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與流程
2023-09-14 00:55:20
本發明涉及果樹栽培學及果樹生態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
背景技術:
蘋果矮化密植的常用樹形有細長紡錘性、高紡錘形等,其主要特點是中心幹直立性強,多主枝,不分層,主枝不留側枝,果實直接著生在中心幹或主枝上,因此,中心幹促發枝條、增加主枝數量是蘋果幼樹管理的重點工作。
目前,蘋果中心幹促發枝的主要技術有刻芽、塗抹發枝素等,技術簡單,但費時費工,且發枝素存在效果不穩定等技術問題,溫度、水分和光照是影響果樹芽體萌發的主要條件,在北方偏寒地區,春季溫度低,降雨量少,風大,使果樹芽體在萌發前後普遍遭受逆境脅迫,萌芽晚且不整齊,發育不良,因此,為芽體提供一個較適宜的發育條件是果樹促發枝的關鍵。
例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610805434.8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促進喬砧甜櫻桃中心幹多發枝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苗木選擇選擇兩年生優質大田/營養缽苗木建園,其苗木特徵為:嫁接口完全癒合,適時封頂,正常落葉,木質化程度好,無病蟲害和檢疫對象;步驟二:土壤修整與苗木定植技術秋冬土壤封凍前,根據土壤肥力,每畝撒施有機肥1000-2000kg;酸性土壤,每畝加施土壤調理劑400-800kg,深耕、耙細;土壤修整:丘陵梯田整成中間高、行間低的大壟,壟面寬1.5-2m,壟高30-40cm;平原地區整成臺田,園邊挖排水溝;喬砧密植的株行距採用1.5-2m×3.5-4m;苗木定植:按栽植株行距挖小穴,不施肥直接栽苗,培土至原苗木土痕處,然後澆透水,三天後樹盤鬆土並覆土,並立上竹竿,將苗綁縛在竹竿上;來年春天土壤化凍後再分別在樹苗兩邊鋪設幅寬為80-100cm的黑色地膜,兩幅地膜之間摺疊、壓土,以提高地溫,促進早期根系的生長。
現有技術中的促進喬砧甜櫻桃中心幹多發枝的方法,難以適應蘋果樹中心幹的促進發枝。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諸多缺陷,本發明人結合多年科研與實際果園工作經驗,提出一種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北方偏寒地區,提供一種適宜於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蘋果樹苗定植:春季土壤解凍後,選擇高於1.2m,幹粗大於0.8cm,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的蘋果樹苗木,按株距2.0-2.5m,行距4.0-4.5m進行定植,定植前每畝果園撒施經腐熟的羊糞,然後進行全園耕翻,起壟,其中,壟寬1.0-1.2m,高0.3m,定植時在壟上挖0.3m×0.3m×0.2m的小穴進行栽植,栽完立即澆水,連澆3次,之後每10天澆1次水,連澆2次,苗木定植應在3月下旬全部完成;
步驟2、蘋果樹苗定幹:苗木定植完成後,在蘋果樹苗基部以上1.0-1.2m處進行定幹;
步驟3、中心幹促發枝處理:
步驟3.1、中心幹套袋:在蘋果樹萌芽前1-2周進行套袋,將兩端開口的筒狀塑膠袋沿蘋果樹中心幹的頂端套到蘋果樹中心幹的中上部,紮緊塑膠袋的頂端和底端;
步驟3.2、塑膠袋開通風孔:在塑膠袋上沿塑膠袋的徑向每間隔10cm扎一圈通風孔,隨著芽體的萌發,將通風孔的孔徑逐漸擴大,直到完全解除;
步驟3.3、脫除塑膠袋:待蘋果樹中心幹上的頂梢長至2.5-3.5cm時,將塑膠袋解綁,使之完全脫離於蘋果樹中心幹。
進一步地,步驟3.1中將兩端開口的筒狀塑膠袋沿蘋果樹中心幹的頂端套到樹幹基部以上0.5-0.6m處。
進一步地,步驟3.1中還包括用繩子紮緊塑膠袋中部的步驟。
進一步地,步驟3.1中,在蘋果樹萌芽前1周左右完成套袋處理。
進一步地,步驟3.2中通風孔無固定方向,第一次開設須避開幼葉,防止葉片抽乾。
進一步地,步驟3.2中蘋果樹中心幹上的葉芽鱗片脫落,幼葉露出後進行通風孔的開設。
進一步地,步驟3.2中還包括根據定幹高度和中心幹延長枝截留長度調整塑膠袋的長度的步驟,蘋果樹地面以上0.5-0.6m不做套袋處理,中心幹延長枝全部做套袋處理。
進一步地,步驟3.2中通風孔的開設選擇在陰天或晴朗無風的下午進行。
進一步地,步驟3.3中待蘋果樹中心幹上的頂梢長至3.0cm時,將塑膠袋解綁。
進一步地,步驟1-3中還包括根據土壤墒情進行澆水的步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越效果在於:
1、本發明所述的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採用中心幹套袋和塑膠袋開通風孔的步驟,有利於中心幹的發枝,這是傳統的促發枝方式所不能達到的。
2、本發明所述的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採用將通風孔的孔徑擴大的步驟,使本發明所述的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既能防止嫩梢烤焦,又能防止葉片抽乾。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蘋果樹苗定植:春季土壤解凍後,選擇高於1.2m,幹粗大於0.8cm,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的蘋果樹苗木,按株距2.0-2.5m,行距4.0-4.5m進行定植,定植前每畝果園撒施經腐熟的羊糞,然後進行全園耕翻,起壟,其中,壟寬1.0-1.2m,高0.3m,定植時在壟上挖0.3m×0.3m×0.2m的小穴進行栽植,栽完立即澆水,連澆3次,之後每10天澆1次水,連澆2次,苗木定植應在3月下旬全部完成;
步驟2、蘋果樹苗定幹:苗木定植完成後,在蘋果樹苗基部以上1.0-1.2m處進行定幹;
步驟3、中心幹促發枝處理:
步驟3.1、中心幹套袋:在蘋果樹萌芽前1-2周進行套袋,將兩端開口的筒狀塑膠袋沿蘋果樹中心幹的頂端套到蘋果樹中心幹的中上部,紮緊塑膠袋的頂端和底端;
步驟3.2、塑膠袋開通風孔:在塑膠袋上沿塑膠袋的徑向每間隔10cm扎一圈通風孔,隨著芽體的萌發,將通風孔的孔徑逐漸擴大,直到完全解除;
步驟3.3、脫除塑膠袋:待蘋果樹中心幹上的頂梢長至2.5-3.5cm時,將塑膠袋解綁,使之完全脫離於蘋果樹中心幹。
其中,通風孔目的防止葉片烤焦或抽乾,芽體萌發前為芽子提供溫溼度,葉片展開後,為防止嫩梢烤焦,須開通風孔,同時為防止葉片抽乾,須緩慢增加開孔大小。
步驟3.1中將兩端開口的筒狀塑膠袋沿蘋果樹中心幹的頂端套到樹幹基部以上0.5-0.6m處。
步驟3.1中還包括用繩子紮緊塑膠袋中部的步驟。
步驟3.1中,在蘋果樹萌芽前1周左右完成套袋處理。
步驟3.2中通風孔無固定方向,第一次開設須避開幼葉,防止葉片抽乾。
步驟3.2中蘋果樹中心幹上的葉芽鱗片脫落,幼葉露出後進行通風孔的開設。
步驟3.2中還包括根據定幹高度和中心幹延長枝截留長度調整塑膠袋的長度的步驟,蘋果樹地面以上0.5-0.6m不做套袋處理,中心幹延長枝全部做套袋處理。
步驟3.2中通風孔的開設選擇在陰天或晴朗無風的下午進行。
步驟3.3中待蘋果樹中心幹上的頂梢長至3.0cm時,將塑膠袋解綁。
步驟1-3中還包括根據土壤墒情進行澆水的步驟。
實施例1
應用上述方法進行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其中,蘋果苗所採用的品種為宮崎短枝富士,中間砧為sh6,定幹高度1.2m,栽後澆水,在樹體萌芽前10天左右,對樹幹基部60cm以上套袋,塑膠袋標準是筒狀,兩端開口,口徑5cm,厚0.23mm,長度根據定幹高度裁剪為70cm,套袋後兩端扎口,待露出幼葉後,進行通風,用牙籤自上而下每隔10公分扎一圈孔,隨著芽體萌發,逐漸增大孔眼大小,待頂梢長3cm時完全去除塑膠袋,按細長紡錘形整形。調查表明,套袋後,樹幹基部60cm以上的萌芽率95%-100%,成枝率61.5%,秋季落葉後平均枝長平均枝長69.6cm,枝幹比1:2.4,樹體發育良好。
實施例2
應用上述方法進行促進蘋果樹中心幹發枝,其中,蘋果苗所採用的品種為宮崎短枝富士,中間砧為sh6,春季對主幹延長枝短截,剪留長度為主幹幹延長枝的3/4—4/5,樹體萌芽前10天左右,將細長塑膠袋從樹體頂端往下套入,塑膠袋標準是筒狀,兩端開口,口徑5cm,厚0.23mm,長度根據主幹幹延長枝剪留長度調整,套袋後兩端扎口,待露出幼葉後,進行通風,用牙籤自上而下每隔10公分扎一圈孔,隨著芽體萌發,逐漸增大孔眼大小,待頂梢長3cm時完全去除塑膠袋,按細長紡錘形整形。調查表明,套袋後的主幹延長枝的萌芽率95%以上,成枝率60.5%,平均枝長44.8cm,枝幹比1:2.5,中心幹總枝量達到27-33個。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