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豐盈富足的境界(精神富足靈魂豐盈)
2023-09-14 09:50:21 2
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簡單質樸。一個人的境界越高,越注重精神上的滿足,而非物質上的享受。
物質上的富足,不是真正的富足和幸福,真正的富足是內心的富足,也就是說精神的富足,生命才有意義,才有快樂幸福的感覺。「精神富足」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抱負,人格偉大,品德高尚並且擁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精神是描述有智動物內在現象的名詞,人們對有智動物的心理意識的認識是逐漸去神秘化的過程。內在的富足決定外在的富足,內在的豐盛吸引外在的豐盛。向內是人生富足的開始。內心富足,精神豐盈,活得舒心。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你要讓自己的生活無限強大,任何事情都不會打倒你,只有這樣你才會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在平凡的人生中創造不平凡。生在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有禮之人會做人,有人緣,多朋友。有禮之人會做事,注重形象,有教養,不樹敵,成功路上事事順。
享受工作。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心中常貯千裡志。為了夢想努力拼搏,回頭看,你會發現那些苦難,後來卻成為了你人生的財富。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苦想沒盼頭,苦幹有奔頭。當你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時,生活就是一種享受。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樹立正確的事業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規避困難,出現問題及時糾正,找到工作中的樂趣,全心全意對待工作。做好本職工作不僅是將目前現有的工作做完,還要把工作做好做精,同時做到對工作的未來發展有益或者有促進作用,讓自己擁有超越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熱愛工作,投身事業,在這一過程中,抑制私心,陶冶人格,同時積累經驗,提高能力。這樣,才能獲得周圍人們的信任和尊敬。
知足常樂。老子說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也是平常人的心態,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只求家庭美滿,父母健康,子女善良,這樣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嚮往的。內心強大的人,不管遇到任何遭遇,內心都要帶著一股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勇敢面對。誰要是在內心裡真正是知足常樂,他就能獲得一切幸福。堅毅和果敢,是經歷人生百態後修得通透。沒有坎坷崎嶇不叫命運,沒有大風大浪不叫人生。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去見識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奇妙的人,汲取更廣泛的知識,不需要過多的稱讚,因為自知有多好,內心強大無勝於外表浮華。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常樂,不願乎其外。事事不能太精,太精無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無友。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知道包容,方顯大度。做個內心陽光的人,不憂傷,不心急,堅強,向上,靠近陽光,成為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別人過多的稱讚,自己知道自己好就可以,內心的強大,永遠勝過外表的浮華。
收斂欲望。人最大的財富,是在於無欲眾生皆為利來,浮沉皆為利往。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太過於計較得失,只會越活越狹隘,太過於執著怨懟,只會越活越生氣。高貴的靈魂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感悟而來的。追求「富有」,絕不能僅僅只追求物質財富,尤其是在物質需求基本能滿足後,追求內心強大、精神富有才是最為重要。內心富有的人能不受外界太多幹擾地保持自己快樂的心境,並且不管是否一個人都能過的充實有意義。他們能安於貧困,也能享得富足,無論自己實際經濟水平如何,和人交往不卑不亢,對世界充滿善意。貪慾是修身養德的大敵。個人自重,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利;對人尊重,重人格、重勞動、重權益;辦事穩重,講原則、講程序、講效率。正直和誠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心有尺規行不亂,行得正,坐得端,不缺骨氣,不少志氣; 少一些欲望,少一些心機,多一些靈魂的自得其樂。
作者:董曉龍
編輯:王晨偉
責編:鄭黎波
主編:姚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