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擋車墩的製作方法
2023-08-22 10:45:11 2
一種擋車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公共設施領域,公開了一種擋車墩,所述擋車墩從外向內依次包括夜光層和無機複合材料層,所述夜光層和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通過具有粘結功能的界面料粘結。採用這種結構的擋車墩環保,並且黑天可發光,具有較強的可視性,同時抗碰撞、抗打擊能力強,不容易損壞,經濟。
【專利說明】一種擋車墩【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公用設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擋車墩。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阻擋機動車輛進入某個場所而使用的擋車墩,目前,擋車墩通常由天然大理石製成或者採用水泥混凝土澆注而成。天然大理石國家限制開採,並且含有放射性礦物質,不利於環保;水泥混凝土澆注而成的擋車墩容易破損、不經濟;並且這兩種擋車墩黑天可視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擋車墩,旨在解決天然大理石的擋車墩含有放射性礦物質,不利於環保,而水泥擋車墩容易破損,不經濟,可視性差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擋車墩,所述擋車墩從外到內依次包括夜光層和無機複合材料層,所述夜光層和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通過具有粘結功能的界面料粘結。
[0005]進一步地,該擋車墩還包括抗碰撞增強層,該抗碰撞增強層設置於所述夜光層和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之間,所述抗碰撞增強層與無機複合材料層通過具有粘結功能的界面料粘結。設置該抗碰撞增強層可大大提高所述擋車墩的抗碰撞和抗打擊能力。
[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夜光層和無機複合材料層,所述夜光層材料環保且黑天可發光,具有較強的可視性。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抗碰撞、抗打擊能力強,不容易損壞,經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擋車墩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擋車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0]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擋車墩的結構,該擋車墩從外而內依次包括夜光層I和無機複合材料層2,該擋車墩的夜光層I和無機複合材料層2通過界面料(圖中未示出)粘結。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界面料可由水性改性胺固化劑與環氧樹脂配製而成。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夜光層I由添加了夜光粉的有機複合材料構成。該有機複合材料可以為有機玻璃鋼、塑料、纖維等,該添加了夜光粉的有機複合材料黑天可以發光,並且表面光滑、抗裂性強。[0013]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2根據需要可為普通矽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鐵鋁酸鹽水泥、高鋁酸鹽水泥等,也可為由氧化鎂、氯化鎂及木屑混和而成的無機複合料,該無機複合材料層2根據選擇可輕可重,並且成本低、經濟環保、抗打擊碰撞能力強。
[0014]該實施例中擋車墩的製造工藝是:製造模具裡面刷上脫模劑之後,首先塗刷夜光層1,待有機複合材料固化以後,再塗刷界面料,接著澆注無機複合材料層2,最後待其固化以後脫模即可。
[0015]參閱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擋車墩的結構,該實施例所述的擋車墩在第一實施例所述的擋車墩的基礎上增加了抗碰撞增強層3。該抗碰撞增強層3設置於夜光層I和無機複合材料層2之間,通過界面料(圖中未示出)與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2粘結。由於該抗碰撞增強層3與該夜光層I均採用有機材料,因此,它們之間可以不需要通過界面料粘結。通過設置該抗碰撞增強層3能夠大大增強擋車墩的抗碰撞、打擊能力。
[0016]本實施例中的抗碰撞增強層可由有機複合增強材料構成,該有機複合增強材料可為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該複合材料成本低、耐化學腐蝕性好、衝擊強度高。
[0017]本實施例中的擋車墩的製造工藝是:製造模具裡面刷上脫模劑之後,首先塗刷夜光層1,待有機複合材料固化以後,接著塗刷抗碰撞增強層3,待其固化後再塗刷界面料,最後澆注無機複合材料層2,待其固化之後脫模即可。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擋車墩,其特徵在於:所述擋車墩從外到內依次包括夜光層和無機複合材料層,所述夜光層和所述無機複合材料層通過具有粘結功能的界面料粘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車墩,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抗碰撞增強層,所述抗碰撞增強層設置於所述的夜光層和無機複合材料層之間,所述抗碰撞增強層與無機複合材料層通過具有粘結功能的界面料粘結。
【文檔編號】E01F9/016GK203546638SQ201320541695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黃寶群 申請人:黃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