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軸沉孔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14 09:40:25 1
一種多軸沉孔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包括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立柱(4),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柱(4)上的水平工件臺(6),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工作檯(6)上方還設有通過第一動力裝置驅動可在所述立柱(4)上做豎直滑動的刀頭組體(8),所述刀頭組體(8)包括支撐盤(10)、主動杆(12)、從動杆(16),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需要調節鑽頭(23)的高度,從而實現同時鑽不同深度孔的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多軸沉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軸沉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多軸沉孔裝置即多軸攻牙機,是一種運用於機械領域攻牙、絞孔的工具機設,20世紀80年代日本人最早使用其設備,後經臺灣傳入大陸。距今已有二十幾年的歷史。一臺普通的多軸攻牙機一次能把幾個乃至十幾二十個孔或螺紋加工出來。如配上油壓或數控裝置,可自動進行快進、工進(工退)、快退、停止。成本與效率都優於加工中心。多軸攻牙機也稱群鑽或群攻,一般型號可同時鑽攻2-16孔,提升效率,固定機種軸數不拘,鑽軸形式,尺寸大小可依客戶之需進行設計加工。
[0003]現有技術中的多軸攻牙機通常僅能加工同一深度孔,給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加工不同深度孔的多軸鑽孔機。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包括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水平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工作檯上方還設有通過第一動力裝置驅動可在所述立柱上做豎直滑動的刀頭組體,所述刀頭組體包括,
[0006]-支撐盤,其內設有空心的第一內腔;
[0007]-主動杆,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上且與所述支撐盤同心,所述主動杆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中的主動輪;
[0008]-從動杆,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上,所述主動杆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中的從動輪,所述從動輪通過傳動件與所述主動輪連接,所述從動杆內設有貫穿其豎直方向的第二內腔,所述所述第二內腔內內設有均可在其中滑動的活動杆和連接杆,所述活動杆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上端,所述連接杆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的下端且與一鑽頭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杆和連接杆之間設有通過第一彈簧與所述從動杆的內壁連接的凸塊,所述凸塊其上表面為向下傾斜的斜面,其下表面為水平面。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件為包括第一傳動帶和第二傳動帶,所述第一傳動帶連接所述主動輪和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所述第二傳動帶連接各個所述從動輪。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張緊輪,所述張緊輪位於兩個所述從動輪之間,且通過第二傳動帶與所述從動輪連接。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盤上還設有一滑槽,所述張緊輪可在所述滑槽上滑動,所述張緊輪上方和/或下方設有一用於將其壓緊在所述滑槽上的夾緊裝置。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杆上設有向所述從動杆內壁延伸的水平凸臺,所述水平凸臺與所述從動杆的底板間通過第二彈簧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需要調節鑽頭的高度,從而實現同時鑽不同深度孔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中第一內腔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圖1中從動杆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2_底座;4-立柱;6_水平工作檯;8_刀頭組體;10_支撐盤;11_第一內腔;12-主動杆;14_主動輪;16_從動杆;18_從動輪;20_第二內腔;22_活動杆;23_鑽頭;24-連接杆;26_第一彈簧;28_凸塊;30_第一傳動帶;32_第二傳動帶;34_張緊輪;36_滑槽;38-水平凸臺;40_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立柱4,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柱4上的水平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工作檯6上方還設有通過第一動力裝置驅動可在所述立柱4上做豎直滑動的刀頭組體8,所述刀頭組體8包括,
[0020]-支撐盤10,其內設有空心的第一內腔11;
[0021]-主動杆12,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10上且與所述支撐盤10同心,所述主動杆12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11中的主動輪14 ;
[0022]-從動杆16,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10上,所述主動杆12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11中的從動輪18,所述從動輪18通過傳動件與所述主動輪14連接,所述從動杆16內設有貫穿其豎直方向的第二內腔20,所述所述第二內腔20內內設有均可在其中滑動的活動杆22和連接杆24,所述活動杆22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16上端,所述連接杆24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16的下端且與一鑽頭23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杆22和連接杆24之間設有通過第一彈簧26與所述從動杆16的內壁連接的凸塊28,所述凸塊28其上表面為向下傾斜的斜面,其下表面為水平面。
[0023]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當需要調節鑽頭23的高度,使鑽頭23位於高位時,向下按壓從動杆16中的活動杆22,活動杆22向下運動直到其壓迫到凸塊28的斜面,繼續下壓該活動杆22時,將壓迫凸塊28向從動杆16的內壁運動,從而使的連接杆24向上運動,帶動鑽頭23上抬;當需要節鑽頭23的高度,使鑽頭23位於低位時,向下拉動連接杆24至凸塊28的下方,凸塊28在第一彈簧26的作用下向遠離活動杆22內壁方向彈出,此時鬆開連接杆24,連接杆24的頂部抵靠在凸塊28的底面上,此時鑽頭23處於低位。
[002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件為包括第一傳動帶30和第二傳動帶32,所述第一傳動帶30連接所述主動輪14和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18,所述第二傳動帶32連接各個所述從動輪18。
[0025]使用傳動帶連接,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容易維修。
[002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張緊輪34,所述張緊輪34位於兩個所述從動輪18之間,且通過第二傳動帶32與所述從動輪18連接。
[0027]設置張緊輪34,從而可以調節第二傳動帶32的張緊度,進而可以調節各傳動輪的位置,以便根據需要調節個鑽頭23的位置尺寸。
[002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盤10上還設有一滑槽36,所述張緊輪34可在所述滑槽36上滑動,所述張緊輪34上方和/或下方設有一用於將其壓緊在所述滑槽36上的夾緊裝置。
[0029]設置滑槽36,便於張緊輪34的滑動,並且設置夾緊裝置,從而在張緊輪34滑動後,使其位置固定。
[003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杆24上設有向所述從動杆16內壁延伸的水平凸臺38,所述水平凸臺38與所述從動杆16的底板間通過第二彈簧40連接。
[0031]設置水平凸臺38和第二彈簧40,便於連接杆24回彈,從而抵靠在凸塊28的底部。
[0032]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實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包括底座(2),設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立柱(4),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柱(4)上的水平工作檯(6),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工作檯(6)上方還設有通過第一動力裝置驅動可在所述立柱(4)上做豎直滑動的刀頭組體(8),所述刀頭組體(8)包括, -支撐盤(10),其內設有空心的第一內腔(11); -主動杆(12),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10)上且與所述支撐盤(10)同心,所述主動杆(12)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11)中的主動輪(14); -從動杆(16),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在所述支撐盤(10)上,所述主動杆(12)上固定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內腔(11)中的從動輪(18),所述從動輪(18)通過傳動件與所述主動輪(14)連接,所述從動杆(16 )內設有貫穿其豎直方向的第二內腔(20 ),所述第二內腔內(20 )內設有均可在其中滑動的活動杆(22)和連接杆(24),所述活動杆(22)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16)上端,所述連接杆(24)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從動杆(16)的下端且與一鑽頭(23)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杆(22)和連接杆(24)之間設有通過第一彈簧(26)與所述從動杆(16)的內壁連接的凸塊(28),所述凸塊(28)其上表面為向下傾斜的斜面,其下表面為水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件為包括第一傳動帶(30)和第二傳動帶(32),所述第一傳動帶(30)連接所述主動輪(14)和其中一個所述從動輪(18),所述第二傳動帶(32)連接各個所述從動輪(1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張緊輪(34),所述張緊輪(34)位於兩個所述從動輪(18)之間,且通過第二傳動帶(32)與所述從動輪(18)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盤(18)上還設有一滑槽(36 ),所述張緊輪(34 )可在所述滑槽(36 )上滑動,所述張緊輪(34 )上方和/或下方設有一用於將其壓緊在所述滑槽(36)上的夾緊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軸沉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杆(24)上設有向所述從動杆(16)內壁延伸的水平凸臺(38),所述水平凸臺(38)與所述從動杆(16)的底板間通過第二彈簧(40)連接。
【文檔編號】B23B39/16GK204194858SQ20142053550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魏小龍 申請人:崑山順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