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的製作方法
2023-08-22 22:03:56 3
專利名稱: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炊具,具體說是一種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
背景技術:
上班族職工、學生、汽車司機特別是旅遊和野外作業者午飯的加熱是件頭痛的事,目前使用的飯盒多為不能自行加熱的盒體結構。中國專利還公開一種一次性飯盒(申請號為03255513.X),包括內層飯盒和盒蓋,還包括一個外殼和發熱構件;外殼套在內層飯盒外,外殼的底部與內層飯盒的底部之間設有空腔,所說的盒蓋與外殼的頂部相配合,蓋在一次性保溫飯盒上;發熱構件安置在外殼的底部與內層飯盒的底部之間的空腔中。其不足在於食用加熱時,套在內層飯盒外的外殼的底部會因加熱而發燙,使用時不方便,食者容易燙傷,盒蓋與底半部外殼配合不牢,使用時可能會因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將飯盒打翻或飯盒內食物外露。
其次,可利用PTC半導體陶瓷電熱體的恆溫電加熱飯盒(申請號為87215952),是在有電源的條件下使用,受環境限制。另外,還有一種由飯盒體和加熱器組合而成的自行加熱飯盒(申請號為86209530),利用煤球燃燒對飯菜加熱起到能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溫度的作用,加熱器設有風板,可調節進風孔的大小控制煤球燃燒速度,燃燒一個煤球可使飯盒保持70℃左右的溫度4-5小時。不足之處在於食用時用火種點燃方可加熱食物,使用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燙、在冰凍情況下也可方便使用、不會發生散落食物的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外盒、內膽,內膽裝在外盒中;內膽為雙層盒式結構,層與層之間設有間隔,間隔上層為為食品腔、下方為加熱腔;加熱腔內放置有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在所述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上設有開啟裝置,開啟裝置的撕開條從加熱腔的一側穿出。
所述開啟裝置結構為在袋的熱合面上帶有切口線,切口線處的熱合面自由端接有撕開條,撕開條從加熱腔一側穿出;所述間隔為芳綸材料;所述內膽具有可開啟的上蓋,其上蓋上設有孔;所述外盒為可降解材料;所述切口線處的熱合面處可設有緊固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方便開啟。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改進了開啟機構,開啟方便又可靠,可大幅度提高使用的靈活性。
2.無明火,安全可靠,具有防凍特點。食用時不用火種點燃後即可加熱食物,不存在火種問題;由於採用防凍劑代替水袋,起防凍作用,在零度以下不會結冰,同樣具有加熱能力,適合野外環境。
3.使用更方便。本實用新型內膽底部與外盒之間留有空間,食用時不會因外盒底部因加熱而發燙,十分方便。本實用新型加設外套於所述外盒外側,用於加固外盒上、下兩半部配合,避免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將飯盒打翻或飯盒內食物外露。
4.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所裝食物採用高溫殺菌,真空包裝,能較長時間保鮮儲存。
5.本實用新型用芳綸材料代替無紡布,用以提高加熱效果,並在與上、下腔的盒體之間留有縫隙,用於蒸汽在此通過後,使位於外盒內的、食品腔軟蓋上方的菜也同時被加熱。
6.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可一次性使用,在價格上老百姓容易接受。另外,氧化鈣加熱袋中的用過的白灰可回收作塗料,其外盒採用可降解材料(玉米桔、紙漿)製作,具有環保特點。
7.用途廣泛。本實用新型可供廣大職工、學生、老人、兒童、汽車司機、特別是旅遊和部隊野外作業者日常使用,可使用在無電源、無水及冰凍的條件下,可在野外、災區使用,不受環境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內膽與外盒結構使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加有外套)。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內膽結構使用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內膽結構詳圖。
圖5為圖3內膽結構中的具防凍劑袋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內膽結構中的氧化鈣加熱袋結構示意圖。
圖7為內膽結構中的氧化鈣加熱袋和防凍劑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使用情況示意圖(有菜飯時的內膽與外盒使用情況示意詳細情況)。
圖9為本實用新型內膽的雙層結構具有有縫隙間隔連接加熱時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結構如圖1、2-8所示,包括用玉米桔作成的外盒1、內膽2及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內膽2裝在外盒1中;內膽2為雙層盒式結構,層與層之間設有間隔23,間隔23上方為食品腔22,內膽2頂部有可開啟的上蓋21,間隔23下方為加熱腔26,內放置有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所述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一邊設有剪口27,所述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一邊通過固定點29固連在一起;另一邊再分別通過裝訂點30用訂書釘與食品腔22、加熱腔26的盒體邊緣部分固連(參見圖5、6),開啟裝置通過剪口27纏繞在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外圍,從加熱腔26盒體的邊緣穿出。所述開啟裝置為繩狀結構,其外表面有漆料,一端設有手拉環28,加熱時,用手拉動手拉環28,使袋破碎,其中防凍劑和氧化鈣混合,產生化學反應,達到加熱目的。
所述間隔23採用芳綸材料,間隔23上方的食品的加熱是由透過的芳綸材料的蒸汽加熱,與常規用無紡布相比,可以提高加熱效果,並在加熱時用於過濾氧化鈣的雜質。
本發明自加熱飯盒在使用時,所述內膽2的上蓋21上方放置菜類食物袋,食品腔22內置盛有米飯袋(內膽2中的米飯袋加熱前開袋倒出,上蓋21上方置放的菜類食物袋可在加熱後開上蓋21倒入內膽2)。所述內膽2的上蓋21設有孔,利於對蓋上食品加熱;內膽2底部設有支架與外盒1底部之間留有空隙,防燙。所述外盒1為可降解材料,有利環保。
防凍劑以結晶氯化鎂MgCl2·6H2O為主要成份,按重量百分比計,其成份為33%結晶氯化鎂,67%水。
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間隔23在與食品腔22、加熱腔26的盒體之間留有縫隙,用於蒸汽在此通過後,使位於外盒1內的、食品腔22的軟結構上蓋21上方的菜也同時被加熱。如圖2所示,加設外套3於所述外盒1外側,用於加固外盒1上、下兩半部配合,避免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將飯盒打翻或飯盒內食物外露。所述加熱腔26盒體的邊緣設一剪口27;包裝時,繩狀結構的開啟裝置靠近手拉環28處與邊緣所設剪口27纏繞連接(參見圖7)。
防凍劑以結晶氯化鎂MgCl2·6H2O為主要成份,按重量百分比計,其成份為20%結晶氯化鎂,80%水。
實施例3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下半部外盒1底部設有凸臺(參見圖4、8),與內膽2底部之間留有空間。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包括外盒(1)、內膽(2),內膽(2)裝在外盒(1)中;其特徵在於內膽(2)為雙層盒式結構,層與層之間設有間隔(23),間隔(23)上方為食品腔(22),間隔(23)下方為加熱腔(26),內放置有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內膽(2)頂部有可開啟的上蓋(21),內膽(2)底部與外盒(1)之間留有空間;所述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一邊設有剪口(27),另一邊分別與食品腔(22)、加熱腔(26)的盒體邊緣部分固連,開啟裝置通過剪口(27)纏繞在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外圍,從加熱腔(26)盒體的邊緣穿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隔(23)採用芳綸材料,與食品腔(22)、加熱腔(26)的盒體之間留有縫隙。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凍劑袋(25)和氧化鈣加熱袋(24)的一邊固連在一起。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腔(26)盒體的邊緣設一剪口(27);所述開啟裝置為繩狀結構,其外表面有漆料,一端設有手拉環(28),靠近手拉環(28)的繩體與邊緣所設剪口(27)纏繞連接。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加設外套(3)套裝於所述外盒(1)外側。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膽(2)的上蓋(21)上設有孔。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內膽(2)底部設有支架,或下半部外盒(1)底部設有凸臺。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盒(1)為可降解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炊具,具體說是一種具有自加熱功能的一次性餐盒。包括外盒、內膽及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內膽裝在外盒中;內膽為雙層盒式結構,層與層之間設有間隔,間隔上方為食品腔,間隔下方為加熱腔,內放置有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內膽頂部有可開啟的上蓋,內膽底部與外盒之間留有空間;加熱腔內放置有防凍劑和氧化鈣加熱袋,所述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一邊設有剪口,另一邊相互固連,並分別與上、下腔的盒體邊緣部分固連,開啟裝置通過剪口纏繞在防凍劑袋和氧化鈣加熱袋外圍,從加熱腔盒體的邊緣穿出。本實用新型具有防燙、在冰凍情況下也可方便使用、不會發生散落食物的特點。
文檔編號A45C11/20GK2799447SQ20052009108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日
發明者長瀨博之 申請人:瀋陽愛彼希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