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
2023-09-14 01:54:30 2
專利名稱: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接觸器吸合方法,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目前技術;現在所使用的接觸器都採用直接式吸合方法,在使用中都存在著吸合電流大,吸合電壓高,與PLC和集成電路匹配存在著一些困難,而且生產成本高,材料消耗大,並且還存在著鐵芯因經常導磁而殘存的剩磁,導致線圈失電後鐵芯還緊緊相吸,從而輕則導致設備損壞,重則發生傷亡事故。圖4E為本發明的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中的動接觸點俯視4F為本發明的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中的動接觸點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接觸器的底座合10裡的頂部平面上,把靜接觸點底座板5下平面朝下放上去後,在底座合10裡下平面下四個分別靠近四角的四個孔中串入螺栓18後適當擰緊,把靜接觸點底座板5先在底座合10上固定好。在固定架框6中間,把線圈9左右兩端和固定架14左右對準後放進去,在固定架 6右側面外的長方型孔口外,把固定管14的前端對準該孔口插入後到底,再在固定管14後端平面的平面兩邊上的兩孔中串入螺栓13後擰緊,把線圈9固定好。此後把固定架6上端平面的三個兩圓一方的孔對準底座合10裡的下平面上的三個相應的孔放上去後,在方孔兩邊的圓孔中旋入螺栓7後擰緊。把移動架4凸出體左右兩邊的兩孔對準動接觸點固定塊0的下平面上左右兩孔貼上去後,把兩個合適的螺栓19旋進去後擰緊。此後把動接觸點固定組合上的三個動觸點1 與靜接觸點固定塊的三對靜觸點組合2,3上下左右前後對準後,再把動接觸點固定塊0下端的移動架4凸出體從上往下插入靜接觸點底座板5上平面中間的方孔中,該凸出體4被插入後順序也進入固定架6左側面下凸出平面上的方孔中。把吸合板11後端平面上的長槽孔16按後端孔口在上的方向,插入固定左側平面的長槽孔口內後,先後從移動架4下端的凸出體凹口與固定架6左中側平面上的孔口和固定管14後端集合部位,再把固定軸從移動架凸出體4近下端內凹口左右外側面上的對穿孔中串入。此時在吸合板11前端平面左右兩邊的後平面上較大孔口內分別把喇叭型彈簧15 大的一頭放進去後,又分別把兩個合適的螺栓12放進吸合板11前端平面上的兩個孔口中後又串入喇叭型彈簧15中間的孔內,再分別先後旋入固定架6左中側平面兩邊的有螺紋的孔中後固定。至此組裝結束。當線圈9通電後,固定管內14產生磁場,把吸合板11從固定管後端朝前端方向吸拉,使吸合板11被吸拉進固定管14內。在此過程中,隨著吸合板11的向後移動,吸合板11 左右側平面上的斜向長槽孔16 口和動接觸點固定塊組合0.,1下端的移動架下端凸出體4 凹口前後外側面上的對穿孔中的固定軸20被斜向長槽孔16上側邊壓下,帶動整個動接觸點固定塊組合0,1也一起往下壓,使上下動靜接觸點1,2,3吸合,此時被固定在吸合板11 前端平面後的喇叭型彈簧15也被壓縮。當線圈9失電後,固定管14內磁場消失,吸合板11被其前側平面後的喇叭型彈簧 15向前彈出,同時吸合板11在其左右側平面上的長斜槽孔16和動接觸底座板0. 1組合下端的移動架凸出體4凹口左右側外平面上的對穿孔中的固定軸20也被抬起,帶動整個動接觸點組合0.,1上移,從而使靜動接觸點1,2,3之間的吸合分開。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固定架上從上往下裝有移動架,固定管, 吸合板,所屬部件包括;1,固定架,2,固定管,3,吸合板,移動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徵在於;基本為四方型框架,底邊框從後向前延伸至適當位置後向下作直角轉彎,再作適當延伸後所形成的平面中間有孔對穿,底邊框從前中側面直角彎處開始向後延伸至適當位置上,向上作直角彎後繼續向上延伸至合適位置後,向前再作直角彎後,繼續向前延伸至合適位置向下作直角彎後,再向下延伸過底邊線後至適當位置向更前側方向作直角彎後,再延伸至適當位置後向上作直角彎延伸至適當位置後為止,固定架後側平面上中心部位上有一個呈長方型的長槽孔,長槽孔較長的左右兩條邊線和後側平面相近的左右兩條邊線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平行,長槽孔上下兩條短邊線和後側平面上下兩條邊線之間距離相等且平行,固定架後側平面上下邊線之間的中心線上近兩頂端和後側平面左右兩邊線之間相同距離左右兩處點上各有一孔對穿,孔中有鏍紋,同樣在前側平面上也有一個長槽孔和兩個圓孔和後側平面上的長槽孔和兩個圓孔以同樣的位置對穿分布在前側平面上,前側平面上的長槽孔面積略小,兩個圓孔內有螺紋,另外在固定架前中側平面上也有長槽孔對穿其大小和位置與固定架後側平面上的長槽孔相同,只是在固定架前側和前中側平面上,各自同一條橫向中心線與其各自所在的平面下端底線的距離要明顯的大的多,而且前中側平面下端過底邊線下延伸平面上還有一圓孔對穿,孔徑略小於底框前端向下作直角彎後形成的平面中心的圓孔,其孔中有螺紋,且兩孔中心點前後吻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管其特徵在於;為方型且不導磁的管型狀,其中一頭管口較長的對應兩條邊各自向外作直角彎後相同距離的適當延伸,形成的兩邊平面上各有一個圓孔對穿,兩孔的各自中心點離開兩條管口邊之間的距離相等,兩孔的中心點連成直線與兩條較長的邊線作十字交叉,和管口上下兩條邊線之間的距離相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合板其特徵在於;為長條狀,在其長條型左右側平面上有一條兩邊線平行的長槽孔對穿,長槽孔與吸合板左右側平面上下的兩條邊線呈斜向型,吸合板前端有一個適當厚度的平面,左右中心部位與長條狀縱向平面線呈直角狀固定連接,其中心部位線左右兩邊平面上,上下平面邊線之間的中心線左右近頂端處各有一圓孔對穿, 兩孔和平面左右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相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架其特徵在於;整體為丁字型,上端平面左右長前後短, 前後兩邊線之間中心線上有兩個圓孔對穿,兩個圓孔的中心點和上端平面左右的邊線之間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相等,下端平面下中心部位下有其上下截面呈方型的凸出體向下作適當延伸,凸出體上下截面中心點連成直線與移動移動架上端平面平面線前後左右呈直角交叉,凸出體下端截面上有適當深度的凹口,凹口內兩條邊平行,兩條邊線和移動架上端平面前後邊線呈直角交叉,凹口外橫左右兩條邊線面上有孔對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增益型吸合方法。有益效果;1.生產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消耗。2.吸合電流小,吸合電壓低,使之能和PLC等集成電路形成更有效的匹配。3.性能可靠性大為提高,杜絕了鐵芯吸合後因產生剩磁而發生的不釋放現象。本發明所屬部件包括;1.固定架,2.固定管,3.吸合板,4.移動架。
文檔編號H01H50/64GK102194609SQ20101011794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5日
發明者陳海水 申請人:陳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