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英語有必要學漢語嗎(海外兒童學中文)
2023-09-09 23:35:41 1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信息爆炸的世界,我們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作為家長,孩子的學習當然是重中之重。語言類學習中,「英漢之爭」高居不下。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英語更簡單,26個字母排列組合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其他聲音則覺得身為華裔,學漢語更簡單。
其實,英語和漢語對於孩子來說,各有各的難學之處。這麼說,難免有和稀泥之嫌。故接下來,我們會就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
小孩子學英語難嗎?
英語是一門入門簡單精通難的語言。孩子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往往只模仿會了幾句簡單的句子,家長就會很開心。然而,這連英語學習的開端都還算不上。
英語學習的開端,應該是語法,而且是結合語用的活的語法。可能有人就不同意了:字母怎麼算?單詞不用背了嗎?當然不是。對一門語言的運用,是要著落在正確的語法上的。
字母和單詞,包括短語,充其量只是零部件而已。
對於兒童學習英語而言,最難的莫過於語法。往往在孩童時期,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很有限,可英語語法恰恰是最講邏輯的(當然和其他羅曼語族的分支相比,它已經算是相當寬容的了)。
時態算是語法中最容易出錯的部分了。從剛開始較為簡單的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到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等,以國內的教材為例,會有一個飛躍式的提升。
孩子的認知無法跟上突然變得複雜的語法,很容易對英語學習反感。所以很多小孩子學習英語和學習漢語之間,他們會覺得英語更難一點。
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此處的討論是對標母語使用者的,而非各種證書水平。以如今國內大學非英專生人手一本的大學英語六級證書為例,放到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一對比,約等於小學畢業。
通過漢語測試HSK3級的留學生,在與國人對話時,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在兒童學習英文的過程中,目前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TPR教學法」和「自然拼讀法」。TPR希望通過手勢等身體動作來讓孩子對語言進行聯繫,進而記住直接學習枯燥無味的單詞等。
自然拼讀法則是跳過音標學習,直接對單詞進行拼讀,由實例讓孩子自己找出規律。
英語的難,在學習後期主要表現為一詞多義和眾多「固定搭配」的難以辨析。換言之,就是「這句話裡的每個單詞我都懂,但放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
以「plum」為例,它既可以是梅子,也可以是李子,而在中文中它們完全不是同一種水果。
小孩子學中文難嗎?
中文學習和英文學習恰恰相反,屬於入門較難,後續越學越簡單。
即便是成人學習者,有不少也會在開始學習中文時被拼音和偏旁部首勸退。拼音固然有與英文字母幾乎一致的長相,讀音卻大相逕庭。
孩子在學習拼音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的發音器官還沒有徹底適應某一語言,相較成人的發音器官更有可塑性。
同樣,孩子的聽覺器官能分辨出細微的發音變化。孩子會根據自己聽到的中文發音主動糾音,順利通過語音關。
一般情況下,學會拼音的孩子會在一段時間內(通常為一到三個月)會對自己的中文學習能力表現出空前的自信。所以說對於這個階段的小孩子來講,學中文和學英語哪個難,我想答案顯而易見。
然而,這些孩子有一個必須慢慢改變的習慣。每當開始閱讀,他們會第一時間去找拼音。這是由於漢字和語音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系統。
如果急於求成,逼著孩子不去看拼音,明顯是不可取的。就像剛開始學騎自行車一樣,中文學習者在掌握平衡之前,很難不去死死抓住「拼音」這對車把。
等到熟練之後,有了音形對應,孩子自然就會慢慢鬆開,乃至放開把手了。
「沉浸式」環境是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可以提供沉浸式中文學習環境,一定對孩子的中文學習大有裨益。「百聞不如一見,百練不如一用。」
任何語言都要放到真實的語境中使用才能真正掌握。所以說真的要來討論小孩子學英語和學漢語哪個難,我想得具體而論。
中文的難學之處,在於不論你學了多少所謂的「語法」,都會遇到成噸的特例。對於第一語言有嚴格語法規則的孩子來說,中文的這種「隨意」是相當致命的,甚至於非常打擊他們學習中文的信心。
作為一種包容度很高且逐漸去嚴肅化的語言,漢語中的外來詞,音譯以及「網絡熱詞」和「梗」也讓中文在實際運用中變得紛繁複雜。漢語發展的時間跨度長,也導致了相當多的古今異義等現象。
所以,語言學習的精通,歸根結底還是要到文化上來的。不了解文化背景,別說是孩子,就是家長自身也很難理解中文。這在任何語言學習中都是一樣的。
故而,語言學習真正培養的,是孩子勇敢接觸和接受新事物的內心。
孩子對語言的態度,會極大地影響學習動機的強度和學習的持久性。語言本質上是一種交流工具。雖然它們會部分打上民族的烙印,卻並不妨礙全世界人民的使用。
英語和漢語到底哪個更難?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過我相信,各位了解了以上的一些規律和阻礙學習的因素後,能讓孩子們在今後的語言學習中少走彎路。
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所在。難不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想不想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