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2023-09-14 06:21:15 2
篇一: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劉欣宇
康寧同學是團員,舍長,數學課代表。他每天都早早去老師辦公室抱作業,不辭辛苦。每天晚上,她都在黑板上寫晚自習目標,總留下華麗,瀟灑的一筆。回到宿舍後,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一會跑到黑板前看分數,一會「教育」舍友,一會幹自己的內務,她在宿舍裡是一顆閃光的星。她的成績優異,她堅信:只有在自己的季節裡努力著,不懈著;只有在自己的季節裡綻放著,洋溢著,那麼,相信自己人生會是意義非凡,相信今後道路定是季季燦爛,節節輝煌。
康寧是一個有責任,沉著,冷靜的人,對收發作業精益求精,這對於那些馬虎大意,浮躁,懶散的人,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篇二: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張舒景
霍欣妮同學是初二六班的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為了幫助班內的其他同學,不受任何人的派遣,自覺幫助班內的每一位同學。一個熱心的同學,毫無利己之心的動機,把其他同學在學習上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是什麼精神?這是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捨己為人的精神。霍欣妮同學的利人之心讓每一位同學感動,她值得我們學習。
霍欣妮同學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在她對學習的熱忱,以及對考試的細緻。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學習她。不少的人對學習沒有信心,怕苦怕累,不願深入研討學習的困難。一題面臨,只是想著是否可以抄別人的。想出一道題便大肆宣揚,殊不知他人已全部做完,這種同學便學不好。沒有對學習的熱情,就不算是一個學習者。
在面臨考試的時候,霍欣妮同學總是毫無緊張、樂觀向上。她認為:只要有進步,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便是最好的。我們都應該學習霍欣妮同學那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篇三: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徐璇
在黨的號召下,我重讀了老三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當屬《紀念白求恩》。
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醫生,為了幫助中國抗日戰爭,他不惜生命、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並很快抵達了抗日前線。他曾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人民服務,但不幸在五臺山工作時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足以讓每一個人學習!
學習白求恩、學習新時期的楷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本人來說,自己認為要著重從四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二是要牢記黨的宗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公僕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幹一行愛一行,勤政為民,為人民謀利益;三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廉潔奉公,秉公辦事,弘揚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做一個高尚的人;四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無私奉獻,奮力拚搏,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篇四: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宋雪花
自從2009年9月10日宋雪花《紀念白求恩》讀後感王老師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白求恩同志的動人事跡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雖然這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它適合任何時代,歷久爾新,永不褪色!
大家都知道白求恩同志是一個來自加拿大的很高明的醫生,也是一名偉大的共產黨員,光榮的國際主義戰士,受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幫助我們中國的抗日戰爭。
1、我們學習的我個人認為就是白求恩同志所擁有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所缺乏的奉獻精神,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也用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精神去對待我們的服務對象—學生的話,宿舍豈不是溫馨祥和,學生不就像回到了家裡一樣嗎?所以我們必需要超越「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2、白求恩同志是個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醫生,關於這點我是這麼理解的。即然我選擇了做這份工作(不管什麼原因,什麼理由)我都要努力去做好,從值班大哥大姐處我學習業務知識,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更加熱情,積極,主動的關心學生,學生有困難及時伸出援手,讓她們有親人般的溫暖感覺。
3、雖然我不夠完美,可也正是有缺憾,我才會去努力追求,刻苦學習,以達到提升的目的,這當然包括品德和品質。
即然找到了目標所在,就讓我們換一種服務理念,為了我們東吳物業獨一分部而熱情奉獻自己,做到對別人有細緻,周到的服務,拿出我們的愛心、熱心、耐心、細心來吧!
篇五:讀紀念白求恩有感 丁永暉
最近又重新讀了一下老三篇中《紀念白求恩》一文,下面談談我的感受。「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一個加拿大醫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佩服,源於他一心一意的為了中國人民。 「他對工作的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熱忱。」為了救死扶傷,付出自已的全部精力,並不斷努力提高醫療水平。
那為什麼他會全心全意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呢?早在美國治療肺病時,他就發明了肋骨剪等醫療器械,有效地提高了肺病治療效果。可是,他發現,外科技術的進步,並沒有阻擋肺結核病人的增多,原來,「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窮人沒辦法享受到醫療進步的成果。他覺得,社會要改變醫療制度,把醫療直接送到人民當中去。他為此思索探索。1935 年,他作為加拿大醫學界代表到蘇聯參加國際生理學大會,見到那裡的「社會化的醫療制度」,有效地減少了肺病發生率,他認為這就是一種人人能夠得到平等醫療機會的制度,並由此傾向共產主義。可見共產主義的精神是一種有責任有擔當的精神,是致力於社會進步和幫助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精神,而不是現在很多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理解的。因此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簡單記敘了白求恩同志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不幸以身殉職的感人事跡,高度評價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 產主義精神,號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我們學習他的什麼?「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愛自己的行業並盡心去做好每一個環節,點滴的積累來營建我們的美好家園,特別是共產黨員們,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多大的力量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正如毛主席所說「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度認真。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所以各位,如果我們的覺悟還不夠的話,可能就得好好反省一下了,一個外國人都可以為了我們的抗日戰爭作出這麼大的貢獻,難道我們這些地道的中國人就只會「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所以珍惜自己的權利,做好每一件事,不要總是抱怨,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