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連接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07:02:55 1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電池連接模組,尤指一種具有補強板的電池連接模組。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池連接模組可安裝於電路板上,其包括絕緣本體,收容於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和插設於絕緣本體內的補強板。其中絕緣本體包括安裝於電路板上的裝配面、於裝配面延伸的若干側壁和於絕緣本體相對的兩側壁向外凸設有用於收容補強板的插置槽,該插置槽為貫通槽;補強板包括焊接部和自焊接部延伸的插入部。
裝配時,補強板沿著絕緣本體的側壁從遠離裝配面的方向向著裝配面插入絕緣本體的插置槽內,為了使補強板準確定位於絕緣本體內,補強板上於插入部上遠離焊接部的一端延伸有若干抵檔片,相應地,為承接此抵檔片,絕緣本體插置槽要有足夠的壁厚,這樣,勢必增大電池連接模組的體積。
然而,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業界需要電池連接模組的體積持續減小,前述電池連接模組過大的體積是不能被允許的。
由此,確有必要對現有電池連接模組的各相關部件與結構加以改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前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減小體積的電池連接模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池連接模組,其包括絕緣本體,收容於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和插設於絕緣本體內的補強板,其中絕緣本體包括裝配面、與裝配面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用於收容補強板的插置槽、用於與對接電子裝置連接的接觸面以及分別連接裝配面、第一表面和接觸面的表面為兩相對的連接面,其中補強板包括焊接部和自焊接部延伸的插入部,插置槽包括自裝配面向第一表面延伸的插入通道和連接插入通道的連接壁,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若干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由兩相反縱長側壁、連接兩縱長側壁的底壁及同時連接兩縱長側壁和底壁的直立壁圍設而成,所述收容槽的兩相反縱長側壁與底壁相距一定距離處凸設有朝向收容槽內延伸的兩卡塊,且兩卡塊分開設置,兩卡塊與底壁共同形成卡制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絕緣本體的插置槽由自裝配面向第一表面延伸,補強板從絕緣本體的裝配面插入插置槽時,插入部抵至插置槽的連接壁上就可將補強板正確定位,不需要採用增加插置槽的厚度的方式來準確定位補強板,這樣就既保證了補強板的正確定位又降低了電池連接模組的體積。兩卡塊與底壁共同形成卡制槽,卡制槽方便固定導電端子。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地,所述補強板插入絕緣本體的插置槽的方向為插入方向,於補強板插入部上設有呈鈍角設置的第二凸刺和可以很容易地刮破絕緣本體的插置槽的內側壁的尖角凸刺,相對於插入方向,尖角凸刺在第二凸刺的前方。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部、自固持部的一端彎折延伸的焊接部、自固持部的另一端延伸的彈性部、連接彈性部自由端的接觸部和自接觸部末端延伸的卡合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池連接模組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所示電池連接模組立體組合圖。
圖3是圖1所示電池連接模組中補強板的立體圖。
圖4是圖1所示電池連接模組中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電池連接模組100可安裝於電路板(未圖示)上,該電池連接模組100包括有絕緣本體10、收容於絕緣本體10內的若干導電端子20和插設於絕緣本體10內的補強板30。
絕緣本體10大致呈矩形,由絕緣材料製成,安裝於電路板的表面為裝配面13,與該裝配面13相對的表面為第一表面15,用於與對接電子裝置(未圖示)連接的表面為接觸面14,分別連接裝配面13、第一表面15和接觸面14的表面為兩相對的連接面16,本實施方式中裝配面13垂直於接觸面14。絕緣本體10還設有若干收容槽11和插置槽12。收容槽11由兩相反縱長側壁112、連接兩縱長側壁112的底壁113及同時連接兩縱長側壁112和底壁113的直立壁114圍設而成,其餘兩面為透空開口。於任意收容槽11的兩相反縱長側壁112與底壁113相距一定距離處凸設有朝向收容槽11內延伸的兩卡塊115,且兩卡塊115並未接觸,兩卡塊115與底壁113共同形成卡制槽116;插置槽12位於絕緣本體10相對的連接面16上,其中,任意插置槽12包括自裝配面13向第一表面15延伸兩插入通道121和連接兩插入通道121的連接壁122。
導電端子20為金屬薄板衝壓彎折而成,其具有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的一端彎折延伸的焊接部22、自固持部21的另一端延伸的彈性部23、連接彈性部23自由端的接觸部24和自接觸部24末端延伸的卡合部(未標示)。固持部21為一長水平板,自固持部21向外凸設若干呈鈍角設置的倒刺211;彈性部23由兩相對設置的呈U形的第一彎弧232、第二彎弧233、連接第一彎弧232、第二彎弧233的銜接片231和自第二彎弧233的末端延伸的傾斜片234組成;接觸部24呈倒V字型,其自傾斜片234末端以更陡的狀態繼續傾斜向上延伸,於最高點彎折成一第三彎弧241後以相反方向向下延伸;卡合部具有自接觸部24繼續延伸並向傾斜片234靠近彎折之第四彎弧251及自第四彎弧251末端延伸寬度寬於第四彎弧251的翼片252。
補強板30亦為金屬薄板衝壓彎折而成,其插入絕緣本體10的方向為插入方向。該補強板30包括插入部31和焊接部32,於插入部31相對的兩側凸設有至少一對尖角凸刺312,該尖角凸刺312可以很容易地刮破絕緣本體10的插置槽12的內側壁並在該插置槽12的內側壁刮出一道滑槽(未標示)。為了將補強板30更好的保持於絕緣本體10內該插入部31相對的兩側凸設有一對呈鈍角設置的第二凸刺311。這裡,相對於插入方向,尖角凸刺312在第二凸刺311的前方。也就是說,當將補強板30插入絕緣本體時,尖角凸刺312先於第二凸刺311插入於絕緣本體10內。於補強板30的插入部31上,尖角凸刺312的寬度大於第二凸刺311的寬度。
組裝時,先將導電端子20插入絕緣本體10的容置槽11內,此時導電端子20的固持部21插入於收容槽11上的卡制槽116內,然後將補強板30的插入部31沿著絕緣本體10的插置槽12的插入通道121從絕緣本體10的裝配面13插入於絕緣本體10內,當補強板30的插入部31抵至插置槽12的連接壁122時補強板30插入完成。
插置槽12由自裝配面13向第一表面15延伸,補強板30從絕緣本體10的裝配面13插入插置槽12時,插入部31抵至插置槽12的連接壁122上就可將補強板30正確定位,不需要採用增加插置槽12的厚度的方式來準確定位補強板30,這樣就既保證了補強板30的正確定位又降低了電池連接模組100的體積。
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