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14:06:35 2
專利名稱: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屬服裝面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使人們對服裝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保暖面料一般比較臃腫,不便於運動又缺乏美感;對於極端低溫、陰暗潮溼環境下的工作者或運動者,普通保暖面料並不能很好的滿足服裝的保暖性要求。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保暖面料,通常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實現方案一採用羽毛、中空化纖純紡或混紡紗經緯交織,增加織物含氣量,減少熱量以傳導方式散失;或採用超細旦纖維高密度配置,阻止空氣透過,減少熱量以對流方式散失;方案二 採用陶瓷微粉纖維純紡或混紡紗經緯交織或對織物表面鍍膜處理,使人體的輻射熱在面料的內層上反射,減少熱量以輻射方式散失。然而,方案一的不足在於採用羽毛、中空纖維或超細旦高密度的配置只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傳導或對流形式的熱量散失,而且靜止空氣含量僅藉助於紗線的中空結構來實現;方案二的不足在於採用陶瓷微粉纖維或織物表面鍍膜處理,雖能減少輻射熱在面料內層上的反射,但無法減少傳導、對流形式的熱量散失,因為只有一組經紗和一組緯紗,最重要的是兩種方案均僅體現保暖作用,功能單一,且保暖效果不是很理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質輕保暖效果理想、柔軟舒適、吸溼透氣、殺菌抑菌且簡單易行的梭織複合保暖面料。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所述面料是由一組經紗與三組緯紗重疊交織而成,其中三組緯紗分別為表緯、中緯和裡緯,表緯中緯裡緯=1 1 1排列;經紗與表緯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表層,經紗與裡緯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裡層,經紗與中緯以組織循環紗線數 I^j=Rw=S的蜂巢組織作中層,將蜂巢組織的中層夾在複合保暖面料的中間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封閉的中空結構;所述經紗為60s長絨棉,手感舒適光澤柔和;所述表緯為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與50D彈性聚酯Τ-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表緯,此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是以碳化鋯微粉(平均粒度彡0. 4 μ m)為芯,以滌綸為皮的複合纖維。所述中緯為50D Coolmax網絡絲(吸溼排汗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1排列的一組中緯。所述裡緯為由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裡緯。此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含銀離子能夠使細菌、真菌體內的蛋白質失去活性,起到殺菌的效果,所以裡層面料具有殺菌抑菌功能。所述經紗密度為180根/inch,表緯密度為100根/inch ;中緯密度為100根/ inch,裡緯密度為100根/inch。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它是在重疊相連的緯面緞紋組織的表裡層之間新增一個具有凹凸感的蜂巢組織的中間層,面料利用三層立體結構以及蜂巢組織的中空環境最大限度的容納靜止空氣,同時超細旦網絡絲與彈性聚酯T-400的搭配,使面料的保暖蓬鬆性進一步增強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其次,表緯的陽光吸熱性及反射紅外線,能夠實現對中空環境的靜止空氣實施積極加熱的作用,中緯的吸溼導溼性以及裡緯的殺菌抑菌性、吸溼透氣使面料實現了舒適保健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採用三層的立體結構,能夠發揮表、中、裡層面料特性以及立體中空環境,達到優勢互補和增強的效果。2、所述經紗為60S長絨棉,手感舒適光澤柔和。所述表緯為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表緯,此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是以碳化鋯微粉為芯,以滌綸為皮的複合纖維,利用碳化鋯微粉的吸收太陽光中波長<2 μ m的光,以紅外線的輻射的形式轉化為熱傳遞給人體,人體散發的熱屬於遠紅外線,又被solar-α反射回人體,所以在陽光照射下,這種纖維製成的衣服較普通衣服高2 8°C,即使陰天溫度比普通服裝高2V,所以表層面料具有吸收太陽能,實現積極產熱的功能。3、所述中緯為50D Coolmax網絡絲(吸溼排汗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中緯,Coolmax纖維橫截面形狀獨特——呈扁平的「十」字型,纖維表面形成四條排汗管道(即四管狀),而且十字型截面使纖維之間存在很大的空隙,具有很好的透氣性。正是由於這種纖維的獨特物理結構,隨時可以把皮膚上的汗溼抽離皮膚,傳輸到面料表面從而迅速蒸發,使皮膚保持乾爽和舒適;彈性聚酯T-400是由兩種不同熱收縮率的聚酯纖維複合紡絲而成,因而中層面料具有吸溼導溼性和良好的保暖性及蓬鬆性。4、所述裡緯為由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裡緯,此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含銀離子能夠使細菌、真菌體內的蛋白質失去活性,起到殺菌的效果,所以裡層面料具有殺菌抑菌功能。5、採用高支高密不僅解決三層結構可能帶來的厚重問題,而且高支、超細旦使面料柔軟細膩,高密度的設計使得面料緻密有一定的防風透氣性。6、本實用新型的面料在後整理加工過程中,無需添加抗菌、吸溼導溼、陶瓷微粉等化學助劑,簡化整理生產流程和降低整理生產控制難度,沒有化學殘餘。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三層的立體結構相對於單層緞紋結構使得構成面料的紗線系統增加了兩倍即中緯與裡緯,在體現面料的功能性設計上就增加了兩倍的發揮空間,更能豐富或增強面料的功能化;緯紗的彈性收縮性進一步加強了中層蜂巢的凹凸感,使面料中層立體效果最大化而正反面平整,增加織物的美觀性、保暖性,且賦予面料一定的彈性, 所以本實用新型織成的面料特別適合極端低溫和陰暗潮溼惡劣環境工作者和運動者。
[0023]圖1為現有技術中保暖面料結構示意圖(單層緞紋組織)。圖2為本實用新型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三層緞紋組織)。圖3為本實用新型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整體組織圖。圖中附圖標記經紗1表緯2中緯 2 『裡緯2"。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參見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保暖面料結構示意圖。由圖1可以看出,現有技術中保暖面料,它由一組經紗ι和一組表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而成即單層緞紋組織結構。實施例2 參見圖2 圖3,圖2為本實用新型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結構示意圖。圖 3為本實用新型梭織複合保暖面料的整體組織圖。由圖2和圖3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梭織複合保暖面料,它是由一組經紗1與三組緯紗重疊交織而成,其中三組緯紗分別為表緯2、 中緯2'和裡緯2'『,表緯2:中緯2'裡緯2',=1:1:1排列;由圖2可知經紗1與表緯 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表層,經紗1與裡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裡層,經紗1與中緯2'以組織循環紗線數Iij=Rw=S的蜂巢組織作中層,此處Rw分別表示經、緯組織循環紗線數。所述蜂巢組織的構造方法是這樣首先以1/4斜紋形成的菱形斜紋為基礎組織 (改變方向前的經緯紗線數kj=kw=5,組織循環紗線數I^=RW=8),再把菱形對角線的右下角部分的折線向下拉一格,然後在被對角線劃分的且與對角線相隔一個緯組織點的上下空白面積內,經組織點按浮線長度由裡向外逐漸增長,此時從正面看,對角線上下部分呈現由內向外的經浮長線圍繞,左右呈現由內向外延長的緯浮長線圍繞;從反面看,對角線的上下部分呈現由內向外的緯浮長線圍繞,左右呈現由內向外延長的經浮長線圍繞,從而正反兩面均形成四周浮線鬆弛隆起而中心浮線凹下的長方形蜂巢組織。所述經紗1為60s長絨棉,手感舒適光澤柔和。所述表緯2為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 α與50D彈性聚酯Τ-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表緯,此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是以碳化鋯微粉(平均粒度彡0. 4 μ m)為芯,以滌綸為皮的複合纖維。所述中緯2』為50D Coolmax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
的一組中緯。所述裡緯2』,為由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裡緯。所述經紗1密度為180根/inch,表緯2密度為100根/inch衝緯2』密度為100 根/inch,裡緯2』,密度為100根/inch。
權利要求1.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料是由一組經紗(1)與三組緯紗重疊交織而成,其中三組緯紗分別為表緯(2)、中緯(2』)和裡緯(2』』),表緯(2):中緯(2』):裡緯 (2』 ')=1:1 1排列;經紗(1)與表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表層,經紗(1)與裡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裡層,經紗(1)與中緯(2』 )以組織循環紗線數Iij=Rw=S的蜂巢組織作中層,所述民、Rw分別表示經、 緯組織循環紗線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其特徵在於 所述經紗(1)為60s長絨棉;所述表緯(2)為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與50D彈性聚酯Τ-400網絡絲按照 1 1排列的一組表緯,此50D陽光蓄熱保暖纖維solar-α是以平均粒度< 0. 4 μ m的碳化鋯微粉為芯,以滌綸為皮的複合纖維;所述中緯(2』 )為50D Coolmax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中緯;所述裡緯(2』 』)為由50D銀離子滌綸網絡絲與50D彈性聚酯T-400網絡絲按照1 :1排列的一組裡緯;所述經紗(1)密度為180根/inch,表緯(2)密度為100根/inch ;中緯(2』)密度為100 根/inch,裡緯(2』』)密度為100根/inch。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梭織複合保暖面料,所述面料是由一組經紗(1)與三組緯紗重疊交織而成,其中三組緯紗分別為表緯(2)、中緯(2')和裡緯(2''),表緯(2)∶中緯(2')∶裡緯(2'')=1∶1∶1排列;經紗(1)與表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表層,經紗(1)與裡緯(2")按一上七下緯飛數為5交織成8枚5飛緯面緞紋作裡層,經紗(1)與中緯(2')以組織循環紗線數Rj=Rw=8的蜂巢組織作中層。本實用新型面料集質輕超保暖性、柔軟舒適性、吸溼透氣性及殺菌抑菌性於一身,且生產過程簡單易行。
文檔編號D03D21/00GK202099477SQ20112016027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9日
發明者劉鎖銀, 胡寶栓 申請人:江陰福斯特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