,使其小麥種粒充分吸收亞硒酸鈉,待所述小麥種粒吸收2-10小時後就可以播種;(4)在小麥生長越冬前期和挑桃期,分別用其濃度為0.3%-0.37%的亞硒酸鈉的水溶液在小麥苗上進行噴灑。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目前傳統小麥栽培技術生產的小麥硒的含量低的問題,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使小麥中的有機硒的含量提高5-10倍,且本發明栽培出來的小麥有機硒易於人體吸收,具有食用安全、生物轉化率高的優點效果。
文檔編號A01C1/06GK101897266SQ20101019424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31日
發明者劉春河, 潘永海 申請人:棗莊市金穗制粉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