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及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00:22:50 2
專利名稱: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及配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酸性表面活性劑,進行油井解堵的工藝方法和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油井生產時間的延長,油井需要檢泵作業。為了檢泵作業安全和檢泵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在檢泵作業前,用CaCL2或CaBr2水溶液壓井或利用油田汙水壓井。壓井作業造成部分油井檢泵後,產量極具降低。這是由於CaCL2或CaBr2水溶液或油田汙水在壓井過程中,對地層進行了二次汙染,使地層發生了鹼敏、水敏效應。要使油井產量得到恢復,通常採用的措施是對油井進行酸化作業。但是,酸化作業一次費用很高(約25萬元左右),在生產實踐中存在砂巖油田部分油井酸化失效的問題。分析油井檢泵作業後產量「失穩」的原因後,技術人員開始解決油井解堵問題。
目前,為了提高油井解堵效率,提高、恢復壓井後的油井產量,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油井解堵成效。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 1352350A、CN 1508213A、CN 1144255A,屬於油井解堵技術範疇。特別是中國專利CN1352350A公開了一種油層複合解堵工藝。其做法是首先洗井一周;正替有機解堵劑至油層;正擠熱水至油層,關井2至6小時;正擠無機解堵劑;正擠活性水至油層,關井1至2小時;洗井排酸。其中,有機解堵劑配方混苯50%,互溶劑2%,乳化劑1%;無機解堵劑配方主體酸鹽酸(濃度15%)30至60方。其效果是首先解除有機物堵塞,並形成穩定體系,使凝固點、析蠟點降低10℃;再利用有機解堵劑解除有機物的堵塞。這是一種油層解堵的方法,並收到解堵效果。但是,施工過程中需要停止採油,停產後才能往油井內擠解堵液,耽誤油井採油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及配方,利用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解決油井產量「失穩」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酸性表面活性劑的原料及配方原料包括1、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工業品);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工業品);3、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工業品),其分子式是C3F7O(C3F6)nC2F4CO2C2H4N(C2H4OH)2其中n=2--44、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工業品),是一種C20H20F13N2O4、C17H20F17N2O3、C16H17F17N2O4、C12H17F11N2O2的混合物;5、鹽酸(工業品);6、硝酸(工業品);7、水。
配方重量比1、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0%-40%;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10%-45%;3、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35%;
4、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5%;5、鹽酸3-10%;6、硝酸2-10%;7、水30-55%。
主要設備具有攪拌、加熱、冷卻及真空系統的常壓搪瓷反應釜。
配製工藝首先,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四種原料按比例加入常壓搪瓷反應釜。緩慢升溫到90-95℃。在不斷攪拌下加入水使用量的20-30%,繼續攪拌30分鐘後,停止加熱。邊冷卻邊攪拌,冷卻至常溫。按比例加入鹽酸和硝酸,在不斷攪拌下加入剩餘的水。攪拌20分鐘後出料,得到酸性表面活性劑。本酸性表面活性劑可溶於水、酸中,易生物降解,在酸性條件下能發揮出超低的表面張力和界面張力。
酸性表面活性劑性能
注界面張力評價按GB/T 6541-86標準執行。
二、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即現場施工方法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施工作業工藝將酸性表面活性劑加水,配製成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況下,採用泵車將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從油井套管與油管環空注入。注入速度為20-40m3/h,注入數量為30-80m3。然後,用10-30m3清水頂替酸性表面活性液。完成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全過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應用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主要是應用了本發明的酸性表面活性劑。酸性表面活性劑進入地層後具有(1)、能防止巖石表面潤溼反轉,維持地層原有的潤溼性;(2)、具有破乳作用;(3)、能消除粘土晶格膨脹;(4)、清除地層巖石表面的有機物(如石蠟、瀝青、膠質等)。所以本發明酸性表面活性劑具有特殊的油井解堵功能。將其擠入需要解堵的油井中,能很好地起到解堵效果,為油井提高產量,解決油井產量「失穩」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處理劑。另外,本發明施工工藝的有益效果是施工過程不需要油井停抽,在正常抽油作業的同時,往油井內注入酸性表面活性劑。這樣既不影響採油生產,同時完成油井解堵,互不影響。本發明解堵工藝打破了以往解堵作業必須停產的傳統做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利用本發明在多口井中使用,均收到明顯的增油效果。以趙57-35井為例進行說明。趙57-35井是已造成汙染油井。為本井配製60m3,濃度為0.5%的酸性表面活性液。
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9.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22.4%;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0.035%;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0.05%;鹽酸4.3%;硝酸2.7%;水50.715%。
配製過程首先,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四種原料按上述比例,加入2000L的具有攪拌、加熱、冷卻及真空系統的常壓搪瓷反應釜內。緩慢升溫到95℃。在不斷攪拌下加入水使用量的30%,連續攪拌30分鐘後,停止加熱。邊冷卻邊攪拌,冷卻至常溫。按比例加入鹽酸和硝酸,在不斷攪拌下加入剩餘的水。攪拌20分鐘後出料,獲得酸性表面活性劑。
施工過程在解堵施工現場,用製備的酸性表面活性劑加水,配製成用0.5%的酸性表面活性液60m3。在油井不停抽的情況下,採用一臺泵車將濃度為0.5%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從油井套管與油管之間的環空注入,注入速度為30m3/h。注入後,用20m3清水頂替。
趙57-35井,未檢泵作業前,日產液11.8m3/d,日產原油10m3/d,動液面1566m。檢泵作業後,日產液3.6m3/d,日產油2.8m3/d,動液面1678m;2004年8月23日在油井不停抽的情況下,採用本發明的施工工藝和0.5%的酸性表面活性劑大排量從套環空注入60m3。解堵施工後,日產液10.5m3/d,日產油8.1m3/d,動液面1522m,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用設備一臺400型泵車,兩臺10m3罐車。施工費用車輛費約3000元,表面活性劑費約4000元,合計7000元。比常規的酸化作業節約大量作業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施工工藝,應用於油井解堵,其特徵在於將酸性表面活性劑加水,配製成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況下,採用泵車將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從油井套管與油管環空注入,注入速度為20-40m3/h,注入數量為30-80m3,然後,用10-30m3清水頂替酸性表面活性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表面活性劑油井解堵工藝,其特徵在於將酸性表面活性劑加水,配製成0.5%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況下,採用泵車將0.5%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從油井套管與油管環空注入,注入速度為30m3/h,注入數量為60m3,然後,用20m3清水頂替酸性表面活性液。
3.一種應用於油井解堵的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其特徵在於配方原料重量比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0%-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10%-45%;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35%;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5%;鹽酸3-10%;硝酸2-10%;水30-55%。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其特徵在於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9.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22.4%;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0.035%;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0.05%;鹽酸4.3%;硝酸2.7%;水50.715%。
5.一種應用於油井解堵的酸性表面活性劑配製工藝,其特徵在於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按比例加入常壓搪瓷反應釜,緩慢升溫到90-95℃,攪拌並加入水使用量的20-30%,攪拌30分鐘後,停止加熱,冷卻攪拌至常溫,按比例加入鹽酸和硝酸,攪拌加入剩餘的水,攪拌20分鐘後出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酸性表面活性劑,進行油井解堵的工藝方法和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及其製備方法。酸性表面活性劑配方,特徵是配方原料重量比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0%-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樹脂10%-45%;FC-N01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35%;FC-3B氟碳表面活性劑0.0001%-0.05%;鹽酸3-10%;硝酸2-10%;水30-55%。按配製工藝配製。解堵工藝特徵是配製成0.4%-0.6%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況下,將酸性表面活性液從環空注入。然後,用10-20m
文檔編號C09K8/50GK1869148SQ200510072119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5日
發明者付亞榮, 蔡遠紅, 馬永忠, 劉建華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