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給雨果的一封信
2023-09-14 07:16:40 3
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寫給雨果的一封信,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給雨果的一封信(一)
尊敬的雨果先生:
您好!當讀完您的《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信時,我被您那博大的胸懷所深深地感動。
在幾百年前的中國,有一個聞名世界,富麗堂皇的建築,那就是圓明園,那時的圓明園是一個世界性的奇蹟,是世世代代的結晶,圓明園在幻想中國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但又有誰想會去回想在幾百年前的英法聯軍對中國展開的大面積掠奪,並且無情的燒毀了那奇蹟般的圓明園。但是,他們仍然無恥地公然展出了當年的「戰利品」,這是多麼地貪婪無恥。
感謝您的善惡分明,您同情敬佩中國人民的偉大建築,對人類文明的城府偶的敬佩,您是多麼富有正義感。您能公正地指出國家的種種劣行,嚴厲的批評、嘲諷了侵略者的貪婪和無恥。您沒有狹隘的民族觀點,這一點,使我們所最敬佩的。
中國,永遠是希望和平,人人都要向您一樣的正義,隨時用一種正義的心靈來感動正在搞分裂的分子們,讓他們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一切問題。
感謝您對圓明園的高度讚美,但是圓明園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我們永遠保留這片被侵略國的廢墟,讓每個中國人謹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此致
敬禮
寫給雨果的一封信(二)
親愛的雨果:
你好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後,直逼北京,繼而放火燒圓明園,這把火持續了三天三夜將歷時150餘年的圓明園精雕作燃下一大片,這段時間裡,整個中國的歷史已被列強扼住,置向一片深淵的昏色。眾多中國同胞噙著委屈的淚水,扛著屬於自己國家的珍寶艱難的運上一輛輛刻著奇怪符號的馬車。站在馬車上的人,滿臉的亂黑鬍子,撇著軍帽,叼著大煙,架二郎腿,還不時揮著那根牛皮質的馬鞭,一副樂滿的樣子,讓人恨不打一處來。
法將巴特勒寄信於在法國的您,股股冤恨聲隨此傳入你的耳裡。您是法國人,列強國之一,大可不必為此等中國費筆墨,做出與這般情勢不符的事來,可是您沒有,還反而讓您原本憤怒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那封著名的回信深刻地表決了自己的態度及立場,讓極多的年輕後生看到了希望。你毫不猶豫地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瘋狂的批判英法這兩強盜的罪行,讓全人類記住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可是您又未嘗不知那一道理「落後就要挨打」英法兩軍借這在中國幹了多少自認為出色的事?可這一切在您眼中是何等的愚味至令人憤怒,沒有理由的些不平等。
圓明園哭泣著,中國人民強忍著。埋在心中的那一聲吼,再也忍不住了。
中國崛起了,解放以來,半個世紀內一群群或因為您的語言而奮發的青年湧不斷地一批接著一批: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第一艘載人飛船的問天,第一次在北京燃起的奧運聖火。到現在步行街上一個個慕名而來的金髮碧眼………中國再次站在東方的最高點。
雨果,謝謝您的思想的堅定。
祝安
沫夕
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