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膠囊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6:57:30 1
專利名稱:胃疼膠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
胃病包括各類型胃炎及消化性胃潰瘍,是多發病、常見病,以胃病來門診就醫者佔門診量的40%(本地區統計),經調查發現,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兩個胃病發病者。輕者影響工作、學習,重者造成出血、癌變。所以胃病的發病率高,對人的身體影響很大。就治療問題,目前雖然投放市場的藥物據據不完全統計有20多種,但是療效確切的尚不多見,大多只是有些近期療效。特別是治胃病的一些衝劑、口服液、顆粒劑等,大多含有糖份,這對胃酸過多和潰瘍病人來說不但沒有效果,可能還會有負作用。有的藥物雖然效果也不錯,但價格太貴,作為一種慢性病,普通百姓患者很難接受。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祖國醫學提供一種主治各種胃病的既療效確切,價格又為多數患者能接受而且療程短的藥物。
本發明的王氏治胃靈膠囊其基本配方為紫河車1份,白芨3份,元胡2份,砂仁1份,枳殼2份,因胃病又分脾胃虛寒型、肝鬱氣滯型和脾胃溼熱型,在上述配方中加良姜1份為1號,用於脾胃虛寒型;在上述配方中加入川樸1份為2號,用於肝鬱氣滯型;在上述配方中加入石斛1份為3號,用於脾胃溼熱型。本發明膠囊的生產方法是將鮮紫河車恆溫乾燥,研成細末,若為幹品可直接研成細末;自芨去浮毛,洗淨自然乾燥,研成細末;元胡洗淨,乾燥,再用醋炒至黃色,研成細末,砂仁,乾燥後研成細朱,其餘藥物均洗淨自然乾燥,研成細末,過80-100目篩,按上述比例混合裝入0號膠囊,每100粒為一瓶,每粒含生藥0.5g。
本發明的服用方法是每日三次,每次四粒,飯前服用。
本發明的組方機理及藥理是1.元胡性味辛溫,入肺、肝、脾經,主要起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療由氣血凝滯引進的胃脘痛。中醫治療中的胃痛,大多因氣滯而生,所以元胡可理氣、活血止痛,元胡在此為主藥。
2.白芨性味苦、甘、寒,入肺、肝、胃經,主要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作用,胃痛包括胃炎、潰瘍等,胃黏膜充血水腫,它可收斂,使胃酸分泌減少,同時現代藥理研究,它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以用以治療潰瘍,可使黏膜免受胃酸刺激,以消腫生肌。
3.砂仁性味辛溫,入脾、胃經,主要有行氣開胃,溫脾止瀉、理氣的作用,可治療因氣滯引進的胃滿、噁心、嘔吐、脾虛瀉洩等,與元胡配伍,可使雙方作用增強。
4.枳殼性味苦酸、微寒,入脾、胃經,主要破氣、消積、化痰、下氣通便,用於腹脹、停食納差。現代藥理有使胃腸蠕動加強作用,中醫認為痛則不通,所以枳殼以通為用,氣滯消除,疼痛減輕。
5.紫河車性味甘、成、溫,入心腎經。作用為補氣養血。中醫認為胃脘痛為氣虛,脾胃陰虛為主。現代藥理認為紫河車有多種激素,可增加免疫能力,慢性胃病也因身體免疫功能下降,胃內攻擊因子增強,而防禦能力不足所致,紫河車可增加防禦因子,使疾病很快好轉。
6.良姜性味溫辛,入胃經。有活血祛寒作用,與主方配伍為王氏治胃靈膠囊1號,治療脾胃虛寒型。川樸性味辛苦,入肝經,有健脾理氣作用,與主方配伍為2號,主要治療肝鬱氣滯型。石斛性味甘寒,入胃、陽明經,有滋陰涼血作用,與主方配伍為3號,治療脾胃溼熱型。
本發明人從94年3月以來選擇310例治療組和235例對照組進行臨床效果試驗。
表1545例治療組與對照組的中醫分型
表2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
表3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後的病理效果比較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本發明組方科學,中醫中藥辯證施治治療慢性胃炎療效確切,充分利用藥物有效成份,服用方便,經8年來對比試驗,總有效率達93.9%,比對照組的69.3%高24.6%,本發明藥物療效好,療程短,醫療費用低。主要用於各種胃炎,胃黏膜出血、充血,胃潰瘍等。
權利要求
1.胃疼膠囊,其特徵在於其基本配方為紫河車1份,白芨3份,元胡2份,砂仁1份,枳殼2份,在其中加良姜1份為1號,用於脾胃虛寒;在其中加川樸1份為2號,用於肝鬱氣滯,在其中加石斛1份為3號,用於脾胃溼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胃疼膠囊,其特徵在於該藥的生產方法是將鮮紫河車恆溫乾燥,研成細末,若為幹品可直接研成細末;白芨去浮毛,洗淨自然乾燥,研成細末;元胡洗淨,乾燥,再用醋炒至黃色,研成細末;砂仁乾燥後研成細末,其餘藥物均洗淨自然乾燥,研成細末,分別過80-100目篩,按上述比例混合後裝入0號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其特徵是它由紫河車、白芨、元胡、砂仁、枳殼等藥物組成,適用於脾胃虛寒、肝鬱氣滯和脾胃溼熱等症。其優點是:改變傳統的煎劑,充分利用藥物有效成分,病人樂於服用;組方科學、新穎,治療效果顯著,經對比試驗總有效率治療組比對照組高24.6%,胃炎、胃黏膜出血、充血,胃潰瘍等有很好療效。
文檔編號A61K35/48GK1281713SQ0011436
公開日2001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27日
發明者王念夫, 趙玉東, 張瑞亮, 李廣彬 申請人:王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